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门石窟万佛洞乐舞图像研究

2017-06-19

关键词:龙门石窟箜篌琵琶

吴 璇

龙门石窟万佛洞乐舞图像研究

吴 璇

(洛阳理工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龙门石窟万佛洞南北壁基各有乐伎5人、舞伎1人,出现竖箜篌、铜钹、细腰鼓、横笛、筝、琵琶、笙等7种乐器。这些乐器既有中原传统乐器,也有西域外来乐器,还有佛教法器。它们同时出现在万佛洞壁基处,是中西音乐与佛教音乐文化交流的体现,也是唐代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体现。

龙门石窟;万佛洞;乐器;舞蹈

龙门石窟万佛洞开凿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是专门为唐高宗和武则天开凿的功德窟。万佛洞位于龙门西山中部,北邻双窑,南接清明寺、惠简洞,是一所内窟外龛的平顶洞窟。内窟的高、深、宽均约6米。在内窟南北壁基,各有一条高0.35米、长5.40米的伎乐浮雕装饰带,各有乐伎5人、舞伎1人。她们或专心演奏竖箜篌、琵琶、筝等乐器,或翩翩起舞。北侧壁基自西向东:第1人为舞伎,第2人弹竖箜篌,第3人击铜钹,第4人击细腰鼓,第5人吹横笛,第6人不辨。南侧壁基自西向东:第1人为舞伎,第2人弹筝,第3人弹琵琶,第4人击铜钹,第5人吹笙,第6人不辨。

一、万佛洞音乐图像分析

万佛洞南北壁基出现了竖箜篌、铜钹、细腰鼓、横笛、筝、琵琶、笙等7种乐器。

(一)竖箜篌

竖箜篌起源于埃及和西亚,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多用于宫廷音乐,在唐代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唐十部乐中的龟兹乐、西凉乐、高丽乐、安国乐、疏勒乐、高昌乐的乐器构成中,均有竖箜篌。万佛洞的竖箜篌呈弓形,伎乐人双腿盘坐,将其抱在怀中演奏(图1),和历史记载一致。《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凤首箜篌,有项如轸。”[1]913从西域传入的竖箜篌,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重要乐器。在《旧唐书》中,仍记录为胡乐,既说明其源流之深,也说明中原地区和西域音乐文化交流之深入、持久。

图1 万佛洞的竖箜篌伎乐人

(二)铜 钹

铜钹,佛教法器,也称铜盘,主要用于仪式典礼,许多寺院也称这一乐器为铪。公元4世纪左右,铜钹随佛教音乐和天竺乐一起,从印度传入中原地区[2]137,到唐代时已经成为重要的打击器乐。唐十部乐中,龟兹乐、西凉乐、安国乐、康国乐、天竺乐都使用铜钹。作为佛教乐器的代表,铜钹经常出现在佛教石窟寺中。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中,都雕刻有手持铜钹的伎乐人。万佛洞南北壁基,均出现铜钹这一乐器。南壁铜钹伎乐人(图2),单腿半跏趺盘坐,双手各持一铜钹,右手将铜钹放在胸前,左手将铜钹高高扬起,呈击打状。虽然南壁伎乐人面部已经被损坏,但从她的气质和形态,仍然可以感受到她神情舒缓,端庄秀丽。北壁铜钹伎乐人上身挺拔,穿露脐短装,下着长裤,双腿跏趺盘坐,左右手各持一铜钹,大臂与肩平行,小臂呈90度向上弯曲,张力很大,铜钹高高举起,与耳平行,呈飞扬状。可以看出,这种奏法,力度大,音响强,余音长。在龙门石窟现存音乐图像中,在西山的宾阳北洞、宾阳南洞、宾阳中洞、万佛洞、古阳洞、路洞、龙华寺洞、古上洞、极南洞和东山的擂鼓台中洞等17个洞窟中,都有铜钹出现[3]115。从北魏时期开凿的古阳洞,到后唐时期制作的经幢,都雕刻有铜钹。由此可以看出,铜钹与佛教有密切关系。时至今日,铜钹仍然在戏剧和曲艺表演中被广泛使用,成为民间音乐中不可或缺的打击器乐。

