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青年馆员学术能力提升思考
2017-06-19郑琳张丽平
郑琳 张丽平
[摘要]青年馆员的学术能力影响着公共图书馆的事业发展,而公共图书馆当前学术研究的困境又制约着青年馆员学术能力的提升。结合浙江图书馆2016年“6411”人才工程的实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力图说明公共图书馆青年馆员学术能力提升的前途还是光明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青年馆员;学术能力;人才工程
[中图分类号]G2516[KG26mm][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7)02-0079-04
当今图书馆青年人逐步成为图书馆新生代的主力军。以浙江图书馆为例,2014年正式在编人员30岁以下员工占总人数1008.%,31—35岁占总人数2479.%,36—40岁占总人数1429.%,也就是说40岁以下的青年馆员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李国新教授认为,图书馆事业发展,人才是关键,青年人才更是重中之重[1]。为了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善于创新,思想好、能力强、业务精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图书馆事业的有序发展,浙江图书馆自2016年起推出“6411人才工程”,其中包括10名青年业务人才。学术成果是遴选、考核青年业务人才的重要指标。对图书馆来说,馆员学术成果的多少能显示出图书馆整体的素质,在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上的学术推广,能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馆员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在青年人成为图书馆生力军的环境下,提高青年馆员的学术能力尤为重要。本文拟结合浙江图书馆青年业务人才的学术要求,分析青年馆员学术研究的困境,并提出提高图书馆青年馆员学术能力的对策。
1浙江图书馆青年业务人才的学术要求
浙江图书馆的青年业务人才基本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聘任在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申报对象应具备下列条件3项及以上:1)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近3年主持完成1项县级及以上与本人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1项市(厅)级与本人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研或重点工程项目,或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1项被本馆列入年度创新项目工作的;2)近3年在图书馆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过1篇与本人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论文,或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上发表2篇与本人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论文,或公开出版与本人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个人专著(如与人合著,本人撰写字数应能占全书三分之一以上)的;3)因岗位所涉领域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出色,其学术成果在近3年内获市(厅)级及以上部门、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全国性相关专业学术团体颁发的二等奖1次或三等奖2次,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一等奖1次的;4)近3年为本部门(或县级馆)主持或解决过1项及以上与本人岗位相关的专业技术难题的,或提出1项及以上合理化建议被馆部采纳的;5)近3年内2次及以上的授课被本馆列入为职工培训计划的,或被省(市)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专业机构邀请授课或作学术报告的;6)近3年内有1年获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的;7)近3年在工作中对本部门职工进行一定规模的业务或操作辅导、示范(以部门主任签署的证明为准)达10次及以上的。从七个选项看,五个项目与馆员的学术相关。要必备3项条件,青年馆员必须要有学术成果。
入选为青年业务人才后,入选人员须提出带有本人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的年度学术研修计划。入选期间,须在专业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论文;须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1项县级及以上与本人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或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1项被本馆列入年度创新项目工作,或为本馆(或县级馆)主持或解决1项及以上与本人岗位相关的专业技术难题。同时,在本馆职工范围内进行1次学术讲座,讲座内容须与本人工作岗位的学术研究紧密联系。
入选人员在年度结束后,须提交年度总结,交由工程工作小组审核、备案。实行届满考核,对未达到相关要求和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人员办理退出手续。
2图书馆青年馆员学术研究的困境
从浙江图书馆最近5年的公开招聘信息来看,招收正式在编员工时,258.%的岗位学历要求在大学本科以上,742.%的岗位学历要求在硕士研究生以上。当代青年馆员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且思维活跃,接受力强。按理说,青年馆员开展学术研究有很强的优势,应该“遍地生花”,而事实上做学术研究的青年馆员廖廖无几。浙江图书馆青年业务人才的学术要求不能说很高,但指标未能满额,令人不得不反思青年馆员学术研究的困境。
21 学术研究氛围淡薄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最看重的是“读者服务”工作。青年馆员自进馆工作开始,接受的是业务技能的培训,灌输的是“读者第一”“一切为了读者”的观念,考核的是能否做好本职工作。学术研究被看成是馆员的个人行为,不纳入年终考核体系。图书馆会号召馆员多开展学术研究,但最后仅仅是学术成果数量的统计,而没有学术成果的评比和推广。再看外部环境,发表论文要拉关系,学术论文可以购买或请人代写。在这种氛围下,青年馆员的学术热情被磨灭了。
22 学术研究动力不足
学术研究是一项严谨的活动,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研究者要翻阅大量的参考文献,搜集大量的资料,要静得下心,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图书馆员福利待遇普遍不高。在职务和职称的晋升方面,讲究论资排辈。有的图书馆虽然有学术奖励条例,但激励程度不高,不成正比。相较于学术研究的“烧脑”,青年馆员宁可安于稳定舒适的现状。
23 学术研究引导的缺乏
因为图书馆学术研究被看成是个人行为,青年馆员在学术研究上缺乏“导师”。虽然图书馆会组织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等培训、讲座,但介绍的是笼统的概念,很少对学术规范、课题申报、研究方法等做深层次的培训教育。笔者曾认为课题研究高不可攀,一直不敢申报,想申报也不知道如何撰写开题报告,拖延了好几年时间。青年馆员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学术骨干的科研项目中,他们有科研的潜能而无学术引导的“伯乐”。
3图书馆青年馆员学术能力的提升
学术研究不仅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图书馆社会地位的提高[2]。要想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学术能力,首先从提高青年馆员的学术能力抓起。如何走出青年馆员的学术困境?笔者认为需要从图书馆制度保障和青年馆员自身建设两个层面来破除困境。
31 图书馆制度保障
