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有效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2017-06-19周晓炜

大经贸 2017年5期
关键词:规范问题对策

周晓炜

【摘 要】 从1996年政府实行政府采购试点工作以来,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何有效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也已提上日程。鉴于此,本文在简单阐述政府采购的概念、原则和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政府采购行为中存在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招标流于形式、政府采购管理方式单一和采购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规范我国政府采购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政府采购行为 问题 规范 对策

一、政府采购简介

(一)政府采购概述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公共部门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理解政府采购不应当仅仅局限于采购过程,其还包括采购政策、采购管理等,是它们的一个大集合。政府采购具有区别于私人采购的特点,诸如规范性、采购资金的公共性、公开性等。政府采购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种类,比如根据采购主体的不同,为政府采购可以分为高校政府采购等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行政机关政府采购以及团体组织政府采购;根据采购手段的先进性政府采购可以分为现代政府采购方式和传统政府采购方式。

(二)政府采购的三大原则

政府采购不能胡乱采购,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当前阶段我国政府采购主要遵循三大原则:其一是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保证采购过程和结果的双重公开,政府采购要在透明的环境下进行,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其二是物有所值原则,采购物资和其价格对等,即政府采购的货物、过程和服务是有价值的,为公共部门所需,将采购资金用在正途;其三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原则,政府采购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公共服务,在采购的过程中要注重尽可能的维护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比如说高校政府采购就是为了满足学校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的需求,维护他们的利益。公共部门在采购过程中要仅僅围绕三大原则,不能偏离三大原则,将采购资金最大化的使用。

(三)我国政府采购模式

现阶段我国政府采购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和集中与分散结合的采购模式。但是目前我国政府采购模式仍然是以集中与分散结合的采购模式为主,实行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在我国集中采购占的比重依然是很大,分散采购的比重相对较小,国家对于一些金额较大、社会效益明显的政府采购明确规定了应采取集中采购的政府采购模式。之所以采取集中模式的政府采购主要是为了提高我国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府采购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也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随之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有效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十分值得探讨。

二、政府采购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章制度不健全

制度建设完善与否对政府采购来说十分重要,目前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还十分不健全,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制约着我国政府采购的前进,采购制度涵盖的范围比较宽广,比如采购政策、采购方式、采购程序等。当前阶段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采购的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采购的事后监查不完善、采购评估制度缺失等,政府机关采购的随意性很大,在采购过程中的预算观念不强等等,这些都是因为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所导致的。比如高校政府采购很少有采购评估机制,基本不注重对采购的事后评估,导致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不高。

(二)招标流于形式

我国政府采购的方式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谈判、单一来源和询价五种,但主要以公开招标为主,正常的招标过程程序比较复杂,包括招标文件的制定、招标对象的选取、招标资格审查、招标合同的拟定等,这些都需要专人去认真完成,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政府采购的招标却流于形式,只是单纯的走走形式,招标过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也时有发生,披着“程序化”、“合法化”的外衣,招标程序的不规范严重影响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举个例子来说,高校政府采购通过招标方式的其实不多,很多高校为了节省时间和资源,会不愿意用繁琐的招标方式,更加倾向于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简单方式,因此我国大多数高校政府采购的效率并不高,导致采购物资并未实实在在让师生受益。

(三)政府采购管理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管理方式还十分单一,主要还是政府部门进行总体管理,我国目前有专门的政府采购管理机关,它们是不参与具体的采购过程的。虽然配备了专门的政府采购管理机关,但是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在采购过程中也没有完全做到采管分离,经常是采管合二为一,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机制也不健全等等,这都十分不利于规范我国政府采购行为,有助于增加采购行为的腐败之风。

(四)采购监督不到位

为了节省我国财政资金,让财政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对政府采购行为很有必要进行全程监督,不论是采购前、采购中还是采购后,都需要进行监督。但是我国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完善,大家都忽视监督环节,只是注重采购环节,这一现象在我国高校政府采购中表现的尤为明显,高校的绝大部分人力资源都用在了学生教育工作方面,导致没有指定专人对高校的政府采购行为进行监督,事后监督不到位极其容易滋生腐败现象,不利于将采购资金最大化的利用,采购监督的不到位直接影响我国政府采购行为的不规范。

