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长兵

2017-06-19伍会娟

前卫文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导员座谈新兵

伍会娟

新兵刚入营,领导就指示说:“你下去看看有没有特长兵,抓紧时间出篇报道。”作为刚毕业没几个月的国防生,其实当时的我也算是一名对部队一知半解的新兵。领导后半句话的语气明显比前半句重了一些,我小心翼翼地猜测,他是不是对抽调到师宣传科已经三个月的我只上了两个豆腐块有所不满。

于是,我选择了距离最近的所属团的新兵营。营长和教导员都很热情很客气,端茶倒水削水果,对我这个刚到部队的人来说,待遇过于隆重,这让我很不自然。又黑又瘦的营长说:“记者同志,你看看需要我们做些什么?”还没等我说话,白白净净的教导员就在一旁插话说:“美女记者,不要着急工作嘛,先喝喝茶嘛。”来之前就对教导员有所耳闻,政工干部出身,写材料是一把好手。另外,透过他的眼神,一看就是满肚子弯弯绕。我低着头笑了笑,本来路上想着是让新兵营先推荐,然后自己再从中选定个把有特长有特点的新兵,但是看到他们这么客气热情,我又有所担心了。对于过分热情的人,我会刻意保持距离。

我建议说先看看新兵花名册吧。教导员马上把花名册递了过来。根据花名册的特长一栏,我选定了13名新兵,他们要么是能歌善舞的,要么是会琴棋书画的,反正按照我的理解,应该都算得上是特长兵。我又向新兵营建议,先跟新兵座谈,然后再抽几分钟和班长骨干聊聊,两个主官说没问题。

座谈定在了新兵营在二楼的俱乐部。上楼之前,我把营长和教导员都支走了,我说:“我就是和大家随便聊聊,你们就忙你们的吧。”两人一看,我这是“闲人免进”,讪笑着吩咐一名下士(当时叫一级士官),说一定要把我招待好。

进俱乐部的门之前,我轻轻地咳了两声,调整了一下嗓子,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单枪匹马采访,一想到要面对这么多新兵,多少有点紧张。队伍已经组织好了,新兵个个拔着腰板、眼睛瞪着前方,坐得整整齐齐。我在掌声中落座后,说:“大家请放松,咱们就是随便聊聊天。”新兵们听完照样绷着脸绷着腰,大气都不喘一口。

我微笑着扫描了一遍,说:“听说你们都有一定的特长,想听听大家的故事。怎么样,谁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

俱乐部瞬间更安静了。

“报告!”沉默了几秒钟之后,最前排最右边一名看起来很壮实的新兵站了起来,敬了个礼,虽然入伍没几天,但是动作很标准。

“好,你来讲。”

小伙子未曾说话脸先红,一丝不苟地说:“报告首长,我没有什么特长。”

大家的眼睛不约而同地动了动,嘴角也都不约而同地动了动,有点嘲笑的意思。

下士站了起来,低声吼道:“×××,不要乱说话!”

我又轻声咳了咳,大家赶紧停止了小动作,下士也慢慢地坐了回去。

小伙子弯腰拿起了小马扎,低着头说:“我来自农村,确实没有特长,是教导员非要让我来的。所以……首长,你看我能不能坐到后排……”

嘿,果然!我对那个白白净净的教导员一下反感到了极点,看来他还是调整了我的初定名单。

想了一下之后,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他报上名来之后,我对着花名册找到了他的位置,没记错的话,小伙子应该和教导员是老乡。

我說:“不用,没特长你也坐在那,没事,我也没特长,咱们一起听听其他人的故事。”小伙子脸更红了,不好意思地又坐了下去。

座谈还算是顺利,小伙子刚落了座,就有一个小个子自告奋勇站了起来。

小个子新兵入伍之前在少林寺呆过几年,还参加过地方组织的武术大赛,拿过大奖。在他讲话的过程中,我就想好了,一会儿让他到操场上给大家露两手,争取拍张像样的图片。

有了第一个就不愁第二个,大家绷着脸的同时,其实心里都还绷着劲呢。紧接着,又有会画画会推拿的几个新兵站起来讲了一遍。我注意到,在整个过程中,那个自称没有特长的新兵都听得津津有味,满眼都是羡慕之情,每讲完一个,他都带头鼓掌,看得出来,鼓掌很用力。

新兵座谈的整个过程虽然顺利,但我还不算满意,因为除了那个会武术的小个子,我还没找到真正的新闻点。按照计划,我还要和新兵班长们聊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什么线索。

