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鱼水”关系从哪里来
2017-06-19李泽明
李泽明
【摘要】新时期社会发展变化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新的时代内涵,也对党群关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重申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涵,强调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根本要求,是当前解决党群矛盾、增进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党群关系 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知识经济与大数据时代,各种思想观念充斥于耳目,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核心影响力,进而导致一些党员党性缺失,尤其是部分领导干部背离党的纲领,贪污腐败、脱离群众,致使党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下降,党群关系紧张。因而,新时期重申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重建良好的党群关系,强化我党“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执政理念迫在眉睫。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内涵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从我党革命历程和治国历程来看,群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因而,当前,重新认识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内涵,是重塑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核心地位的前提。
首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虽然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战略布局、企业家的有效组织领导、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关,但从根本上说,将这些因素应用于现实生产的,却是人民群众,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离不开人民群众。此外,社会精神文明创造的根基是群众,作家、雕塑家、画家等艺术创造者的艺术源泉离不开普罗大众的生活,其成果也因作用于人而有了价值。至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重要影响自不必说,纵观历史发展,只有人民群众参与的历史变革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
其次,要以发展的哲学观解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要求我们要以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密切联系群众。在当代经济发展模式下,群体划分日益明确,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在这种现实境况下,党和政府究竟应支持哪部分人的利益?当国家利益和一部分群众利益相悖时,应舍弃国家利益还是群众利益?无疑,我们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必须先从本质上解读群众观的内涵。我们所说的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并不是说的一部分群众,而是就广大群众而言,群众内部利益冲突时,以维护大众的利益为根本解决方针。同时,国家是人民群众的国家,当国家利益和一部分群众利益相悖时,显然要以国家利益为先。换言之,新时期虽然面临着群众利益分化、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种种问题,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内涵并没有改变,仍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依靠广大人民的力量、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构建让广大人民满意的社会环境为主要施政方向。
党群关系的关键性问题是利益问题
在长期的党群合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党群关系的关键性问题是利益问题。利益决定了群众对执政党的认知和评价倾向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一致性。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贫穷愚昧中解脱出来,走向富裕;而人民群众也最终选择了党,且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党的执政方针给予全力支持,党群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和谐共荣之势。新世纪以降,国外多元化的思想理念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蜂拥而至,使一些民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发生动摇。但从整体上来看,尽管群众对党内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时会发些“牢骚”,然而其对党的方针政策及本质认知并未发生改变。
从历史上看,党群关系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蜜月期逐渐深入到一个理性考察期。党作为考察对象,必须谦虚真诚地接受群众的考验,而群众也要真正回归监督主体位置,为祛除党内不良作风、错误指挥提供指导。即便如此,群众信任危机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深思。究其原因,党内腐败问题和脱离群众是主因。另外,个别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拦截当地民众上访,使一部分受冤受困百姓的诉求得不到正当合理的解决,进而对党产生误解,将党与一些贪污腐败之徒的所作所为划等号,对党产生质疑甚至抱怨的情感。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以及对群众工作落实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坚决维护群众利益,拓展党群沟通渠道,创新党群沟通模式
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严抓党建是构建良好党群关系的必要措施。群众是整个社会构成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地位,是体现党的党性与本质的做法,也是新时期缓解党群矛盾,加强党内干部执政为民意识的必要条件。同时,党员作风问题反映了党纪松弛、党性不纯、党员自身修养欠缺,因而,必须严抓党建,严肃党纪,严惩贪污腐败,从严治党。要加强党内监督检查力度,规定检查的内容与检查的标准,强化检查主体的责任意识,杜绝包庇、徇私舞弊现象;要重视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考察,每个党支部要对新进党员进行严格的思想审查和党性审查,务必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进步性;要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充分调动党员的能动性,抵制党内独断专行的恶劣行为;要强化党员责任意识,加强党内学习与党内教育,时刻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增强抵抗力。
坚决维护群众利益,拓展党群沟通渠道,创新党群沟通模式。我国新时期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这也就意味着同一工作岗位上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又由于劳动的形式不一,不同劳动方式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富差距。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就必须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在市场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再分配。并且,要从根本上提升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确定各行业最低工资水平,确保低收入人群的购买力与生存力始终在温饱线以上,真正促使全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步提升。除物质利益外,党也要关注民众其他利益需求。作为社会建设的主体和政策落实的客体,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决定政府执政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以前苏联忽视民众现实生活需求而失去民心为鉴,开展党群关系满意度调查活动,推动政府网络、微信等透明化执政模式发展,建立中央对民众投诉、民众上访的直接管理体系。同时,也可利用微博直播、微信公众号等模式创新党群沟通模式,使党真正亲近民众,深入百姓生活各个角落。
积极发动群众,激发群众参与到党内民主建设中来。既然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党,就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真正代表群众发言,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因而,我们必须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使群众从自身利益出发,针对党群关系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增強党群对话,将党顾大局舍小局的艰难选择传达于民,消除民众对党的误解。同时,群众参与党内民主建设,充分发挥群众代表对各级党员的监督作用,对违反党内民主的行为与其他违纪之举进行批评纠正,真正促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参考文献】
①李桂花、巢陈思:《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内涵及其践行路径》,《理论导刊》,2016年第1期。
责编/孙娜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