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包装低盐腌制白萝卜贮藏货架期预测模型

2017-06-19梅明鑫刘卫宋颖杨曼倩董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脆度铝箔白萝卜

梅明鑫,刘卫,宋颖,杨曼倩,董全

(西南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不同包装低盐腌制白萝卜贮藏货架期预测模型

梅明鑫,刘卫,宋颖,杨曼倩,董全*

(西南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我国腌制蔬菜业发展迅速,腌制蔬菜的加工与贮藏也备受关注,但关于腌制蔬菜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规律及货架期预测等研究比较薄弱。通过不同包装方式的低盐腌制白萝卜成品在不同温度的贮藏条件下,探究感官品质评价、脆度、色差以及菌落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其品质变化的动力学模型,并预测了不同包装方式低盐腌制白萝卜成品的货架期,旨在为低盐腌制白萝卜产品的流通和贮藏提供技术参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透明包装组与铝箔包装组腌制白萝卜的感官评分、脆度逐渐降低,色差值、菌落总数逐渐增加,铝箔包装更有利于延缓品质劣变;对2种不同包装方式下温度(T)对腌制白萝卜脆度、色差值和菌落总数的变化速率(k)的影响,分别以1/T为横坐标,以lnk为纵坐标,进行线性拟合,其R2均大于0.9,三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货架期预测中,透明包装方式下腌制白萝卜以菌落总数为特征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铝箔包装方式下腌制白萝卜以脆度为特征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温度越低,预测值越准确。

包装;腌制白萝卜;脆度;色差;菌落总数;贮藏;预测模型

白萝卜(RaphanussativusL)又名芦菔、菜菔,是一种常见的根茎类蔬菜,属十字花科萝卜属的1年或2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在我国已有2 700多年的种植历史[1]。白萝卜不仅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也是腌制蔬菜的重要原料。不仅富含萝卜甙及其降解产物莱菔子素、膳食纤维、叶酸、抗氧化酶等[2-4],而且其维生素族含量丰富,主要有VA、VC、VE、吡哆醇、硫胺素等[5],其VC的含量是苹果和梨含量的9~11倍。白萝卜中含有多种酶类,含量虽少,但催化作用强,可使其他物质发生特异活化,此外,也还富含钙、钾、磷等营养元素以及铁、硒、锌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6-8]。

货架期是食品在推荐的贮藏条件下保持正常的感官品质、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所经历的时间[9],在此期间,产品的营养物质含量应与标签一致。FREITAS[10]等认为,货架期即产品由贮藏至其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不再适合正常的消费所经历的时间。LUBUZA[11]等认为货架期是产品在推荐的条件下贮藏直至顾客不能接受所经历的时间,顾客的接受程度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本研究通过不同包装方式的低盐腌制白萝卜成品在几种不同温度的贮藏条件下,探究感官品质评价、脆度、色差以及菌落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其品质变化的动力学模型,旨在为腌制蔬菜的流通和贮藏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自制的低盐腌制白萝卜样品,白萝卜购于重庆市北碚区天生农贸市场。

PET/NY/AL/CPP复合铝箔真空包装袋,厚度为0.2 mm;PA/PE复合透明真空包装袋,厚度为0.2 mm,复合铝箔包装袋较复合真空包装袋致密。

1.2 主要试剂

平板琼脂培养基(生物试剂),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KH2PO4(分析纯)、NaCl(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

1.3 仪器与设备

DHP-9272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6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BCD-23CG冰箱,山东青岛海尔集团;FA2004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Z-9211K恒温振荡器,太仓市科教器材厂;PB-10精密PH计,德国Sartorius公司;CT3质构分析仪,美国Brookfield公司;UltraScan PRO测色仪,美国HunterLab公司。

1.4 试验方法

1.4.1 低盐腌制白萝卜基本方法

挑选完整、无病虫害、无霉烂、无机械损伤,色泽较好,粗细及长度大小一致的新鲜白萝卜,将白萝卜清洗干净,去掉白萝卜两端各约4 cm,取白萝卜中部,按试验要求切成4 cm×4 cm×1 cm的片状。