311 为青年馆员保证科研时间、经费及学习交流的机会。青年馆员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业务岗位,并且每个岗位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业务要求,他们如果要做学术研究,利用的是自己的业余时间。而现在论文的发表费用对青年馆员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如果从制度上保证青年馆员享有学术假期和学术基金,能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青年馆员参加不同层次的学术研讨会以及培训、参观、考察,给他们多创造开阔眼界的机会,触发他们学术研究的灵感。
浙江图书馆青年业务人才入选人员享有一定的研修经费补贴。研修经费可作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专项费用、发表论文的版面费、出版专著的资助费、资料复印费,购置专业文献费等,还可用于报销其计算机考试、外语考试、与业务工作有关的专业考试和评审等相关费用。入选人员每年可享受10天带薪研修假期。假期可分散休假,也可集中休假,不与年休假混用。在日常工作完成的情况下,带薪研修休假期间,不影响绩效工资分配。入选人员优先有各类出国讲学、进修、国内业务交流和上挂下派锻炼等机会。同等条件下,入选人员享有课题(或项目)申报优先权。
312 设立学术导师,保证科研项目青年馆员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图书馆内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的学术骨干的带动作用,成为青年馆员的学术导师,对其进行学术的传、帮、带,促使其学术能力尽快提高。图书馆学术带头人,是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先锋官、排头兵,是图书馆工作的组织领导者,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他们在促进学术研究、推动事业发展、培养科研人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3]。为调动青年馆员开展学术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改变过去学术科研活动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局面,学术导师在学术活动中吸收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馆员参加,达到学术科研和青年馆员学术能力发展共赢的和谐局面。
浙江图书馆“6411人才工程”就计划选出一名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其中一项具备条件是“近3年辅导3位及以上馆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学术带头人在入选期间“接受本馆业务人才和其他业务骨干的学术和业务咨询”。如果学术带头人再固定几名青年馆员作为自己的“学生”,那么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就发挥得更加“完美”。一个图书馆的学术带头人毕竟是少数,指导不了所有的青年馆员。因此,“中年业务人才”也是学术研究的骨干,也应该承担起学术带动作用。
313 加强学术成果的转化,推广青年馆员学术成果。青年馆员出学术成果时,图书馆应当视其为单位整体的荣誉,而非馆员个体的成绩。图书馆除了进行适当的奖励外,更应重视转化和推广该馆员的学术成果。这不仅增加了图书馆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鼓舞了青年馆员学术研究的热情。图书馆可以围绕青年馆员的学术成果,开展各种形式的推广活动,诸如讲座、学术沙龙、培训、下基层推广等等。青年馆员拿出学术成果,在实践中磨砺,让自己成长的同时,更是惠及大众。
浙江图书馆青年业务人才在入选期间有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即“在本馆职工范围内进行1次学术讲座,讲座内容须与本人工作岗位的学术研究紧密联系”。对青年馆员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讲课是深入学习的好机会,表述是增进知识的好方法,答疑是巩固基础的好途径,讨论是解决疑惑的好形式。林家翘先生把做好表述作为“科研五诀窍”的第二个[4]。浙江图书馆学术委员会还将举行“浙江图书馆学术课题研究开放论坛”,挑选近三年来的部分馆级课题,课题负责人做课题研究报告,对课题研究思路、方法、成果等方面进行介绍。学术委员会成员做点评,听众提问交流。诸如此类的措施,无非都是在促进学术成果转化,推广青年馆员的学术成果。
32 青年馆员自身建设
321 做好工作笔记,积累实践经验。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关系是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内在联系[5]。青年馆员在工作过程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及时记录工作笔记。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将经验提升到理论层面,形成课题项目。这既保证了公共图书馆各项繁杂的业务工作顺利完成,又开展了学术研究。反过来,对实际工作中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认真总结、去粗取精、弃伪存真,用学术研究取得的理论知识、成果来指导实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5]。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上,青年馆员的研究课题普遍接地气,几乎都是对具体问题与技术的实践性研究。
322 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弥补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学无止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应该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永远只是沧海一粟,始终做到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向前辈学习,听他们讲课、做报告,学习他们的学术研究方法。很多优秀的课题研究出版成了图书,青年馆员可以借工作之便,学习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自身目前的知识基础,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處,通过学习弥补自身知识结构中的缺陷。
323 放下思想包袱,调适自身心理。青年馆员在做学术之初,难免会碰到论文退稿、课题难立项的困难。有的青年馆员从此没有了自信,
不再进行学术研究。学术成果的获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学术训练和积累。失败乃寻常事。既然遭遇失败是常事,就要抱平常心去面对,不气馁,振作精神,从头再来。最后努力寻找失败的原因,重新进行研究,开辟前进的道路。
4结语
当今图书馆业界认识到了提高青年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年学术论坛活动。中国图书馆学会青年学术论坛自2002年11月开坛以来已举办六期,逐渐成为青年馆员共同探索新领域、寻找新机遇、谋求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论坛自2008年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成为全省高校青年图书馆员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各省、市图书馆学会及图书馆也开展了各种青年学术沙龙活动。
[参考文献]
[1]薛帅.“图书管理员”已被“图书馆员”代替——中国图书馆学会青年学术论坛观察[EB/OL].[2014-11-28].http:∥www.zjwh.gov.cn/dtxx/2014-11-28/174492.htm.
[2]钟海珍.公共图书馆学术研究现状的忧与思[J].图书馆论坛,2006,26(5):68—70.
[3]吴德志.图书馆学需要学术带头人[J].图书与情报,1993(2):31—33.
[4]戴世强.科研方略18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31—32.
[5]邹琦.公共图书馆学术研究应与实际工作互动[J].图书馆,2008(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