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初探

2017-06-19赖权辉

关键词:虚词态度文言文

赖权辉

摘 要:文言文是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的学习内容,他们感觉看不懂、不理解。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从虚词、古今异义词、中心思想以及写作态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指导和点拨,让学生掌握技巧,关注要点,学会分析,提高文言理解能力,轻松地学习文言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古今异义;中心;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67-01

0

文言文是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的学习内容,他们感觉看不懂、理解不了,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因其篇幅长内容又难懂,显得尤是如此。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胡子眉毛一把抓,学生就会感觉知识点太多,在怕的同时更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关注好文言文学习中的要点和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地掌握文言文学习技巧,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一、正确翻译虚词,掌握文中用法

虚词在文言文的考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尽管考试大纲中列出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常见的18个虚词,可是在实际考查中对于学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学生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够正确地理解这些虚词的用法。有些虚词意义差别不大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用法却截然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虚词的意义,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语境正确地理解虚词。如“与”,同样译做“和、跟、同”时,既可作连词也可以作为介词;有些虚词有时用法相同而意义不同,如“之”,同样做代词时,所指代的对象却不相同。学生首先需要夯实基础,了解虚词的这些用法,其次要认真分析和判断,在探究中不断地积累词汇的用法,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时某些虚词也会用作实词,在理解上需要学生认真探究和分析,如“为”,常有动词“做、干”之类的意义,在“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中的“为”是动词,是“写下”的意思。这类词虽然不多,却是经常考到的,属于实词与虚词同时考查的类型,因此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要注意。

二、认真分析比较,关注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

在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的现象,学生要通过积累来探究这些不同的用法,从而在阅读中可以轻松地理解这些用法。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往往会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或者是错误,学生会按照现在的含义进行理解和探究,有时会使整个句子的理解出现错误。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还有使动、意动、为动用法等。学生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来探究这些不同词汇的用法,在思考中逐渐地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文言文也是有自己的内容要点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概括中心思想,通过具体的语句来理解文章。概括的中心意思往往简要阐述文章中选取的具体内容的用意和目的,或者要提炼出原文的某一局部、某一方面的大意等等。如概括写人的记叙类文本的中心意思,常归结到人物的品格操守、性格及其影响。学生能够归纳出内容要点对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大意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解决这种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整体,关照局部,站到一定的高度上来看问题,更好地控制对于篇章的理解。在理解中,学生需要关注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对于这些细节知识要弄清,文本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要弄清,各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弄清,整体的中心思想要弄清,从而能够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把握,理解文章的细节,进行形成对于全文的理解,再通过加工和处理,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找到信息源或者根据,不能马虎或者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对文章进行理解。学生如果能够从宏观上对文章进行把握,站到一定的高度去看问题,自然会理解文章的细节,正确地对中心思想进行把握,提高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四、探究作者观点,明确写作态度

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实际上就是作者对人或者是对事的看法,要么是哀怨、激愤、忧愁,要么是欣喜、欢快、向往等等。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比较明晰地展现在文章中,有的则是隐含在文中,需要学生通过对于文章的理解,从字里行间归纳文章的主旨,进而挖掘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对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探究和分析时,学生要注重品析语言,体味褒贬,从语言中探究作者的观点态度,同时还要结合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来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学生考虑的全面自然会理解的深刻,到位、透彻。例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的“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话是全文的过渡句,也是表现作者情感线索的句子,通过读文章可以知道作者“喜”“悲”的原因,但作者“悲”的深层次的原因,只是单纯读文本是解读不出来的,还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写作背景。此外,我们要求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要认识到文言文是古代作者阐述的古人古事古理,不可拔高理解,应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进行评价和思考,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不能将今人的思想观念与古代相结合。学生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中,陶醉其中,自然会形成深刻的体会,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态度。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细节信息,通过这些要点来夯实基础,保证自己理解的正确。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提炼和概括,从而正确地总结出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写作態度,形成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实现语言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晖东.文言文有效教学之“六读法”[J].语文教学之友,2012年07期.

[2]李艳莉.文言文教学中“读”为重头戏[J].中国教师,2010年09期.

猜你喜欢

虚词态度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