腌制坛选用玻璃腌制坛,使用前检查坛身是否漏水,坛口能否密封完整,每次腌制结束后要将坛口及内部清洗干净。腌制液的配比为2%白砂糖、4%食盐、0.2%CaCl2。白萝卜与腌制液的料液比为1∶1。白萝卜洗净后切分为4 cm×4 cm×1 cm的片状,经过预处理后,将白萝卜有序地装入腌制坛内,装至离坛口约5 cm处,加入腌制液淹没白萝卜,用竹片卡住坛口,避免白萝卜露出腌制液面,盖好坛盖,用10%的食盐水封坛,存放于25 ℃下腌制。

1.4.2 腌制白萝卜的处理方法

将同一批腌制白萝卜成品分别用12 cm×15 cm、厚度0.2 mm的PA/PE复合透明真空包装袋和PET/NY/AL/CPP复合铝箔真空包装袋进行真空包装,净含量为每袋130 g,封口真空度≤-0.09 MPa。用水浴杀菌器对样品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90 ℃,杀菌时间为15 min,杀菌后将样品放入清水中冷却至常温。分别存放于温度为4、25、35 ℃,湿度为80%的环境条件下。理化测定指标中脆度值每个样品重复测定9次,色差值每个样品重复测定12次;微生物测定中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1.5 分析方法

1.5.1 腌制白萝卜的感官评价

表1 腌制白萝卜感官评价评分标准

对不同预处理方式腌制成品进行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质地、色泽、形态、口感和香气。感官评价在实验室进行,室温20~25 ℃,感官评价小组由12人组成(男女各半),由感官评价人员对腌制白萝卜的质地、色泽及气味等进行评价,品质高低以分数表示,感官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1.5.2 腌制白萝卜脆度的测定

以不同处理后的白萝卜为研究对象,进行质地剖面分析(TPA)测定,采用TA44平底圆柱探头,触发点负载0.05 N,测试前速度2 mm/s,测试中速度1 mm/s,测试后速度1 mm/s,试样压缩形变百分量70%,两次压缩间停顿3 s,每个样品重复测定9次,结果取平均值。预实验中4、25 ℃条件下存放的萝卜样品每7 d测定1次,37 ℃条件下存放的萝卜样品每3 d测定1次,由此确定各温度条件下萝卜货架期存放时间。

1.5.3 腌制白萝卜色泽的测定

采用全自动测色仪,样品在消除镜面反射模式下测定亮度L*、红度a*、黄度b*,其中L*值越大表明样品表面越白,a*值大于0表示红值,a*值小于0表示绿值,b*值大于0表示黄值,b*值小于0表示蓝值,每个样品平行测定12次,结果取平均值。预实验中4、25 ℃条件下存放的萝卜样品每7d测定1次,37 ℃条件下存放的萝卜样品每3d测定1次,由此确定各温度条件下萝卜货架期存放时间。

1.5.4 腌制白萝卜菌落总数的测定

参照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进行测定[12]。预实验中4、25 ℃条件下存放的萝卜样品每7 d测定1次,37 ℃条件下存放的萝卜样品每3 d测定1次,由此确定各温度条件下萝卜货架期存放时间。

1.5.5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Origin(Version 8.6)和SPSS(Version 19.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贮藏温度下腌制白萝卜感官评分与贮藏时间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感官人员的调查,确定感官评价为60分时为产品货架期终点。由图1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感官评分呈下降趋势,透明包装和铝箔包装腌制白萝卜在4、25、37 ℃条件下的感官货架寿命分别为220、74、38 d和240、106、59 d。相同温度下,铝箔包装组样品感官评分值下降速率低于透明包装组样品,说明包装材料越致密,隔氧效果越好,越有助于保持腌制白萝卜的感官品质。相同包装方式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感官评分值下降速率逐渐增加,因此降低腌制白萝卜的贮藏温度可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图1 不同贮藏温度下腌制白萝卜感官评分与贮藏时间的关系Fig.1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nsory score of pickled white radishes and storage tim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根据表1评分标准,当感官评分为60分时,在4、25、37 ℃贮藏条件下,透明包装与铝箔包装腌制白萝卜脆度、色差值、菌落总数的终点值如表2所示。每组样品以不同贮藏温度下各指标终点值的平均值作为货架期预测终点值,由表2可得透明包装组和铝箔包装组在脆度、色差值、菌落总数的货架期预测终点值分别为8.60 N、12.52、189 CFU/g和8.54 N、12.53、196 CFU/g。当感官评分为60分时,透明包装白萝卜,4 ℃贮藏与25 ℃、37 ℃贮藏的脆度值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4 ℃贮藏与25 ℃、37 ℃贮藏的色差值、25 ℃贮藏与37 ℃贮藏的色差值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4 ℃贮藏与37 ℃贮藏的脆度值出现显著差异(P<0.05)。铝箔包装的白萝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脆度值、色差值与菌落总数与透明包装的白萝卜均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表2 不同包装腌制白萝卜感官拒绝点时各指标终点值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行内差异显著(P<0.05)。

