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专业以软技能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与实证研究

2017-06-19孙雷

求知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技能

孙雷

摘 要:“第三利润源” ——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 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后,掀起了一股“物流专业热”。迄今为止,全国开设物流本专科教育的院校达160所,每年培养的高职物流毕业生高达40万人。另外,“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每年需要新增一线操作技能人员约110万人,巨大的人才缺口对物流专业的发展来说是好消息。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却总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鉴于物流专业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现有企业物流人才匮缺的矛盾情况下,文章围绕如何培养企业真正所需的人才这一核心目标,以“订单式”培养为出发点,以企业实际工作和技能大赛为平台,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作为突破点,将学生在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前提下,以突出学生的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组织的创新,对“供应链管理”课程进行改革,将注重培养硬技能提升的高技能劳动者转变为注重培养“软硬并重”的高素质劳动者,从而更加适应企业与社会的需要。

一、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的演变过程

2007年开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参加了一系列物流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赛后课题组在进行经验总结后发现,能取得这次的好成绩与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密不可分,但在后续的就业跟踪中我们发现,许多在校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后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2008年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第一个“订单班”,在师资与经验不足的条件下,课题组运用拿来主义,将企业培训教材与理论知识简单结合,更多侧重于企业实际技能的培养,形成了“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但从后期的就业及适应情况看,这些学生能更快适应企业,但在工作中无法体现“订单”式培养的效果。

不断思考与实践,课题组发现,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团队化工作方式的发展,员工越来越需要团队的协作。只有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和差别,让彼此取长补短,才能使企业获得新的组织优势,而要在团队化工作方式下创造业绩,就要求员工具备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等软技能。造成现有学生在工作中无法“拔”得更高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软技能不足,常表现为团队意识不够、沟通交流能力缺失等方面。

软技能又称非技术技能,是针对技术技能这个硬技能而提出的,包括内外兼修,对内——全局意识、风险意识、求真务实态度、服务社会意识、双赢合作意识等;对外——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倾听能力、说服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影响力、团队能力等,软技能是当今就业和其他活动中越来越注重的一项技能。它与高职教育中经常提出的职业能力有着一定的区别:职业能力体现的是“职业技能+软技能”,职业技能可以通过成绩、证书等形式体现,而软技能往往无法体现出来。因而,在现有培养体系中,虽然提出了职业能力,但并未对软技能这方面进行量化的指导教学。

如何提升学生的软技能是摆在课题组面前的难题。是从整体培养方案进行调整,还是由一门课程牵头,由点及面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题组在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探索基础上,认为软技能的培养要以课程为依托,在不进行大规模变动的基础上,选取“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作为突破口,原因在于首先该门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内容范围广,包括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成本管理等多门学科,并将这些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形成物流综合型知识体系。所以,该门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全局观,突出体现的是学生的职业素质而非职业技能;而且该门课程是放在大二下学期进行,学生在接受了一年半左右的高等教育后,基本具备了大学生的职业技能,软技能的培养迫在眉睫;此外,相应的综合性配套实践资源(如ERP软件模拟、沙盘模拟对抗)都可以帮助该门课程的改革有效实施。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实质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應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它的目标是使整体价值最大化。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供应链思想的目的在于理解其思想,并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学习、实训学习懂得价值最大化的来源,理解企业做大做强的途径,认识到协作、共赢才是未来企业竞争的必要条件,对学生未来的职业人生有着很好的影响作用。

三、当前学生学习“供应链管理”课程的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供应链管理”课程本身涵盖了采购计划、生产计划与控制、销售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控制、运输与配送管理等多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往仅学习单门课程的重点导致学生片面学习供应链中的某一方面而忽视整体的作用,学完后学生会认为该门课程仅仅是各个环节的综合,并未实际感受到供应链整体的作用,并且在传统案例教学中,所举的案例都是典型案例,与实际学生接触的企业会有一定的脱节,故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习该门课有什么作用。

2.不知道该如何学习

虽然采取了案例教学、模拟沙盘,但学生依旧不知道如何下手,遇到实际问题往往是直接放弃或者等待老师来解决,对知识如何应用到工作中感觉很迷茫。

3.视野不够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是知识面宽、实践性强并且学科交叉,是许多观念、理论和技术的综合。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未在企业工作过,所以观察视角、逻辑思维、分析能力都相对薄弱,对于一些未雨绸缪的计划、控制工作不甚关心,导致在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沙盘时总无法取得很好的结果。

