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货自营:方向应坚持,推进要稳健

2017-06-20老笑

时代经贸 2017年5期
关键词:百货业自营百货

老笑

近日,在龙商网上拜读了宋则教授的深度长文《中国零售业不做自营没有希望》,该文从更高的高度和更深的深度分析了我国零售业自营“缺课”的深层次原因,指明了“走出片面联营的歧路死路,回归正路”的方向,读来令人深思,启示深刻。

不过,作为百货业的一名老兵,我觉得宋教授观点更多的是一种方向性、宏观性的判断,对百货业来说,自营当然也是一种核心能力,是回归零售本质的东西,应当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但鉴于自营的复杂性、高风险,百货自营不能一哄而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个分步推进、循序渐进的过程,甚至在很长时间内,百货自营可能都要作为联营的补充形式而存在,“以自营为基础”可能依然遥远。

一、自营的作用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自营的好处非常多,我的老板曾将其归纳为六句话,非常精准:

自营是坚持差异化经营的最好的方法,是避免同质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独门利器,是掌握上游渠道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买手团队的最佳突破口,也是提高企业效益回报的有效保障。

据说在2015年,永辉超市的综合毛利率达到了28%,远超业内同行,如果没有强大的自采自营自有团队难以想象,如果单纯地依靠联营,快消品不可能有如此之高的毛利率。

伊藤洋华堂成都双楠店以2.4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创造了20多亿的年销售,坪效之高令人咋舌,这同样得益于它强大的自营能力,据说该店的自营占比早已超过40%,特别是在食品、生鲜的自营上独步商界,无人能及。

银泰商业在湖北有一家县域百货店——银泰仙商(前身为仙桃商厦),该店2010年的销售额就已突破10亿元,是银泰系排名前6的“金鼎店”,超过很多省会城市大店。笔者曾有幸拜访过该店创始人,据说该店的自营坚持了20多年,以1/3的自营面积创造了45%的销售,贡献了55%的毛利。

听说在欧洲,零售企业的自营比例往往在半数以上,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超过了30%,几乎每一家零售店都有着自己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这可能也是欧洲经济近些年持续低迷,但零售业并非陷入整体困境的重要原因。

据公开报道,2016年第四季度,尽管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跌了4.2%,但全球销售额却增长了6.5%,据说家乐福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系由全渠道业务拉动所致,其全渠道业务之所以能迅速发挥作用,与其强大的自营业务、深度控货密切相关。

在我国,百货业成为零售业的“重灾区”,在电商的冲击之下溃不成军、关店无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受联营模式的限制,没有自己的货品,没有自己的特色,在数字化、全渠道转型中举步维艰。

所以,回归零售本质成为行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关注的目光重新转向自营,强调供应链建设,但遗隧的是,经过数年的努力,取得的突破并不多,自营对很多百货企业来说,联营似乎成为“衣服上的饭粘子”,而自营依然是“胸口的那颗朱砂痣”。

二、百货自营困难重重

对于急需脱围解困的百货零售来说,自营也许是一剂良药,但“是药三分毒”,再好的药也有“副作用”,“疗效”越好的药,短期的副作用可能越大:

首先,自营是一种“重模式”,风险很高。

一是资金。不管是品牌代理、买断经营还是贴牌定制,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百货自营有可能成为吞噬资金的黑洞。

“百货女士”厉玲女士曾算过一笔账:假如卖场春季在售商品100万,至少需要100万库存,同时,夏季200万货品已经在途,秋季200万货品已经订好,还要有200万用于冬季货品订购。

作为以经营时尚和生活方式的行业,百货与超市经营快消品有很大不同,多变是时尚的特性,因此,很多品牌上新极快,一个品牌有6季甚至是12季货品也越来越常见,这无疑加大企业资金链的压力。

厉玲预测,做一家自营比例为30%左右的自营百货店,资金储备至少是在售货品的10倍。

二是库存。正所谓“外行看销售、内行看库存”。库存管理极其复杂,被库存压垮的品牌、门店比比皆是。销售再好,一旦库存结构出了问题,一季产品就足以压垮一家企业。

2015年,美邦服饰上市8年后首次出现亏损,净利润同比下降400%,专家分析,库存结构控制薄弱是其遭遇下跌的主要原因,由于去库存不及时,占用资金大,企业用于开发新品的资金、展售面积受限,企业运行陷入恶性循环。

