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课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
2017-06-19祝蓉
祝蓉
摘 要:传统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授课具有一定的弊端,教师的教学功利性较强且缺乏创新,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一现象已经引起相关学者的研究与关注。现阶段,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专业课模块化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关的改革措施。文章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课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探讨与解决。
一、模块教学的相关概念及意义
1.模块教学的概念
首先可以按照课程内容将课程设置为四个部分,针对课程教学流程设置课程授课的顺序,相关课程内容可以不分先后进行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分别是:专业知识基础模块、建筑构件设计过程与制作的模块、建筑分部工程组织施工模块、建筑单位施工管理部分模块。通过讲授以上课程内容,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实际探究能力,通过将专业知识及实踐活动相结合来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模块教学的意义
模块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应以学生未来就业为出发点,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在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研究与探讨,从全方面出发,满足学生实际社会发展需要,以创新的眼光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二、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方式
1.教学方法
进行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授课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交叉讲解法、启发式提问法、情景授课法以及任务驱动法。在实际的课程内容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多媒体设备,针对不同的授课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与分析,对不同情况及课程要进行系统的研究,针对建筑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质量检验与标准等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探究。
2.设计原则
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从建筑企业对学生上岗需求出发,探讨相关教学计划,训练学生的基本功与技能素养。模块教学的开展要遵循相关的开展原则,要以培养学生达到实际工作内容的相关标准为目标,面向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进行有效的探讨,制定相关的训练内容和训练要求,达到开展模块课程的实际目的。
3.模块化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
总结相关课程开展的实际经验,针对建筑工程模块教学内容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的建设与实际课程开展:课程设置模块化、基础平台素质化、专业基础工程化。要达到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教学目标,应从实际的课程开展入手,将课程内容的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内容模块实验与实践内容模块进行有效的结合,全方位开展模块化教学。在进行基础平台素质化教学时,要将科学、人文以及数字信息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加以探讨。针对学生的专业化模块教学的实施,要从相关知识授课内容开始,构建有效的授课理论,构建课程之间的桥梁,强化工程开展意识。
4.课程体系的建立
课程体系的开展要建立在使用有效的课程授课管理程序上,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工具,如多媒体,将课程内容知识融入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展现开展课程的相关意义,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课程内容的重点部分,提升学生对教学的实际认知。
5.课程组织实施
组织相适应的课程授课方式,首先要建立一支有效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具备应有的知识水平,同时要能够较好地掌握建筑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相关意义,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展现教学优势;要为学生学习配备相应的实验室,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升学生资源利用能力;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考核,成绩评定工作做到位,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水平不高,严重阻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影响了学生自身实践水平的提升。而利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此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 娟.建筑类高职院校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2]李 瑞.浅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教学[J].科技资讯,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