4.学生职业道德观念不强

纵观现有教学体系,培养目标反映出来的更多的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评判学生总以学习成绩或者证书等硬性指标作为参考标准,忽视了职业素质这个软技能的培养。而从企业的调研上来看,其实企业更多地注重的是职业道德素质,往往很多学生具有很好的知识架构和实践能力,但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导致学生在实际就业中出现了就业困难、职业人生提升困难。

四、“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改革思路

如何让学生体会软技能带来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感悟,从主观认知上升到能力的提升,再固化这种能力,是课题组所研究的重点。课题组通过“供应链管理”这门综合课程的创新,将注重培养硬技能提升的高技能劳动者转变为注重培养“软硬并重”的高素质劳动者,让该门课程更注重体验和反思。譬如在教学内容上,将原有的理论课程进行压缩,形成理论模块占20%,实践项目占80%的课程结构,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实践模块,使得学生从对职业素质无认识发展成为具有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高素质劳动者。通过考核方式的创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学习,教师仅仅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课题组发现效果很好,学生们开始注重团队的配合,开始从全局观认识企业的运作,具有了一定的供应链思想,在无形中提升自身的软技能水平。改革后的“供应链管理”课程的螺旋形上升结构,具体创新如下图:

1.以软技能提升作为教学目标的创新

传统教学重视职业能力的提高,但职业能力既包含职业技能,又包含职业软能力,它们在培养的方式、方法上是不一样的,并且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职业技能可以用证书等硬指标衡量,而软技能往往是作为职业技能的补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题组在深入领会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精神后,认为要以行业企业实际需要、学生职业人生规划为出发点,将人才素质即软技能的培养作为与职业技能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行业企业更看中的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所以我们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提出了“软技能” 这一创新概念,提出“责任大于能力”的教学目标。

2.以提高行业粘度并适度超前作为教学要求的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教育就是为产业服务的。订单培养、校企合作,说到底都是与企业的紧密程度,学校应通过该门课程的改革,将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作为教学目的的切入点,更准确地把握住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迫切要求。

在教学要求上,适度的超前意识将引导和推动产业的发展,将更好、更广阔的职业远景规划展现在学生面前。另外,贴合产业发展并不是亦步亦趋,教育对产业有着能动作用,要引导和推动产业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要求上,适度的超前意识,譬如沙盘的运用、情景化教学,可将更好、更广阔的职业远景规划展现在学生面前。

3.“敬习思”教学理念的创新

“敬”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爱岗敬业,从内心认同物流行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习”是指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掌握专业的实用技能和解决方法,使得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是指通过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会思考、肯思考的专业人才,“敬习思”的教学理念由浅入深,从行为到思想,逐步改造学生,将以往仅注重学生基础性学科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转变为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主动适应能力。

现代化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全方位协调发展。“敬习思”教学理念,正是秉承该思想,课题组依据“职业资格标准”和“实际岗位能力要求”共同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和专业能力结构分析,运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设计思路,开发了基于非技能能力发展的导向式供应链课程指导方案,培养了既具有运输、配送、仓储、报关报检等专业技术核心能力,又熟悉现代物流相关的管理与实践工作 , 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4.以工作室作为实践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采取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教学活动多样化,从而实现教学的个性化。理论的学习,可以采用课堂制授课形式,而对于实践课程,工作室的組织形式,更有助于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做到因人设岗,取长补短,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能力,又让学生们认识到集体作用,对学生们将来进入企业、认同企业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思想具象化的教学手段的创新

如何将软技能的提高反映到教学实际中,让学生从形象生动的直观出发达到丰富的感性认识,最终形成规律、定律等心理定势,“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运用实验设计、ERP沙盘对抗这种可视化、实战化的教学手段,在模拟仿真环境下,充分理解信息沟通、团队合作对于结果的影响。通过教学手段的丰富化,学生达成一致的理性及感性认识,形成共通的思维模式以及促进沟通的共同语言,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企业间供应链的复杂体系,改变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拓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素质基础。

6.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

考核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判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优劣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以提高学生软技能为目的,就要求运用多元化评价方法,课题组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1)以企业作为考核主体,学校作为辅助。为评判学生软技能水平,课题组引入相关合作企业对学生进行评测,将传统的由任课教师打分改为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打分,更符合职业发展的要求。