事实上,近几年关店频繁的服装、鞋履企业中,库存问题已成共性问题、突出问题。笔者有位朋友做了多年童装,在当地开了几家门店,生意不错,但据他说“赚的都是库存”。

三是买手问题。百货自营,选择比努力重要,流行趋势的判断、品牌知识的储备、消费需求的准确把握都非易事,但我国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买手,无论是培养还是引进,都非短期内能解决,而通过中间商做自营也非长久之计,不但代价高、时间长,还难以走上良性循环。

此外,买手的职业道德也是百货自营必须防范的风险,从沃尔玛、家乐福以及阿里、京东等企业来看,商业腐败是一个难以禁绝的问题,吃里扒外的“伪买手”并不少见,花了大价钱买到滞销商品甚至假货也并非不可能。

其次,购物中心化是百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跨界业态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當前,受消费变革影响,购物中心化已成为百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压缩商品经营面积,拿出更多的面积来做传统百货以外的业态成为百货业者的共同选择,这种跨界的范围和幅度越来越多,占比从早年的20%逐步扩充到50%,有的甚至达到了70%,而跨界的业态也从最初的餐饮、影院、儿童游乐等逐步延伸到医药、保健、艺术培训、专科门诊、运动健身等更多类别。

在电商的多品类、低价格的侵蚀之下,百货零售跨界融合、突出服务、打体验牌,是适应零售新常态的重要手段,在聚客进店、提升人气、稳定业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显然,很多体验业态、服务项目都并非百货企业自身所能提供。

以餐饮为例,百货门店的餐饮,要么是市场认可度很高的品牌,要么是一些极具特色的轻餐,而且随着市场热度的更替,基本上门,年甚至每年都需要调整更新,百货企业自身很难做好,在资金回报上的可行性也不高。同样,儿童游乐也是需要不断更换、创新、充实、完善,鲜有百货企业具有这些方向的人才储备和经营能力。至于影院、门诊、健身等专业性很强的门类,更非百货企业所能自营。所以,尽管永辉超市的自营能力非常突出,但在花店的经营上,仍然采取联营的合作模式。

在商品经营领域,百货零售商品的年轻化、潮流化趋势非常明显,就连一些奢侈品牌都开启了年轻化,而男女装、男女鞋的年轻化潮流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而时尚度的增加,加大了选品、库存管理的难度,很多品牌采取少量生产、不断出新的办法来控制库存,这就显著地增加了百货企业自营的难度。此外,百货零售商品的杂品化、饰品化、小商品化兴起,这些更时尚、变化更快的非主流品类更不易成功自营。

第三,品牌的区域代理制度、直营体系制约了百货自营发展。

成都伊藤洋华堂的自营能力很强,但占比尚不到50%,且主要集中于食品、生鲜、家居等类别,一些知名的服装品牌、化妆品牌基本都是联营。银泰仙商的自营蜚声业界,但比例也没有超过1/3,虽然号称全品类自营,但主要扎堆于各类别的低端品牌,兰蔻、迪奥、香奈儿等品牌,一样都是联营。

不止是高端品牌,就连很多大众品牌,甚至是决消品牌如宝洁、联合利华等,都不太可能自营,因为品牌要么直营,自己设立各级销售公司,直接对口百货店、购物中心,自己做地铺店;要么采用分级经销商代理,虽然这种模式环节过多,诟病不少,但尚未见松动迹象。

据说在美国,沃尔玛、Costco的宝洁产品很多都是自营,Costco的包装甚至是专门定制的,但在中国,恐怕绝少有企业能受到这样的优待,因为品牌似乎更注重价格统一性的维护,背后的原因,笔者猜测我国零售企业大多规模不大、销量有限,所以品牌不愿意放手让商家自营。大商集团、万达集团的自营,往往是采取收购上游企业的做法实现,它们的规模够大、门店够多,加之财大气粗,非一般百货企业能及。

