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作用研究
2017-06-19朱美娟
朱美娟
【摘要】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取我院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7月~2016年3月,并将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将两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妊娠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关键词】阿司匹林;硫酸镁;妊娠高血压;治疗作用
【中图分类号】R714.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2.0.02
妊娠高血压为常见的疾病,主要症状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严重时易导致患者发生心肾功能衰竭,严重危害母婴健康[1]。因此,我院对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妊娠高血压提供依据,见本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收取我院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7月~2016年3月,并将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纳入标准:①80例患者均符合临床妊娠高血压诊断标准,②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中基础疾病患者,②在妊娠前具有高血压患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0~3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25.01±1.15)岁。
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1~3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25.11±1.27)岁。
两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各项资料差异不显著,可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沈阳澳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304),1次/d,50 mg/次。
观察组妊娠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和对照组相同,再采用硫酸镁治疗(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858),给予患者每日静脉滴注20 g,滴速控制在1 g/h左右。
详细记录两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将两组妊娠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不良反应主要为低钙血症、便秘、心慌头晕等。
将两组妊娠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
对比。
1.3.2 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治疗后,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消失。
有效:患者治疗后,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缓解。
無效:治疗后,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消失。
治愈率加有效率等于总有效率[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实施SPSS 19.0软件,将两组妊娠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处理,采用P<0.05表示两组妊娠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对比存在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妊娠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 对比总有效率
观察组妊娠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 讨 论
近年来,妊娠高血压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认为该疾病与前列腺素缺乏、遗传、免疫、子宫胎盘缺血等因素密切相关,若未及时对患者实施治疗,易导致较为严重后果发生[3]。
阿司匹林能阻断TXA以及PGH2形成途径,降低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敏感性,从而达到舒张血管目的,但是多数患者实施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多,导致单一用药治疗效果不显著[4]。硫酸镁中的镁离子能抑制患者中枢神经活动,断裂患者神经肌肉联接传导,从而解除和降低患者肌肉收缩,同时还能扩张患者外周血管,舒张患者血管平滑肌,达到降低患者血压目的,其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能显著降低低钙血症、便秘、心慌头晕等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因此,联合用药效果与单一用药效果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为妊娠高血压患者首选用药方式[5]。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妊娠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妊娠高血压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爱远.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1):74-76.
[2] 秦红霞.硫酸镁注射液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42例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562-563.
[3] 李娴彧,高鸣燕.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4,8(15):133-134.
[4] 姜友菊.硫酸镁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3,5(20):91-92.
本文编辑: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