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思考

2017-06-20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房秀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读题小棒正方体

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房秀玲

数学运用于生活最常用的知识是数的计算,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受益的事情,并且,学习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知道;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低年级的数学计算相对比较简单,但学生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不理解算理导致计算错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出错等等。因此,从分析低年级学生计算出错原因切入,到学校对低年级计算课、学生作业和考试中计算情况进行调查,组织教师分析计算错误原因,并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

一、在理解题意中思考

(一)指导学生读图、读题

一年级数学从开学开始,先让学生去仔细看图,图上有什么,再让学生自己试着读题,让他们用手指指好了读题,有时是响亮地齐读,有时是默读。如果碰到不认识的字教师就在黑板上写出来,并注上拼音让他们看了拼音读,读通了题,孩子们自然明白了题意。

(二)找到读图、读题的方法

读题的方法即在读题、读图的时候就要找出关键词,重要词,重要的图形信息、数量等,并且读的时候重点词重点读,重点图做重点标记,做题的时候把关键词圈出来。

现行教材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把计算内容寓于解决问题情境中,在学生认真理解题意的前提下,才能学会思考,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

二、在探究算法中思考

“算法多样化”是实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新教材在计算教学中,挖掘了许多有利于突出算法多样化的素材,凸显了同一个问题的多样化算法,为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拓展了空间,也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指导,是针对计算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算法多样化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而是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鼓励、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适时地点拨,肯定有创意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

三、在操作探究中思考

(一)在操作中形成策略

一年级上册“十几减9”(第94页13-9)

创设情境:同学们布置教室,小红说我有13个气球,小东说布置房间要用9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列出算式13 - 9后,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从小棒、小正方体或者圆片中选择一种学具摆一摆,算一算,13 – 9=?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反馈时,教师重点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拿这9个气球的,并且根据拿的过程,用相应的算式计算,学生的计算方法有:⑴ 13 -3 = 10,10 - 6 = 4;⑵ 10 - 9 =1,1 + 3 = 4;⑶ 13 - 10 = 3,3+ 1 = 4;⑷9+4=13,13-9=4。

一般来说,有效的操作往往经历以下的过程:动手操作—建立表象—抽象思维。上面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时,有意识地把13个学具(表示气球)分成10和3两部分,这样,学生拿走9个气球的方法就可能是多样的,从而发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形成计算的策略,这样的操作是有思维价值的操作。

(二)在操作中理解竖式方法

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竖式计算(第53页例1)

学生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24 + 13:

教师让学生从小棒、小正方体、计数器3种学具中任选一种来帮助计算,并把自己想的过程记录在本上。24 + 13等于多少呢?学生动手摆小棒后汇报展示:

1.摆方块:我摆的是方块,我先摆2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24,在24的下面,1个十和3个一是13,我把2和1合起来是3,再把4和3合起来是7,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几个十和几个十合起来,几个一和几个一合起来。

2.我用计数器,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

3.简单记录

20+10=30 4+3=7 30+7=37

4.竖式

教师让学生观察几种方法说出自己的发现:有的用小方块帮助计算,有的用计数器,有的用连线的方式口算,还可以用竖式,方法不同都算出了24 + 13=37;无论用哪种方法,都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在操作中自主建构

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一下教材第32页例3)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列出算式:69 + 4

教师明确指出操作要求:“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学具小棒、小正方体,你可以选一种学具摆一摆再算一算,然后在这张纸上,把你的算法一步一步写出来。”

有学生先摆出6捆和9根,再在旁边添上4根,然后把4根和9根中的6根(也有的把9根和4根中的1根)合在一起捆起来,再与6捆捆起来是73;也有学生把9根与4根中的1根合起来捆一捆,共7捆,再加3根是73;摆小正方体的学生说把69个小正方体看成70,再加4等于74,刚才多看了1个减去是73。(摆小正方体10个一摞)

学生的操作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动手摆的时候就能真正调动起思维,并自觉利用已有的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摆小正方体10个一摞的经验,想到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10个小正方体摆一摞,进位加的原理在捆小棒、摆小正方体的操作中得到了有效突破。

四、在解答习题中思考

计算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巩固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教材中呈现的习题都是典型的题,仅仅完成这些题并不能成就学生计算技能的熟练掌握与运用,教师有必要依据课标用心设计题目拓展练习,并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练习质量。

总之,低年级的数学计算教学,是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起步,是一切教学活动、解决问题的支撑点。让学生在学习有关计算方面的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才能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读题小棒正方体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数小正方体
一起数小棒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拼正方体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巧移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