2.2 腌制白萝卜不同贮藏温度下脆度的变化

由图2可以看出,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透明包装与铝箔包装的腌制白萝卜脆度值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降低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相同贮藏温度下,透明包装组样品的脆度下降速率高于铝箔包装组,低温可以抑制腌制白萝卜成品质地的软化。以第27天为例,经过27 d的贮藏,对于2组不同包装的腌制白萝卜,4 ℃贮藏与37 ℃贮藏的脆度值出现显著差异(P<0.05),贮藏于37 ℃条件下透明包装组腌制白萝卜成品脆度值从13.72 N降低至7.37 N,降低46.29%,贮藏于4 ℃条件下的相同包装成品同期仅下降约5.39%,贮藏于37 ℃条件下的铝箔包装组腌制白萝卜成品脆度值从14.03 N下降至8.18 N,降低41.70%,贮藏于4 ℃的相同包装样品同期仅降低4.49%,证明铝箔包装更有利于保持腌制白萝卜的脆度。4 ℃和37 ℃的透明包装组降低幅度分别比铝箔包装组高0.9%和4.59%。高温对脆度的影响主要是一方面加速水分流失,另一方面高温使酶活性增加,促进了果胶物质的分解,使脆度迅速下降。

图2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腌制白萝卜脆度的变化Fig.2 Relationships between brittleness of pickled radish and storage tim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3 腌制白萝卜不同贮藏温度下色差值的变化

腌制白萝卜在贮藏过程中的色差值变化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贮藏期间腌制白萝卜的色差值呈逐渐上升趋势,表明腌制白萝卜在贮藏期间随着时间的延长颜色逐渐偏离原有颜色,主要原因在于发生了非酶褐变反应。4 ℃贮藏70 d后,透明包装组与铝箔包装组腌制白萝卜色差值均有增加,但变化不显著(P>0.05),而在25 ℃、37 ℃贮藏时,2种包装方式的样品色差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尤其以37 ℃时增加最为明显,表明较高贮藏温度条件下腌制白萝卜褐变加剧。相同贮藏温度下,铝箔包装组样品色差值变化小于透明包装组,说明铝箔材料能更好的保存腌制白萝卜的色泽。

图3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腌制白萝卜色差值的变化Fig.3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lor difference of pickled white radishes and storage tim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4 腌制白萝卜不同贮藏温度下的菌落总数变化

图4为透明包装与铝箔包装的腌制白萝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时菌落总数的变化情况。从图4可以看出,腌制白萝卜经过巴氏杀菌后,初始菌落总数得到控制,在贮藏初期(0~10 d),由于微生物在杀菌过程中,自身受到高温破坏或死亡,因此贮藏初期菌落总数变化较小,在贮藏中期(10~70 d),受损微生物经过自我调整和修复后,在较高温度下(25 ℃、37 ℃)可以适应新的贮藏环境,产品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被利用,微生物迅速繁殖,因此10 d后菌落总数迅速增加,而在低温条件下贮藏时(4 ℃),低温使大部分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受到抑制,菌落总数变化不显著(P>0.05),由此可以看出,低温可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图4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腌制白萝卜菌落总数的变化Fig.4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lony count of pickled white radishes and storage tim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5 腌制白萝卜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分析及货架期预测模型