跟班长们聊天,气氛就轻松得多了,起码不像刚才被抬得那么高了。一方面,他们对这种座谈见多识广,根本不会紧张,另一方面,看到我是个年轻的女干部,他们就更没必要紧张了。就像朋友聊天一样,很快,气氛就很热烈了。

听说我要找特长新兵的素材,一名班长说:“记者记者,有特长的新兵能写,有特长的老兵就不能写?”大家都笑了。

我也笑了,说:“能写,咋不能写?你说说,谁有特长。”

这名班长指着那名下士,就是组织新兵座谈的下士说:“他呀!”大家笑得更欢了。

我问:“他有啥特长?说说。”

这名班长说:“他说梦话都是在教育新兵,而且,天天说梦话,天天晚上教育新兵,这算不算?”下土跟刚才那个壮实的新兵一样,开始脸红心跳了。

原来,下士是第一次带新兵,总是担心带不好,心理压力特别大,结果天天晚上都要说梦话,要么是进行队列训练,要么是教育新兵干这干那。

我笑了笑,说:“哎呀,这个嘛,也算也不算,等我回去和领导问问,要是算的话,也写一篇特长老兵的稿子,怎么样?”大家听了,欢呼了起来。

和班长们的座谈也很顺利,但我就是找不到一碰就响的新闻点,总不能写一名老兵因为心理紧张每晚说梦话的事吧?

下楼的时候,下士故意落了后,红着脸对我说:“领导,刚才……”

我笑了,说:“没事啊,挺好的。但是你不用那么紧张,新兵肯定能带好的。”我以为他是在说他说梦话的事,便象征性地安慰他。

没想到,他又说:“不是,不是这事,是刚才那个×××,其实是我向教导员推荐他参加座谈的……”小伙子越说脸越红。

我笑了一下,忽然冒起了一个念头,刚来部队的新战士乱拉老乡关系,这倒是个点子。

“他是我的兵,其实他是有特长的,真的。”下士不依不饶。

到了楼梯拐角,我停了下来,盯着他听他继续说:“他爱写东西,虽然没发表过,但他真的挺爱写的,别看现在新训这么紧张,他每天都在写,真的。爱写也是特长,是吧?”

看到他认真的样子,我不得不把脑子慢下来,想了一下,也认真地点了点头。接着又问他,新兵里有没有人想过和班长骨干拉老乡关系的?

他回答说个别人会有这样的小想法,还给我举了两个例子。我一下就知道这篇稿子该怎么写了。

接下来,在教导员的亲自指挥下,大家又配合着摆拍了一张图片,数十名新兵围坐在一起鼓掌喝彩,那个武术小子在中间腾空而起。相机的抓拍能力不错,这小子的姿势很酷,战士们的表情也很到位。

准备离开新兵营的时候,教导员一直在竭力挽留我吃顿便饭,我微笑着拒绝了。

这次采访算是比较成功,图片很快就在报纸上登出来了。另外,我还以新兵的口吻写了一篇《我和班长是老乡》的稿子,整篇稿子的主题就是要想在部队立身立足,不能凭关系,打铁还得自身硬。考虑到稿子第一作者只能署名新兵,我想起了当时那个面红耳赤的壮实的新兵,就自作主张地用了他的名字。发到报社后,编辑老师很满意,还专门加了个编后《老乡好比棒棒糖》,稿子很快也发了出来。

这下,领导对我的态度有了翻转h生的变化。本来我以为这件事到此结束了,没想到,过了几个月,我居然在报纸上又看到那个长相壮实的新兵的名字,细看了稿子的内容,我想这难道是重名重姓的人?正在纳闷的时候,这个新兵打电话过来了。

原来,我的那篇稿子发表后,这小子一下就成了新兵营的名人。教导员也很高兴,让他负责编辑新训小报。小伙子在电话那头不好意思地说:“那什么,我当时没有跟教导员解释,那篇稿子其实不关我的事,根本就不是我写的。对不起了……”我笑了,他接着说:“但是我就是想写,我没解释,是因为担心他不会同意让我参与编排新训小报。首长,真的谢谢你,我现在已经是政治处的一名编外报道员了……”

后记:这名新兵后来提干,现在云南某部服役。

猜你喜欢

教导员座谈新兵
立正!新兵们
礼堂
赞“时代楷模”张劼
十八岁当兵到部队
到!到!到……
倾听学生的声音
“座谈”期末考试
新兵跳伞
关于“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的座谈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