最后,从很多百货企业的实践来看,自营的“性价比”并不高。

自营的好处虽多,但那是指做得好的情况,如果做得不好,就可能变成负资产和包袱,这样的例子很多,如英国玛莎百货在中国市场苦苦支撑多年,但最终黯然退出;马来西亚资本的百盛,近年在我国市场也频繁关店,经营情况难言乐观,自营并非给它带来显见的竞争力;法国的老佛爷进入中国多年,也没有取得强势的市场地位,北京老佛爷百货店虽然坐拥繁华的西单商圈,但多年来经营一直不温不火,直到近来才稍有起色。应该说它的自营非常有特色,但尴尬的是并非转化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阿里巴巴、万达广场风光无限,靠的是平台而非自营;自营起家的京东却多年巨亏,不得不以平台化策略提升盈利,而苏宁易购、国美在线、当当网甚至是飞牛网,都将平台化视为发展方向,这或说明,不管线上线下,重模式的自营难度极高,成功驾驭绝非易事。

我感觉,百货自营有点像时下的便利店,看上去很热,但真正赚钱的并不多,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百货自营的复杂性、高难度。据我观察,我国百货自营相对成功的企业,大多集中于三四线城市,而一、二线市场靠自营打开局面、获得优势的百货企业非常鲜见。

三、百货自营宜稳健发力、步步为营

当前,在电商、资本的搅局之下,我国零售市场人心激荡、行业焦虑、浮躁盛行,特别是近期阿里收购三江、大润“卖身”等消息搅得有点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困境之中的百货行业更是遭人看衰,信心遭受打击。虽说乱世出英雄、大乱之后必然大治,但浮躁的社会大环境对于需要专注、极致、匠心营运的百货业来说,显然并非福音。

笔者一直坚定地认为,百货业不会没有前途和希望,特别是在经历了数年的“零售困局”之后,百货企业逐渐适应了市场新常态,逐步掌握了信息化、数据化、全渠道技术之后,一些优秀的百货企业表现出强大的创新性、引领性,成功地抢抓了消费热,重新赢得了消费者喜爱,扭转自2013年开始的行业颓势或为时不远,这一点,从银泰、天虹、王府井等行业先进的业绩改善可以得到印证,可以从万达重启百货得到进一步证实。事实上,很多百货企业依然经营稳健,发展不错,并非像有些媒体鼓吹的那样不堪,只要坚定信心,大胆创新,继续在包括自营在内的零售本质上发力,修炼好内功,服务好顾客,就不会没有未来。

百货自营尽管风险高、难度大,但它是行业转型的“深水区”“攻坚战”,作为方向必须坚持,在推进节奏上要注重稳健,只要大胆尝试、及时总结、扎实推进,就一定会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促质变。

首先,先确定一个“小目标”。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之下,任何百货企业都不可能全盘自营,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联营并非落后的经营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能仍然是我国百货业主流经营模式。以联营为主、以自营为辅、包括租赁等在内的混合模式可能是最有生命力和适应性的。如果能实现30%左右的自营,就完全称得上“自营百货”,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同质化的问题将迎刃而解,差异化的经营特色亦将确立。

第二,在联营中学习自营。过去的联营更多的是一种推卸责任、转嫁风险的懒汉式联营,百货企业的管理范围仅止于品类和品牌,远未涉及商品更未抵达单品,要逐步进行改造,变一般联营为深度联营,即百货企业要尽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主动承担起更多的风险、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建立新型零供关系中向品牌商学习包括选品、库存等自营知识。

第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百货自营应从标准化程度高、时尚度低、应季性较长的商品入手,如衬衣、西裤、牛仔、饰品等非季度性敏感商品着手,快速试错、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总结提高,逐步扩充品类,加大比例。

第四,完善制度流程、激励机制。自营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要实现精细化管控。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合同管理、庫存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退换货等制度、流程;要逐步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培养敬业、专业的自营团队。银泰仙商的自营之所非常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在20多年实践中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自营管理体系,形成了全员自营的良好格局。

第五,适时创新,与时俱进。发展自营离不数据支撑,现在的全渠道、大数据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百货企业应尽决武装,对于自营品牌、商品,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进行推介、展销、服务,以适应新时期的技术、手段经营商品、经营顾客,抓住新消费热点。

百货自营虽然很难,但一旦“修炼”成功就会极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只要坚持渐进性投入、探索性发展、精细化管理、匠心型运作,就一定能稳步提高。

猜你喜欢

百货业自营百货
A unique marketplace 集装箱“秒变”百货集市
电脑报自营店年末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年末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双11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大促
百货业O2O模式的转型及开展策略探析
近20年中国百货业演变
法国春天百货Printemps 150年庆典
百货们的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