(2)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的方案的优劣作为考核成绩的评判标准。学校对于学生的考评,更多的采用的是硬性指标,即考试成绩作为参考依据,而软技能水平的体现方式不同要求我们对评判标准进行调整,在该课程的改革中,课题组将合作企业的实际问题交由学生去分析和解决,既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又将问题的解决程度作为评判学生软技能水平高低的依据,更加的科学,也更符合企业的对于人才的要求。

五、应用情况

1.学生层面

从后续的教学实践和相关毕业生的就业来看,学生在经过了该门课程的实训后,对企业的认识不会停留在表层,而是对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以及企业制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容易融入企业中,使得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得到大大提升。

(1)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将典型的理论运用到复杂的实践中,通过联系实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协调、领导、情境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的实践课程和项目课程的实施,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实践的创新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工作适应性大大增强,深受就业单位的好评。软技能的提升使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规格更加明确,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就业率大幅提升,就业率从2008年的92%提升到2015年的97%。

(2)学习的内在原动力提升。相对于某些专业课程而言,很多学生认为“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很“泛”、很“虚”、很“大”,不知道所谓重点,同时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已经在其他课程有所涉及。加上学生认为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知识一般适合于企业中高层领导及决策者,对自己以后的基础工作没什么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学生觉得“学”与“不学”无所谓,从而缺乏真正的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对抗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翻转课堂”“模块化教学”“模拟对抗”的一系列教与学的形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听、老师做的这种推动式教学,将学生的内在原动力激活,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去学,去思考,去提高,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软技能水平。

(3)各种职业技能比赛效果提升。从后续的一系列大赛和校际间交流来看,由于团队协同效应这些软技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导致学生在处理团队间的合作时变得更加轻松,沟通更加流畅,因而取得了一系列良好的比赛成绩。

(4)教学评价的提升。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评价,也从开始的不理解、不配合到后来的主动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实践对抗,主动开始思考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对整体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考核内容的评价较高。

2.教师层面

(1)自我教学水平的提升。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前大部分教师对供应链管理的培养目标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更多地是采用“我教你学”的教学手段,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通过该门课程的改革,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对教师的要求和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通过实际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教师到相关开设该门课程院校进行学习和观摩,聘请企业有经验的生产第一线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课程的兼职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既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又使得教师在职业技能上得到很大的进步,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科研水平的提升,使得相关论文质量及数量得到进步。产学研结合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优秀的人才培养需要企业的无缝衔接,只有充分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确立多方面、多层次的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使研究课题与高职教学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制定出真正对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都有利的教学方案。同样,这些教学会逐步形成科研积累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学与社会服务,形成产学研良性循环,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促使高职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不断提升。另外,物流专业承担各级教研课题多项,主编、参编教材6 部,其中汪欣老师申报的院级课题“高成本时代安徽零售企业物流运营绩效研究”获批为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

(3)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与企业不断地结合,令在校教师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与企业沟通交流的机会,以自己的理论功底为基础,与企业实际挂钩,使得教师在专业实践方面成长很快。

3.企业层面

(1)为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通过运用企业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所反馈的结果很多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方向。

(2)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形成的企业级内训课程。课程的改革,既将学生引入企业的仿真环境下进行实训,也是校企逐渐融合的过程,在校学生学习的成果同样可以为企业所效仿,形成企业级的内训课程,在校教师变成企业培训师,将学校的结果进行深化,形成一条适合企业在职员工综合能力提高的途径。

4.学校层面

(1)对专业、专业群建设的辐射及示范作用。“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受到了企业用人单位的肯定,该门课程改革的成功,推动了物流专业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课程的改革,为物流专业申报特色重点专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该门课程的带动下,校内多个与供应链相关联专业(如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等专业)开始进行改革,提高学生软技能的思想、先进的“敬习思”教学理念和教学提升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形成多角度、立体化的知识覆盖,使各专业的学生真正成为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

(2)带动兄弟院校的校际交流。以提升软技能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认可,更得到了兄弟院校的支持,在2011年成立的安徽省商科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联盟(简称“商科联盟”)中,我校物流专业教研组承担了部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革项目,对安徽省内院校的引领示范作用明显,加强了校际间横向交流,对推动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整体的建设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3)提升行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服务,通过产学研的深入开展,企业在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得以解决,获得了大量的人才。学校在不断的研究中调整自身的发展思路,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成为真正的企业精英,并形成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和就业单位。

参考文献:

[1]李小英,唐楚生.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2008(20):164-165.

[2]顾 晔.《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管理观察,2009(13).

猜你喜欢

供应链物流技能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