(五)采购人员素质低

政府采购其实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政策性强的工作,需要高素质的采购人员,但是目前我国采购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政府采购是需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的,采购人员素质不高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就极有可能会受到损害。我国采购人员所具备的采购专业知识还有所欠缺,与厂商的谈判技巧也还不够,对国家采购政策法律法规的理解也有些许不到位……采购人员的素质低下是我国政府采购行为中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三、有效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政府采购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所以完善和健全我国政府采购的法律法制度,现阶段我国已经出台了《政府采购法》作为我国政府采购的基本法律依据,其他相关法律如《政府采购人行为规范》等也在建设中,政府在制定采购法律制度时要综合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关工作细则一定要准确到位。因为政府采购是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的,如果法律建设不完善将有可能激发利益主体间的矛盾,还会直接制约我国政府采购的发展。希望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可以规范我国政府的采购行为。

(二)规范采购招标程序

招标采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能让招标流于形式,要规范我国采购的招标程序,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一步一步来,在招标过程中不要偷工减料、大意马虎,尽可能的杜绝招标过程的不公平和腐败现象发生,一旦发生问题,严惩相关人员,做到权责明晰、奖惩分明,树立威信,最大可能的为我国采购招标程序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提高招标采购的整体效率。我国高校政府采购在这一方面做的很不到位,在今后的采购行为中要按照我国《采购法》相关标准采取规范的采购招标程序,不要为图省事就选择其它方式进行替代。

(三)创新政府采购管理方式

国外的政府采购管理方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可以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加以学习和运用。首先,政府采购其中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管采分离,不能将管采混为一谈,这样会直接影响政府采购的效率。其次,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针对政府采购的结果最终是要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价的,通过评价找出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便在以后的采购工作中加以注意,逐渐完善我国政府采购、规范我国政府采购行为。最后,我国政府采购要学会逐渐走向国家化和市场化,不能永远停留在政府包办的采购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要学会放手,将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只有不断的创新政府采购管理方式,才能促进我国政府采购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政府采购的透明度

政府采购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增加我国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加强政府采购行为的全过程监督,采购后的监督和采购前、采购中监督同等重要,监督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仅仅是政府监督部门的监督,也可以来自社会第三方机构的监督,甚至是社会大众的监督,让政府采购完完全全的展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打造“阳光采购”。特别是我国高校政府采购更是要注重这方面的问题,有条件的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政府采购监督委员会,并配置具有一定采购知识的人作为委员会成员,他们对每次的高校采购行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督查。

(五)提高采购人员素质

采购人员的素质对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我国采购人员的素质很有必要。一方面,政府在招聘采购人员时要更加严格,要学会挑选那些能力强、采购知识丰富的人才,为采购部门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对于在职的采购人员政府应当对其进行系统的采购培训,帮助他们提高采购技能,让所有的采购人员能够熟知采购制度、采购流程、采购方式以及采购中的注意事项等等,全方位的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为我国政府采购事业做出贡献。

四、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意义

政府采购行为的不规范危害很大,不仅仅是降低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还不利于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对于经济发展也有弊端。因此规范的政府采购行为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其实也就是纳税人缴纳的税收收入,因此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意义重大。通过实践证明,政府采购行为的不规范会加大我国财政支出,浪费大量的采购资金,采购资金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通过不断规范我国政府采购的采购行为,毫无疑问会提高我国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同时节约我国的财政支出,维护纳税人的切身利益。

(二)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

腐败问题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的棘手问题,腐败现象过于严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尤其不利。政府采购的很多物资金额巨大,采购人員有心从中截留一部分其实并不难,加上政府采购过程中的钱权交易极易滋生腐败现象,规范的政府采购行为有利于加快推进国家反腐倡廉的进程,国外成功经验表示,从源头上加以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效果十分明显。

(三)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政府采购范围比较宽广,包括货物、工程和服务,几乎涵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有方面,而且采购需求很大,但是不规范的政府采购行为会扭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规范的政府采购行为会让市场经济变得更加活跃,将会是拉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种手段,这是因为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包括政府支出,而政府采购就是政府支出的方式之一。

五、结语

政府采购已经成为我国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的一种普遍做法,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一个健全的政府采购机制可以有效节省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还能有效降低我国政府的行政运行成本,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打造廉洁政府、阳光采购;与此同时还能拉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以希望我国政府能够意识到政府采购的重要性,对政府采购行为中存在的诸如规章制度不健全、招标流于形式、政府采购管理方式单一和采购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予以解决,以此来规范我国政府采购行为,让政府采购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春燕.中国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2] 李佳敏.政府采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浙江工商大学,2013.

[3] 李素霞.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2010,05:70+74.

[4] 程晓莉.我国政府采购现状与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01:318-319.

[5] 姜淑萍.谈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对策[N].锡林郭勒日报,2008-08-15003.

猜你喜欢

规范问题对策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诊错因 知对策
来稿规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