2.5.1 腌制白萝卜贮藏过程中脆度变化的动力学分析

有研究指出,食品贮藏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品质变化主要遵循零级或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13-16]。食品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可以用相关的品质指标定量表示,以此衡量品质损失。对腌制白萝卜脆度变化分别进行零级模型、一级模型拟合,其反应速率和决定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腌制白萝卜贮藏期间脆度下降速率常数和决定系数

由表3可知,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脆度变化的零级模型与一级模型的决定系数R2值均较高,一级模型的R2值略高于零级模型,表明一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程度优于零级模型,因此本试验对脆度变化以指数方程进行回归分析,设B1、B2分别表示透明包装、铝箔包装腌制白萝卜的脆度,其动力学模型分别表示为:

B1=B0ekt1t,B2=B0′ekt2t

(1)

对腌制白萝卜成品在2种不同包装方式下的各贮藏温度进行脆度变化的动力学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不同贮藏温度下,透明包装与铝箔包装的腌制白萝卜的回归系数均大于0.95,说明腌制白萝卜贮藏期间脆度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2种包装方式下,脆度下降速率常数k均为负值,即脆度值与贮藏时间t呈负相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脆度值不断下降,其反应速率常数k的绝对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从理论上说明温度升高可以加速腌制白萝卜成品质地软化。

表4 不同贮藏温度下腌制白萝卜脆度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

化学反应动力学描述的是食品品质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反应速率常数k既是食品品质指标的函数也是贮藏温度T的函数,因此运用Arrhenius方程[17-18]可以预测不同包装方式的腌制白萝卜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货架期。Arrhenius方程是依赖温度的模型,其反应速率与绝对温度关系如下:

(2)

式中:kt为温度为T时的反应速率常数,d-1;k0为指前因子(即频率因子),d-1;Ea为活化能,J/mol;T为反应时的绝对温度,K;R为气体常数,其值为8.314 4J/(mol·K);

对式(2)两侧取对数得:

(3)

求得不同温度下速率常数kt后,用lnkt对对应绝对温度的倒数(1/T)作图,得到斜率为-Ea/R的Arrhenius方程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脆度变化的Arrhenius方程曲线Fig.5 Arrhenius curve for brittleness of different packaging pickled white radishes

结合式(3)及图5可得2种包装方式下线性回归方程及R2、活化能Ea、指前因子k0(如表5所示)。两种包装方式下腌制白萝卜脆度变化的Arrhenius方程曲线的R2值均大于0.95,说明线性方程的拟合度达到显著水平。

表5 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脆度的Arrhenius方程曲线模型及相关参数

由式(1)和表5得出在4、25、37 ℃条件下2种不同包装的脆度变化动力学模型分别为:

(4)

(5)

2.5.2 腌制白萝卜贮藏过程中色差值变化的动力学分析

由表6可知,零级反应和一级反应均可以描述2种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在不同贮藏温度下色差值的变化,所有拟合方程中的R2均大于0.9,说明拟合精度较高,一级反应模型建立的拟合方程R2略高于零级反应模型R2,说明腌制白萝卜贮藏过程中色差值的增加更符合一级反应。设E1、E2分别表示透明包装、铝箔包装腌制白萝卜的色差值,其动力学模型分别表示为:

(6)

表6 腌制白萝卜贮藏期间色差值变化速率常数和决定系数

对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两种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成品色差值变化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7。由表7可知,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不同包装方式的腌制白萝卜贮藏期间色差值的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各回归方程R2均大于0.95,拟合度较高。相同包装方式下,贮藏温度越高,色差值变化速率越大,说明高温会加速腌制白萝卜褐变速率。相同温度下,两种不同包装方式的反应速率常数k均大于0,即腌制白萝卜贮藏期间色差值的变化与贮藏时间t呈正相关,透明包装组k值大于铝箔包装组k值,说明以铝箔包装腌制白萝卜可以减缓其褐变速度。两种包装方式下,R2值总体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可能是由于高温促进了非酶褐变反应,同时加速了微生物的活动及褐变产物的分解,色差值变化趋势逐渐偏离一级反应。

表7 不同贮藏温度下腌制白萝卜色差值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

图6 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色差值变化的Arrhenius方程曲线Fig.6 Arrhenius curve for color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packaging pickled white radishes

