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阶段体育课余训练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17-06-19缪纯洁
缪纯洁
【摘 要】在学校体育训练中,高中阶段体育课余训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是中学阶段课余训练的最后发展时期,对我国全民体育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如今我国应对高考的应试型教育大行其道,与高中阶段的课余训练管理和教学理念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分歧。
【关键词】高中阶段;课余训练;解决策略
高中阶段体育课余训练的宗旨是针对擅长或爱好体育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开发他们的身体潜能,为国家输送优良的竞技体育人才,虽然是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但也属于正规体育训练的一种,是不同于体育课程的存在,这类学生主要以考取体育院校为目标,进行系统化的体育课余训练。
一、对影响体育课余训练的问题归纳
(一)构建意识较弱
目前我国部分高中学校开展体育课余运动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德育教育,这就导致了高中阶段运动队建设缺乏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没有对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严格的执行。在高中时期,因为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的学习压力过重,体育课常常被文化课所占用,课余训练的实践得不到最基础的保障,导致无法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训练的相关设施与专项经费极为匮乏,这些问题让体育老师在训练时缺乏积极性,对学生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1]。
(二)体育设施与师资紧缺
我国目前的课余体育训练条件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十分简陋,严重缺乏师资力量,相当一部分高中学校体育老师的数量满足不了教学和训练要求,体育课余训练得不到良好的进行,在硬件设施方面上也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观察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课余体育训练与标准的体育硬件设施是相辅相成的,而我国学校的标准体育场严重不足,每百所学校标准体育场不超过五个,而欧美发达国家将近四分之三的学校拥有标准体育场,与我们同是亚洲国家的日本,几乎每个中学都拥有标准体育场。由此可见,我国学校因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对课余体育训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生源稀缺问题严重
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的前提是招到合适的生源,高水平的运动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除了良好的身体素质,经过长期的系统性训练才能达到这一标准,高中的体育训练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但是,部分学校为了自身的荣誉,不惜在招生过程中给降低分数标准,但效果并不理想,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招生标准,对运动员的升学成绩要求偏高,因此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因成绩问题不得不面临辍学或选择其他的层次较低的职业院校或专科学院,也损伤了体育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积极性,加大了业余体育训练的难度[2]。
(四)基层管理不规范
“音体美”在学校被大家称为小三科,因不涉及到高考,导致存在感很低,相关的教师在学校也处于弱势地位,与其他文化课老师在各个方面的待遇都有一定的差距,这导致了教师敬业精神的流失,丧失积极性,工作上不负责任,不为运动员今后的发展与未来的训练工作做打算,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应试化教育已经在我国民众的内心根深蒂固,在运动队成立以后,教师对其不重视,也缺乏管理,这导致了运动队的纪律散漫,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的严重下滑。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很多学校的训练方法仍是传统的老一套,没有与时俱进的科学训练方法,导致训练效果不尽人意。在学校间举办的运动比赛中,时常出现弄虚作假的恶性事件,破坏体育运动的良好风气。
二、改变高中阶段课余训练现有问题的策略
(一)无为无位,加强自身素质
不同与其他文化课老师,体育老师只有精于自己的专业才能在学校占有一席之地,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进行深入探究,巩固自己的能力,取得优秀的成果,切实提高成绩。在我国,成绩才能真正证明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为学校赢取荣誉,得到学校的认可与赞赏。目前高中阶段课余体育训练在我国大部分学校中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进退两难。一味的等待机会来临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目前窘迫的处境才是上上之选。体育老师要做好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在岗位上有了一定成绩之后,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体育老师应将自己的运动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将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3]。
(二)坚持改革,优化环境建设
坚持对环境的建设优化,优化环境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物质环境,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教师的薪资待遇以及住房条件,体育教学训练需要的场地、设备等等。二是精神环境,精神环境是指教师的在社会中的地位、教师通过劳动获取的尊重以及激励教师工作的奖励制度等等。目前要以优化环境为首要任务,将优秀的体育教师人才吸引到课余体育训练岗位上来,同时淘汰一些不适合做高中阶段体育训练的老师,从真正意义上进行一次大换血。通过上述措施,切实优化教师团队,科学的引领未来体育训练的发展[4]。
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础,通常来说,课余体育训练的费用有四个方面共同组成,一是体育行政部门的投入,二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投入,三是社会与企业的赞助,四是学校自己来筹集基金。但是政府部门的投入极为有限,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学校自身对课余体育训练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改善,通过多种途径来自力更生。例如工厂里的废旧齿轮,可以将其作为杠铃片,废铁球当作铅球。由此可见,想要快速改善课余体育训练的环境,通过等待别人来帮扶是行不通的,要主动地思考解决方式,争取改善的有利条件。积极组织竞赛活动,协调好训练时间
训练和比赛作为一支高水平运动队的两大支柱,二者相辅相成,运动员的水平高低,在于他的训练时间是否充足,训练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因此,课余训练时间能否得到保证是高中能否培养出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必备条件。通常高中的几种训练方式为隔日训练,一周有一到两天进行训练,每日安排训练等,还有一部分学校无法保证训练次数,只能采取临时通知的方式。针对此种情况,体育老师应多和班主任进行沟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来得到理解与支持,其次,应对队员的上课时间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训练计划。通过这种训练方式,保证每周有一到两次的训练次数[5]。
提升训练水平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竞赛,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直接反映出训练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提升运动水平的重要措施,运动竞赛的次数对运动员的积极性有着极大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全民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也是培养未来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来源。在高中阶段,管理者应对体育课余训练问题权衡利弊,对于其中发生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使得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科学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全宝.高中体育课余训练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湖北体育科技,2016,04:483-484.
[2]刘尧.拓展训练引入吉林省高中体育课的审视与考量[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侯景明.高中体育生课余训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N].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06:96-98.
[4]关卫国,马强.高中体育生课余训练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4:45-46.
[5]张铁人.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6,(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