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学探究路?培养思维深刻性
2017-06-19陈合仙
陈合仙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高级心理现象,思维的过程是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对外界信息不断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思维的深刻性反映了人类思维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真实情境,师生共同展开探索性学习,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实施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提升育人价值。重走科学探究路,还原教学思维过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
一、创设对话氛围,激发问题意识
教师的心境决定教学的境界,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放下师道尊严,否定自我权威人格,追求平等对话,把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互相关联而又自主、独立、富有意义的对话,师生的内心世界会相互敞开、不断融合。在具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教师就会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计较,成为“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非外在的专制者”。学生才有可能不断展示自我、丰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教师与学生应该用独立的意识、批判性的思维与教科书对话,选材要源于生活,连接学生原有的知识,以唤醒学生的记忆,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对话,会让学生自主飞翔、主动创造。
例如,学生在分组探究“蔗糖溶解”的过程时,发现蔗糖加到一定量时,其在水中就不溶解了。但也出现了教师意想不到的实验,一位学生在水中加了细砂,发现一点也没溶,另一位学生在汽油中加了蔗糖,发现也没有溶解,还有一位学生在蔗糖不再溶解后加了些硫酸铜,发现硫酸铜却溶解了。这些惊奇的发现完全打破了课本的束缚,引发了对“同一种溶剂中溶解多种溶质时,它们之间是否相互影响”的讨论。在做“温度对硫酸铜溶解度影响”的实验时,学生发现升高温度不仅溶解度增加,溶解速度也加快了,因此认为升高温度可以促进物质溶解。然后尝试进行砂在水中的溶解,结果没有溶解。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着溶解性,条件只是影响因素。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做氢氧化钠、硝酸铵溶于水引起温度变化的实验时,不少学生就读数问题发生争论,借此机会,笔者引导学生总结了温度计垂直,实现水平相切等操作要点。在自主学习的对话氛围中,学生仿佛变成了科学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充满生命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下,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交流,有利于学生摩擦出智慧的火花,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结出创造的果实,这才是体现师生生命历程的课堂。
二、稚化教师思维 注重探究过程
每个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对问题的思考角度也不同,对问题的见解也会丰富多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稚化思维,走进学生的思维时空,把自己的水平稚化到学生水平,切合学生的心态,和学生的思维保持同频共振, 共享探究历程。
在探究“铁的氧化物”时,笔者就采用了这种稚化思维的“装糊”艺术。探究时,学生从铁的化合价角度分析了铁氧化物的组成,列举了FeO、Fe2O3 两种形式。这时一位学生提出“課本中出现的Fe3O4又怎么解释”。笔者提示并反问,铁在氧化物中只表现出2、4两种化合价,谁能改变一下Fe3O4的表示形式。最后学生讨论得出Fe3O4可以用FeO·Fe2O3 的形式表示(低价前高价后,中间加圆点)。这时,一位学生兴奋地说:“老师,铁的氧化物还可表示为Fe4O5 。”笔者故意装出一副不理解的模样说:“借问该物何处有,请君说说你的想法。”该学生自豪地说:“其实很简单,既然可以有FeO·Fe2O3,那么在FeO前面加个2,就成了2FeO·Fe2O3 ,也就是Fe4O5。”另一学生则反驳道:“照你这样推理,那Fe99O100也成立,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你的推理缺乏科学依据,事实上不一定存在。”最后学生归纳常见的铁的氧化物有 FeO、Fe2O3、Fe3O4,并说明铁有+2、+3两种化合价。想不到还有一个女生羞涩地问:“我在表姐的作业里看到过一种物质K2FeO4,这时铁的化合价不是+6价吗?那么有FeO3存在吗?”学生无人能回答,看来还是教师解答:“氧不可能把铁氧化到+6价,不存在该结构。关于氧化性强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询。”想不到第二天,她又提出问题:“老师,那Fe3C为什么存在?课本中铁的化合价是否错了?”还原思维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笔者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权威,并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稚化思维,不要以为教师会失去威信,相反更能赢得学生的亲近,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现学科思想,理论指导实践
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科知识的灵魂,学科知识是学科思想方法的载体。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的过程时,教师要概括解题方法,提升学科思想。例如,从物质溶解中体验“实验与探究”,在溶解过程中领悟“定性与定量”,从温度影响因素中思考“分类与比较”,在铁的氧化物表示中提炼“量变与质变”。学科思想是贯穿人一生的学习方法,也可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再次提升。有意识地运用学科思想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自觉地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学科思想方法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