结合表7和式(3),以lnkt对对应绝对温度的倒数(1/T)作图,得到斜率为-Ea/R的Arrhenius方程曲线,如图6所示。

由式(3)及图6可得两种不同包装方式的线性回归方程及R2、指前因子k0、活化能Ea,如表8所示。

表8 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色差值的Arrhenius方程曲线模型及相关参数

由式(6)和表8可得透明包装与铝箔包装腌制白萝卜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时色差值变化模型为:

(7)

(8)

2.5.3 腌制白萝卜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动力学分析

根据图4,以指数方程对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贮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拟合,其回归方程如表9所示。

表9 不同贮藏温度下腌制白萝卜菌落总数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

由表9可知,不同贮藏温度下,透明包装组与铝箔包装组拟合方程的回归系数均大于0.95,说明拟合度较高,设C1、C2分别表示透明包装组、铝箔包装组腌制白萝卜贮藏期间的菌落总数,则两种包装方式菌落总数动力学模型可表示为:

(9)

结合表9和式(3)可得两种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Arrhenius方程曲线,如图7所示。

图7 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菌落总数变化的Arrhenius方程曲线Table 7 Arrhenius curve for colony count of different packaging pickled white radish

由式(3)及图7可得2种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菌落总数的线性回归方程及R2、指前因子k0、活化能Ea,如表10所示。

表10 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菌落总数的Arrhenius方程曲线模型及相关参数

由式(9)和表10可得透明包装与铝箔包装腌制白萝卜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时菌落总数变化模型为:

(10)

(11)

综上分析可得出,当感官评价分数低于60分时,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货架期终点值及货架期预测模型,如表11所示。

表11 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货架期终点值及预测模型

2.6 货架期预测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表12为透明包装与铝箔包装腌制白萝卜分别在4、25、37 ℃贮藏时货架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

表12 不同包装方式下腌制白萝卜货架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

以感官评分值为60分时各个指标的值作为腌制白萝卜贮藏终点的控制值,可得出各指标终点值。将各指标货架期终点值带入相应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可得到相应的货架期预测值,货架期的实际测定值根据各指标的测定来确定。结果表明,应用本研究建立的腌制白萝卜预测模型,其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低于10%,说明建立的货架期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不同包装方式腌制白萝卜的品质与剩余货架期。验证结果表明,透明包装方式下腌制白萝卜以菌落总数为特征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铝箔包装方式下腌制白萝卜以脆度为特征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且温度越低,预测值越准确。

3 结论

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4、25、37 ℃),透明包装组与铝箔包装组腌制白萝卜的感官评分、脆度逐渐降低,色差值、菌落总数逐渐增加,且温度越高,变化速率越快,相同贮藏温度下,铝箔包装组品质优于透明包装组,说明高温可以加速腌制白萝卜品质变化速率,铝箔包装更有利于延缓品质劣变。

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零级和一级反应方程对透明包装组与铝箔包装组脆度、色差值和菌落总数3个特征指标变化趋势进行拟合,发现2种包装方式下脆度、色差和菌落总数的变化遵循一级反应方程,各指标拟合方程拟合精度均较高,R2大于0.9。结合Arrhenius方程,对于温度T对两种不同包装方式下脆度、色差值和菌落总数的变化速率k的影响,分别以1/T为横坐标,以lnk为纵坐标,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两种包装方式下,三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

以感官评价为主,结合各指标的变化确定感官评分为60分时,腌制白萝卜产品达到货架期终点,此时,透明包装组腌制白萝卜脆度值、色差值及菌落总数分别为8.6N、12.52、189CFU/g,铝箔包装组腌制白萝卜脆度值、色差值及菌落总数分别为8.54N、12.53、196CFU/g。以脆度值、色差值、菌落总数为特征指标分别建立两种包装方式下的货架期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透明包装方式下腌制白萝卜以菌落总数为特征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铝箔包装方式下腌制白萝卜以脆度为特征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温度越低,预测值越准确。

[1] 王夏,孙菲菲,王强. 萝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25(9): 37-40.

[2] 华贝贝. 萝卜种质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莱菔子素含量分析与评价[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3] 刘贤娴. 萝卜营养及风味物质积累规律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9.