图2 万佛洞南壁的铜钹伎乐人

(三)细腰鼓

细腰鼓属于外来乐器,起源于印度,名为“达马鲁”,后经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4]。唐人杜佑在《通典》中记载:“近代有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5]3676万佛洞的细腰鼓伎乐人(图3),发髻高梳,头微低,上身半裸,下着裤装,跏趺盘坐于莲座之上,细腰鼓放于腿上,双手扬起,呈拍打状,鼓的形制和《通典》中所描述的形制一样,广首而纤腹。细腰鼓这一乐器,从印度辗转传入,最终在中原大地扎根发展,深受人们的喜爱。

图3 万佛洞的细腰鼓伎乐人

(四)横 笛

横笛是起源于华夏的乐器。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中出土的骨笛证明,早在7 000年前,笛子就已经在中原出现。笛子在唐代很是流行,经常在文人雅士的诗歌中可见。如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岑参在《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中云:“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歌唱。”庄南杰在《雁门太守行》中道:“旌旗闪闪摇天末,长笛横吹虏尘阔。”薛峰在《送剡客》中云:“扁舟几处逢溪雪,长笛何人怨柳花。”龙门石窟万佛洞的横笛伎乐人(图4),是参照唐初以来坐部伎雕刻的。横笛伎乐人,从侧面说明了横笛在当时是富有代表性的乐器。

图4 万佛洞的横笛伎乐人

(五)筝

筝是中原传统乐器,至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唐十部乐中的燕乐、清商乐、西凉乐、龟兹乐和高丽乐,都使用了筝。由此可见,筝是唐代主要乐器之一。万佛洞的筝伎乐人(图5),半跏趺坐在莲座上,左腿盘起,右腿伸出,筝放在左腿上,左手抚琴,右手拨奏。和龙门宾阳中洞、经幢处的筝相比,此处的筝较小,和其他洞窟的筝差距较大。

图5 万佛洞的筝伎乐人

(六)琵 琶

万佛洞的琵琶伎乐人(图6),半跏趺坐于莲座之上,怀抱琵琶,左手按琴柱,右手拨弦。可明显看出,演奏用的是四弦曲颈琵琶。四弦曲颈琵琶属于弹拨类乐器,在与西域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传入中原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了唐代,琵琶逐渐取得了乐坛霸主的地位,被尊为“燕乐之首”。在当时的乐队中,琵琶经常用于领奏。《通典》记载:“坐部伎即燕乐,以琵琶为主,故谓之琵琶曲。”[5]3679在龙门石窟现存音乐图像中,在唐代开凿的最大的石窟奉先寺中,也有四弦曲颈琵琶出现。万佛洞的琵琶伎乐人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在当时的主奏地位,也为我们研究琵琶史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七)笙

图6 万佛洞的琵琶伎乐人

图7 万佛洞的笙伎乐人

二、万佛洞舞蹈图像分析

万佛洞南北壁基各有一个舞伎形象。南壁舞伎姿态劲朗,雄浑有力;北壁舞伎形象优雅,端庄秀美。

(一)南壁基舞蹈形象分析

南壁舞蹈形像(图8),具有明显的西域舞蹈特点。舞伎身着裤装,双手高高托起于头顶,亭亭而立。左腿为主力腿,右腿为动力腿。主力腿直立,左脚平踏于地面,动力腿小腿弯曲,勾脚藏于主力腿后,单腿直立,欲腾空而起,展现了唐代健舞中胡腾舞的形象。胡腾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一种舞蹈,舞蹈中多有跳跃的动作,故称其为胡腾舞。西域胡腾舞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后,逐渐盛行起来。不管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胡腾舞都深受人们的喜爱。究其原因,西域游牧民族的舞蹈具有热烈、豪放、粗犷、明朗的特点,令人耳目一新,与唐代多元融汇、开放奋进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情怀和艺术追求。

图8 万佛洞南壁舞蹈形象

(二)北壁基舞蹈形象分析

北壁舞蹈形像(图9),具有中原舞蹈风貌,刻画了唐代软舞的风格。舞伎身体呈风吹柳式,向右摆动,腰肢柔软,身着长裙。表情内敛含蓄、温婉恬静。双手轻拂于发髻两端,身体微侧,送胯,右腿伸出,足尖点地,衣带轻飘。虽定格在此,不能言语和舞动,但仍然能看出舞伎的深情微笑和优雅韵律。

