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地生活”何以可能
2017-06-19石雨溪
石雨溪
摘 要:高度理性化和制度化的现代社会一方面提供了更加安稳的社会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成为压抑个性的现实力量。萨特认为人应当通过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来创造自身,从而获得符合自身本性的本真生活。海德格尔用“此在”概念重塑了形而上学,认为人只能通过领悟此在来达到人自身与社会的和解。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批评萨特的虚无存在主义仍然属于形而上学的行列,萨特的方案并不能带来“本真的生活”,反而会导致对真实存在的另一种遮蔽。
一、引言
从工业革命开始,高度的理性化、制度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个体的个性被压制在很狭窄的范围内,个人首先必须要作为社会个体来谋划生活,然后才能作为真实的自己寻找自我。生活因此而分裂成了两个层面,首先是被社会给定的、服从外在规定的“社会生活”,然后是自我认可的、服从内在规定的“本真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社会生活具有绝对的逻辑优先性,本真生活处于从属地位并被社会生活压抑甚至消解。如何论证“本真地生活”的可能性是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共同面对的难题之一,其中海德格尔和萨特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两位思想巨人。萨特对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改造,以及海德格尔对于萨特存在主义的批评,构成了在现代社会中讨论“本真生活”的逻辑起点。
二、存在与本质
对“本真生活”的追求首先是对外在“社会生活”的拒斥,在哲学上就表现为“存在”与“本质”两者关系的重新界定。在传统形而上学中,本体论将现存世界的真实依据区分为两个本原,即本质和存在,其中本质具有更为根本性的意义。因此,根据经院哲学和古典哲学的观点,对于本质的认识是真正的知识,存在只有在本质的基础上才可以被恰当地理解。萨特对这种思想传统进行了彻底的批评,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口号。
“本质先于存在”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共同特征。传统形而上学认为,人通过感官获得的各种知觉和经验都只有相对的性质,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这种思维方式第一次得到了完整的表达。柏拉图将世界被区分为两个层级,一个是本质的理念世界,另一个是现实的经验世界;经验世界是变动不居、支离破碎的,而理念世界是永恒、稳定和必然的。后来的经院哲学和古典哲学基本上延续了这种思路,哲学家往往相信“人有一种微妙的功能,如‘智慧‘德行等,这种功能可以达到非创造的领域,达到了本质,甚至达到了上帝本身”。经过启蒙主义的洗礼,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从上帝转向了人本身,然而形而上学的研究方式仍然保留了下来。近代的哲学研究者仍然相信,人类拥有一种普遍的、具有规范性的本质,也就是“人性”,人的“本质”的重要性优先于人的“存在”。
“本质先于存在”在现代生活中具有了新的含义。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人类社会进入科技生产力加速发展的时代,然而社会问题并未因此而消失。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社会问题被急剧地放大,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理想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人类通过理性设计来改造社会的尝试,却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知识界因此开始怀疑理性和本质的可靠性,并普遍地怀疑传统社会中延续数千年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支撑人类文明的理性支柱轰然倒塌。
不过,理性的式微不完全是战争的后果,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哲学内部就已经出现了拒斥理性和本质的倾向。叔本华和尼采从根本上消解了理性在改善生活方面的正面作用,他们认为人完全是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所谓理性和本质都只是伪装或压抑自己真实意图的工具。在传统社会中,人还需要直面自然对人的压迫,理性意味着社会生活的确定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解的可能;而在现代社会中,自然已经被隔离在社会之外,高度理性化的社会制度反而成为个体最直接的压迫。在传统社会中,理性和本质意味着冷静和高贵;而在现代社会,所谓的理性和本质却只能带来压抑和烦躁。现代社会转型的完成和人的生存境遇的变化,是存在与本质反转的现实基础。
三、存在与虚无
为了确立“本真生活”实现的可能,就必须消解“社会生活”的逻辑优先性,也就是论证“本质”的虚幻性。通过吸收海德格尔的思想因素,萨特创立了他的“虚无存在本体论”。传统的二元论将世界划分为对象和意识两个领域,本质指的是意识对对象的根本性的认识,建立在本质基础上的规范也就是对“社会生活”的逻辑论证。在萨特看来,意识并不具备认识本质的能力,恰恰相反,意识本身只能是对本质、规范的否定。人只有在不断地选择和行动过程中不断地否定着既有的规范,同时也就不断地确定着自身的本质。
人在现代社会中是自由的,然而人又习惯于逃避自由,这种矛盾的状态体现了“本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现实冲突。自由虽然为每个人提供了过上“本真生活”的可能,但是自由同时也带来了责任和痛苦。个人如果运用了自由的权利,那么他就要为自己的行动和选择负责,萨特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是痛苦的。在現实生活中,人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由选择的权利,反而通过一定的自我说教来放弃自由,将自己视为按照某种特定本质来生活的存在物。这种生活态度就是“自欺”。“自欺”的人一方面想要逃脱对自己行动的责任,另一方面想要逃脱他人对自己的“注视”,从而最终只能选择按照他人或者社会的规范来生活。在萨特看来,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人的自由以及由自由带来的痛苦都是不可避免的。
