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养成教学分析
2017-06-20莫天华
莫天华
摘 要:在当今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科目中也是如此,这就要求老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独立地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理论,能在做题过程中结合材料和史论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包括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还包括科学技术。除此之外,历史还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因此在分析历史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分析。随着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这就为历史问题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历史学习中也曾被多次用到,比如辩证的唯物论、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哲学中常见的理论,在历史思维中也经常用到。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老师的教学,因为高中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的引导作用极为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同时还要给学生普及一定的历史理论。老师在授课时,要着重关注授课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一味地追求进度。在跟学生讲材料分析题和论证题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分析,下次遇到这类题要怎么下手。同时要结合历史理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史论分析能力,也能培养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以学生为根本,关注学生在智力上的差异,进行教学目标的层次划分
不同的学生,其智力水平的层次有所不同,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出的课堂问题难度要适中,且要有所区别。问题太难,学生就会畏惧;问题太易,学生就会变得懒散。在全体学生面前,教师应把问题的难度控制在普通或稍微偏上的位置水平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所提问的问题、布置的作业等,上面我们已经有了具体探讨。但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到,不能偏袒优等生,而歧视差生,要做到一视同仁,在课堂教学中,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可以采取个体指导、分组交流或者集体教学的方式尽可能的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还要避免学生由分层教学产生的不利心理因素,优秀生因为分层而感到骄傲,而差生却顿时产生自卑心理等。对于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向学生阐释清楚,使他们明白分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励学生努力向前看齐。
二、尊重学生个性,采取因类施教方法使之得到全面提高
教师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够达到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对于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尊重他们之间差异性,尊重学生人格。在教学过程中,留下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营造一种良好的民主氛围,最终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比如讲到焚书坑儒时,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的有效措施,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秦始皇破坏传统优良文化的举动,针对学生不同的看法,教师要给予尊重的态度。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问题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因性别带来的差异,比如,在历史学习中,男生更多的是对军事或者政治领域的关注,而女生更多的是对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关注。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就应该更多的发挥男生主体作用;在对古代的文物和思想情感进行阐述时,就应该更多发挥女生作用。
三、对于学生的兴趣差异要予以正视,张扬学生个性
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理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个性的舞台。比如,对于会跳舞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古舞会;对会唱古代戏曲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唱一首活跃一下上课气氛;对喜爱旅游的学生,可留给他们对家乡的历史调查作业;对善于言辩的学生,可以组织一场辩论会等。当前学习讲究交流与协作,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比如我们可以在历史学习中,针对某一历史场景让学生去演短剧。在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典故中,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剧本,对历史资料进行搜集,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四、小结
老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基本知识点,还要教会学生基础的历史理论。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课本问题之中,提高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历史高考中多以材料分析题为主,这就要求老师要提高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理论的了解。这样学生才能在做题中更好地將理论与知识点结合,在高考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帅文.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马俊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3,(06):4-20,204.
[3]詹耀强.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