图9 万佛洞北壁舞蹈形象

万佛洞南北壁基的舞伎形象刚柔相济,舞姿各异,种类不同,爽朗矫健的西域舞蹈和轻盈柔婉的中原舞蹈代表了不同的地域风格。舞蹈所呈现的精神风貌均积极向上、明快亮丽,反映了唐代人的审美品味和时代精神。

三、万佛洞乐舞图像特点

综合上文对万佛洞音乐图像和舞蹈图像的分析,结合其他图像资料与文献资料,可以归纳出龙门石窟万佛洞乐舞图像的主要特点。

(一)中西音乐与佛教音乐交流的体现

从万佛洞乐器的地域划分方面看,竖箜篌、铜钹、细腰鼓是随佛教东传进入中原地区的乐器,笛子、筝、笙是汉族传统乐器。唐代音乐博采众长,大量吸收外来民族音乐和佛教音乐,丰富了乐队编制,增加了乐曲风格,并把少数民族乐器、佛教乐器和汉族乐器结合起来,雕刻在佛教洞窟中,显示了佛教在传播教义过程中对音乐的重视[6]。

(二)唐十部乐中龟兹乐或西凉乐的体现

龟兹乐和西凉乐在唐代非常盛行。龟兹乐指的是西域音乐,西凉乐则是中原音乐与西域音乐的结合。杜佑的《通典》中有记载:“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5]3772万佛洞乐器图像中有两个铜钹。唐代十部乐中,西凉乐和龟兹乐都有铜钹二个的编制。舞蹈图像中,北侧舞伎身材修长,温婉含蓄;南侧舞伎雄浑刚健,豪迈奔放,有明显的西域胡腾舞特征。龟兹舞和西凉舞都属于胡舞,由此看出万佛洞音乐图像是唐十部乐中龟兹乐舞或西凉乐舞的真实体现。

(三)唐代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体现

万佛洞内窟壁基展现的是唐代音乐舞蹈艺术。唐代政治稳定,综合国力强盛,是经济、音乐、文化等高度繁荣的时期,人们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舞艺术,以善舞、善乐为荣,与西域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又促进了这一时期音乐的繁荣与发展。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共同发展,使乐舞艺术出现了全新的景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唐朝佛教盛行,音乐是佛教法事的重要形式,也是石窟寺佛教文化的表现元素之一,起着宣传佛教深奥哲理、感化度众的作用。龙门石窟万佛洞南北壁基音乐图像,描绘了唐代音乐舞蹈艺术的繁荣景象。中原音乐、佛教音乐和西域乐舞,相互交织,不断融合,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唐代音乐舞蹈文化。

[1] 许嘉璐,安平秋,曾枣庄.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2] 袁静芳.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3] 马春莲.视觉中的音乐——龙门石窟音乐图像资料的考察与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4] 周菁葆.丝绸之路上的细腰鼓[J].艺术百家,2014(4):157-165.

[5] 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 吴璇.龙门石窟宾阳中洞音乐图像研究[J].中原文物,2014(3):79-84.

(责任编辑 王治涛)

Study of Dance and Music Images in Wanfo Cave of Longmen Grottoes

WU Xuan

(Education Science and Music School,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China)

Sculptured o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wall surfaces of Wanfo Cave of the Longmen Grottoes are 5 musicians and a maiko respectively, including 7 musical instruments: the vertlcal konghou, the copper cymbal, thin waist-drum, fife, zither, pipa and the Chinese lute and so on. These instruments cover both the traditional central plain instruments and western exotic instruments and Buddhist instruments are also included.

the Longmen Grottoes; Wanfo Cave; musical instrument; dance

2017-02-26

吴 璇(1972-),女,河南洛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音乐史研究.

2015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龙门石窟音乐图像研究”(编号:2015BYS021)的阶段性成果.

10.3969/j.issn.1674-5035.2017.03.002

J305

A

1674-5035(2017)03-0005-05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箜篌琵琶
龙门石窟
箜篌城
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琵琶老店琵琶声
契丹(辽)箜篌在辽宁遗存的研究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初探中国四大石窟艺术
龙门石窟:打造智慧旅游品牌
竖琴与箜篌之关系
我的“反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