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保肢治疗现状及进展
2017-06-19凌向阳
凌向阳
【摘要】慢性骨髓炎属于慢性疾病,病发后治疗周期较长,且多数治疗方法很难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此时增加患者出现截肢的可能,因此临床对于慢性骨髓炎的研究一直在不断的深入过程中。本次我们针对慢性骨髓炎的保肢治疗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临床实际总结其进展情况,并做出如下综述。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保肢治疗;现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2.0.01
慢性骨髓炎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严格意义上分析该病属于一种并发症,如果患者出现骨外露、开放性骨折、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等病症,且没有进行及时或彻底的治疗,就及其容易引起该病发生。病发后患者的病症容易反复,同时往往需要历经较长时间的治疗才可显效,且容易出现死骨、脓腔局部血供欠佳等现象,此时能否对患者进行保肢治疗就成为关键所在。本次我们则针对临床治疗的现状和进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目的在于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本次研究的详细情况如下。
1 病灶清除术
临床研究认为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应该主要是针对患者进行清创、彻底引流等,通过将患者的病灶刮除作为基础治疗,使得患者的不良肉芽、坏死组织、死骨等均得到充分的清除。但是病灶清除虽然从理论上分析利于患者分析,但是实际情况下操作较难进行,不伴随操作时间长、空间小等特点,对于患者的耐受问题很难充分保证。在临床对病灶进行清除后,可以采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方式进行彻底吸引,保证清创的彻底性,但是此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灌洗,并减少残留死腔的可能,但是这对于患者的肉芽生长却不具有积极性,因此临床目前不断实验是否能够通过抗生素的使用改善患者感染情况,在减少并发症发生可能的同时促进患者肉芽生长。
2 骨缺损治疗
慢性骨髓炎在对患者进行病灶清除治疗后,其病灶原有位置容易出现骨缺损,此时患者缺损处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也会加大,对于患者的恢复及其不利,因此在骨缺损治疗前首先需要对缺损处进行彻底的无菌处理,消灭死腔。此后针对骨缺损位置进行相应的骨移植,在生物力学结构上使其保证独立的稳定性,目前临床使用的骨移植材料主要有异种骨、同种异体骨、自体骨等,一般而言自体骨的生物相容性较好,但是来源较少,而其他的骨移植类型从生物角度或医用角度均存在不同的优劣势,详细情况仍然有待于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1]。
3 软组织覆盖
軟组织覆盖则主要是针对骨髓炎的骨外露和死腔以及缺损部位进行干预,通过软组织的覆盖能够克服临床血运不佳和肉芽生长受到限制的情况,为骨髓炎治疗后的及时恢复提供一定保障,目前临床软组织覆盖的方法主要有肌皮瓣、筋膜皮瓣、游离皮瓣等,其不同皮瓣具有不同的抗感染、维持血运等作用,因此临床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详细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用[2]。
4 患侧骨的稳定
患者的骨髓炎患侧稳定情况往往不及正常一侧,而内固定情况不佳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细菌感染等情况,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因此应该针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固定;通过固定使得患者的患肢达到稳定的目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出现的可能[3]。目前临床使用的固定方法已经从最高的平面固定发展为多维固定,临床能够根据患者情况妥善调试,同时加强其固定的效果。
5 抗生素治疗
慢性骨髓炎的发生和病菌的感染存在密切关系,因此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抗感染的相关干预,但是目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药物的抗菌谱也发生一定变化,所以在使用相关抗生素之前,建议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药敏试验和病菌分析,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果,达到控制其感染的目的[4]。
6 其他辅助治疗
慢性骨髓炎发生后病情对于患者的影响往往不仅仅表现于局部,因此可能使得患者的全身免疫力随之改变,加大患者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在辅助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压氧治疗等干预,例如高压氧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氧分压,从而使得免疫细胞的抗菌能力得到提高,减少感染发生的可能,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样能够对患者的全身免疫情况进行调整,心理治疗则能够使得患者树立对于恢复的信心,利于配合治疗并促进恢复。
而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慢性骨髓炎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过程中,相信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相继诞生,届时结合多种辅助治疗的方法则能够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褚立涛,陆维举.慢性骨髓炎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90-92.
[2] 王燕萍,陈 娅,武新安,等.慢性骨髓炎的病原学特点及抗菌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药房,2015,26(20):2867-2872.
[3] 李劲松,徐振宇,王建军,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骨髓炎保肢治疗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8):1828-1832.
[4] 张晓刚,张宏伟,曹林忠,等.Ilizarov技术配合脱管散治疗慢性骨髓炎[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7):939-942.
本文编辑:刘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