[4] 戴希尧. 萝卜主要营养品质性状遗传的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5]GOVENECHER,DISCALAK,ROURAS.Bi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andthermalinactivationofpolyphenoloxidasefromradish(RaphanusSativusVar.Sativus)[J].LWT-FoodScienceandTechnology, 2013,54: 57-62.

[6] 许伟,高品一,杨頔,等. 萝卜药食两用价值及其研究进展[J]. 宁夏农林科技, 2014, 55(2): 90-94.

[7] 赵桂芝. 萝卜的药用价值[J]. 中国民间疗法, 2003, 11(12): 46-47.

[8] 刘健. 白萝卜所含微量元素对人体的营养保健用的研究[J]. 药膳食疗, 2002(1): 6-7.

[9]DAVIDK,PERSISS.TheStabilityandShelf-lifeofFood[M].England:WoodheadPublishingLimited, 2000: 6-13.

[10]FREITASMA,COSTAJC.Shelflifedeterminationusingsensoryevaluationscores:ageneralweibullmodelingapproach[J].ComputersandIndustrialEngineering, 2006(51): 652-670.

[11]CARDELLIC,LABUZATP.Applicationofweibullhazardanalysistothedeterminationoftheshelflifeofroastedandgroundcoffee[J].Lebensmittel-WessenschaftTechnology, 2001(34): 273-278.

[12]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13]LIUS,YANGD,JINS,etal.Kineticsofcolordevelopment,PHdecreasing,andanti-oxidativeactivityreductionofMaillardreactioningalactose/glycinemodelsystems[J].FoodChemistry,2008,108(2): 533-541.

[14]MASKANM.KineticsofColorChangeofKiwifruitsDuringHotAirandMicrowaveDrying[J].JournalofFoodEngineering, 2001,48(2): 169-175.

[15]KROKIDAMK,MAROULISZB,SARAVACOSGD.Theeffectofthemethodofdryingonthecolorofdehydratedproduc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FoodScience&Engineering, 2001,36(1): 53-59.

[16]LEEHS,NAGYS.Relationshipofsugardegradationtodetrimentalchangesincitrusjuicequality[J].FoodTechnology,1988,42(11): 91-97.

[17]LABUZAP.Enthalpy-entropycompensationinfoodreactions[J].FoodTechnology, 1980,34(2): 67-77.

[18] 王承学主编. 化学反应工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Storage shelf life prediction model of low salt pickled white radish by different packaging

MEI Ming-xin, LIU Wei, SONG Ying, YANG Man-qian, DONG Qua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Pickled vegetabl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pickled vegetables processing and storage are also among the research focus. However, the deterioration and quality changes of picked vegetable and its shelf life prediction model research were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he experiment explored different packaging methods of low salt pickled radish sto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The sensory evaluation, crispness, color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colonies changes with the time were tested and dynamic model of the quality changes wa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product shelf life. The study was aimed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better storage for low salt pickled radis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storage temperate, transparent packaging group and foil packaging group sensory evaluation scores were decreased, crispy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color difference and total number of colonies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aluminum foil packing showed more efficient in delay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quality. Two kinds of different packag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with 1/T as the abscissa, with lnk as the ordinate to perform linear fitting. The results of R2is greater than 0.9, indicating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n the shelf life prediction, transparent packaging model was better in predicting total number of colonies and the aluminum foil packing model was better in predicting of the crispy,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lower temperature, the more accurate the prediction value.

curing; white radish; shelf life; storage; prediction model

10.13995/j.cnki.11-1802/ts.201704011

硕士研究生(董全教授为通讯作者,E-mail:dongquan@swu.edu.com)。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XDJK2017D127);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cstc2012jcfc-jfzh0033)

2016-07-19,改回日期:2016-09-24

猜你喜欢

脆度铝箔白萝卜
电池铝箔今明两年有望维持紧平衡
基于力声信号锯齿化多特征融合的香梨脆度评价
铝箔柔软度的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采集白萝卜
如何防治白萝卜裂根病
木薯片的真空微波膨化工艺
谁的拉伸强度大
铝箔填料在直接蒸发冷却机组中的性能分析
保鲜剂保鲜藕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