与其他的存在物(包括动物)不同,人可以设定自己的本质。自然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质规定来进行;而人却不是这样,人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行动。因此,萨特强调“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人的本质是被自己的行动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被理性或信仰预先设定的,这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在此基础上,萨特区分了“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人以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它没有自己的原因和目的,“自在的存在”本身没有本质;而“自为的存在”是有目的的,它想成为某种东西,但它又不是某种东西,因此处在不断的形成和运动过程之中,这种行动就构成了它的本质。
基于上述理由,传统形而上学中的本质概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萨特的人道主义理论也因此常被冠以“虚无存在主义”的前缀。不过,人就是这样一种自为的存在,人的本质只能够由人自身的行动来定义,而不能用各种规范来定义,道德和宗教的说教不能也不会让人的生活更加合理。萨特证明了,人没有放弃自由选择的外在理由,人放弃自由的理由只能是自己在逃避自由;然而这种逃避同样也是一种选择,只不过这种选择必然会导致个体的自我怀疑和厌烦,不会带来更高的自我肯定,人永远要生活在自由的选择和他人的注视中,“这种构成人的超越性和主观性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叫做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在萨特的解释框架下,人应当而且只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来积极行动、自由选择,过上自己的“本真生活”,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四、存在与真实
通过“虚无存在主义”的论证,萨特将“本真生活”等同于个人基于自我意识的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然而海德格尔不认同这种关于“本真生活”的论证,并称自己和萨特并非同道中人。萨特虽然用意识消解了本质,然而同时也就是将意识确立为人的本质。因此,海德格尔认为萨特的存在主义并不彻底,仍然带有传统形而上学的痕迹。如果要达到“本真的生活”,就必须要放弃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思量和谋划。
萨特的存在主义是长期钻研海德格尔学说的“直接产物”,然而海德格尔并不认同萨特对于人道主义的解决方案。他们的核心差异在于,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没有延续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路。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的功能是显现事物本身,“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也就是说,哲学应当研究存在者“如何”存在,而不是去确定“什么”存在。不过,人仍然只能通过特定的“存在者”来达到对“存在”的显现,而人是唯一能够承担这一中介作用的“存在者”;只有人才会超出自己的界限,而不是按照某一种被限定的本质来进行生存。从这个意义上很容易看得出来萨特对海德格尔的继承的改造,同时也很容易看得出来海德格尔与萨特的差别。
海德格尔认为,萨特的人道主义仍然是一种形而上学,并不能让人获得本真的生活体验。在海德格尔的解释中,所有的人道主义都是形而上学,都预先设定了人的本性,“灵魂被设定为精神或思想,而精神或思想后来被设定为主体、人格、精神”,丝毫没有改变它的形而上学性质。在萨特的理论中,人通过“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可以超出自身原先的非本质的规定,然而这也同时意味着“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就是人的本质规定,这种解释方式与传统形而上学并无差别。因此,海德格尔指出萨特对于人道主义的解释仍然停留在“存在者”的层面上,根本没有呈现作为“此在”的人的超越性,从而也无法呈现本真的存在。人即使选择和行动了,也仍然无法逃脱烦躁和无聊。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只有放弃思考自己“应当”如何生活、不再以人自身为中心来思考问题,才能超越自身的限制、并达到对真实存在的体验。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分裂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生活困境,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通过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来获得“本真生活”,然而这样做显然会遇到众多的现实困境。海德格尔对萨特的批评,实际上正是指出了获得“本真生活”不会像萨特说得那样容易。
参考文献:
[1](法)富尔基埃.存在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3.
[2](法)薩 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水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6.
[3](法)萨 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水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1.
[4]杜小真.一个绝望者的希望——萨特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59.
[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41.
[6](德)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79.
[7]涂成林.现象学的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