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欣赏课创新教学
2017-06-19洪娉婷
洪娉婷
摘 要:音乐欣赏课程是小学必开的选修课程之一,在我国小学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课是涉及音乐面最广泛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现状,对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创新教学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创新能力;创新教学
音乐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尤其对于小学学生来说,音乐在其人格的塑造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在音乐中体验生活,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并在美好的音乐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提升道德素质。
一、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部分小学对音乐教学并不是十分重视,这导致小学音乐教学在我国未能取得良好的发展。同时,我国小学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造成我国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普遍不高。
音乐源于生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帮助学生发现生活当中的音乐元素,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即使没有显著的音乐气息,一个合格的音乐家也可以将生活元素艺术化,并且通过音乐创作的方式将元素的音乐艺术性扩大,这些音乐创作大多需要以音乐欣赏力作为基础。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意义
小学音乐是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础,音乐作为我国小学生素质拓展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应当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此外,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学生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小学音乐欣赏课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教师在进行音乐曲目的选择时应当是有目的性的。小学音乐教学是有倾向性的教学,教师应当抓出这一点通过教学的创新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程教授时应当将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感受生活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生活认识能力、创造能力至关重要。音乐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积极的思考,并感受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结合当前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小学音乐欣赏课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
1.音乐欣赏课要贴近生活
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并没有让学生贴近生活,未能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只是一味地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对音乐欣赏课中乐曲的选择也没有进行精心的设计。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要选择易于学生欣赏的音乐作品。此外,贴近生活的音乐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同时生活体会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满足教师备课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以及教学的客观性与自主灵活性,体现教学中欣赏音乐方式的多样与灵活性,减少学生课余时间自我欣赏音乐的片面与盲目性,曲目的选择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理解。
2.教学要有目的性
每一首音乐曲目都是一件艺术品,其价值的体现也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方面对音乐作品进行解析,会有不同的体会。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曲目的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时的目的性。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其流派、创作风格、创作题材和想要表达的感情。因此教师应当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學生可以通过自身的理解去欣赏音乐,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音乐赏析。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涵盖多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从广泛的音乐形式、内容中去寻找音乐的情感内容和审美内涵。在选曲上,应力求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注重古今中外、声乐器乐等方面的比例适当。在曲目的选择及内容安排方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
3.利用音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欣赏课中音乐曲目的选择应当是多样化的,因为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单单只有节奏和旋律。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可以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与音乐亲密无间地接触,让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感受音乐的存在,感受音乐特有的感染力,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如果长期坚持,便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创造力,这便是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音乐欣赏课程正在逐步被人们重视,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小学的音乐欣赏课,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明月辉.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4(3).
[2]王庆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