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桓仁地区美国白蛾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

2017-06-19张铁利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桓仁白蛾幼虫

张铁利

(桓仁满族自治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桓仁117200)

桓仁地区美国白蛾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

张铁利

(桓仁满族自治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桓仁117200)

2007年美国白蛾传入桓仁县,该害虫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适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等特点。经过10 a对该害虫生物学特性、发生发展规律调查研究及开展防治工作,总结一套美国白蛾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为辽宁东部山区防治美国白蛾提供科学依据。截止目前,桓仁县消除美国白蛾疫点2处,发生面积控制在284 hm2,且为轻度发生。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技术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又名秋幕毛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因其具有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列入世界性检疫对象,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该害虫原产于北美洲,主要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南部,其生态分布范围在北纬19°~55°,在我国分布在东经39°~132°,北纬26°~50°[1]。1979年我国丹东首次发现,2007年传入桓仁地区,初发生面积为127hm2,由于多年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防治效果良好,目前在桓仁地区发生面积控制在284 hm2,且发生程度为轻度发生。

1 桓仁地区自然概况

桓仁满族自治县隶属本溪市,地处东经124°43′~125°47′、北纬40°25′~41°34′。属于辽东中低山地水源涵养林区,长白山系龙岗支脉。气候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4.7~7.6℃,年极端最高温度37.2℃,年极端最低温度-35.7℃,平均年活动积温3 184℃,无霜期118~163 d,年均降水量870.1 mm。土壤有棕壤、暗棕壤、草甸土、水稻土、白浆土、沼泽土等6个土类,其中棕壤是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占84.9%。

植物区系以长白植物区系为主,兼有华北植物群落,境内共有植物231科1 600余种。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8.85%。现有森林除人工林外,大部分是原始林经多次人工干预而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林分类型复杂,既有针叶林,又有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等,其中中龄、幼龄林占26.4%。

2 美国白蛾形态特征

卵:圆球形,直径约0.5 mm,初产时淡绿色,有光泽,后变灰绿色至灰褐色,表面密布小刻点。卵产在叶片背面,卵块上常覆盖雌蛾脱落的体毛,呈白色,卵块大小为2~3 cm2。

幼虫:分黑头型和红头型,国内仅发现黑头型幼虫[2]。老熟幼虫头黑色,有光泽,体长30~35 mm。体背部两侧线之间有一条灰黑色宽纵带,背中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浅黄色,腹面灰黄色;体侧毛瘤多橙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混杂有少量黑毛。气门椭圆形,白色,具黑边。胸足黑色,腹足外侧黑色[3]。

蛹:美国白蛾蛹体长8~15 mm,平均12 mm;暗红褐色。头部及前、中胸背面密布不规则细皱纹,后胸背及各腹节上密布刻点。第5~7腹节的前缘和第4~6腹节的后缘均具环隆线;节间深缢,光滑而无刻点,且色较浅。臀刺8~17根,端部膨大且中心凹陷而呈喇叭形。

茧:薄,灰白色,椭圆形。

成虫:体白色,雌、雄体长分别为9~15 mm和9~13.5 mm,翅展33~44 mm。雌虫触角锯齿形;雄虫双栉齿形。第1代雄蛾前翅有暗色斑点,第2代雄蛾个别有斑点,前足的基部、腿节桔黄色;胫节、跗节内侧白色,外侧黑色。中、后足的腿节黄白色,胫节、跗节上有黑斑[4]。

3 生物学特性

美国白蛾在桓仁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5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期延续至6月下旬。越冬代幼虫发生期在6月上旬至8月初,7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7月下旬蛹开始羽化为成虫,羽化期延续至8月下旬。越夏代成虫8月初羽化,幼虫于8月上旬开始出现,9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并以此虫态开始越冬。

1~2龄幼虫只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叶片呈透明纱网状,3龄幼虫开始将叶片咬成缺刻,4龄幼虫开始分散取食,形成多个网幕,藏在其中取食。5龄后食量增大,单独取食危害,进入暴食期,如食物匮乏,可转移寄主危害。幼虫老熟后,沿树干爬行至寄主树或邻近树干老皮下的缝隙内、枯枝落叶层内、石块下、杂草内化蛹。成虫具有趋光性,羽化后交尾产卵,卵产在树叶背面,第1代成虫产卵在树冠中下部,第2代产在树冠中上部,雌虫产卵量大,可产卵300~600粒,最多可达2 000粒[5]。雌蛾寿命3~ 13 d,平均7.7 d,雄蛾寿命2~8 d,平均5.2 d。

4 寄主

美国白蛾危害的寄主植物有47科129种[6]。根据其取食危害的先后次序可分为喜食树种:糖槭、桑、榆、臭椿、花曲柳、山楂、杏、法桐、泡桐等,一般喜食树种:枫杨、樱桃、杨、柳、桃、核桃楸、苹果、梨、葡萄等[7]。在桓仁地区发现危害的寄主有柳科、杨科、榆科、梧桐、山楂、李子、杏、桃、梨、樱桃、玉米、大豆、黄瓜、豆角等,最喜食寄主为山楂、柳、李子、杏、梨等。

5 桓仁地区美国白蛾发生状况

桓仁地区美国白蛾年度发生面积见表1。

表1 桓仁地区美国白蛾年度发生面积

从表1可以看出,美国白蛾2007年传入桓仁县,当时发生在3个乡镇6个村,发生总面积为127 hm2。2008年该害虫发展至273 hm2,发生范围维持在原来的6个村,除老疫点外扩散地点均为轻度发生。2009年消除了五里甸子镇横道河子村疫点,5个村发生面积发展至229 hm2,面积有轻微的扩散,但发生程度在轻度和中度,至2010年后发展至284 hm2,为轻度发生。由于各级部门重视,桓仁县森防站每年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检疫,开展全面普查并进行防治,3 a内消除五里甸子镇横道河子村、雅河乡加油站附近等2处疫点,美国白蛾发生面积控制在284 hm2,连续8 a未扩散蔓延,且发生程度为轻度。

6 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6.1 强化预警,提高预测预报水平

预测预报水平准确与否决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效高与低。科学有效防控美国白蛾,测报水平是关键一环。采取期距法、灯诱标记回收法、物候法等多种方法综合预测预报以提高美国白蛾虫情发生期的预报准确性,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要长期设置诱捕器、灯光诱集监测点,及时掌握疫情发生发展状况,实时调查野外各虫态发育进度,做好发生期、发生量预测,确保防治最佳时期前发布预测预报,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真实有效依据。

6.2 重视普查,发现疫情及时处理

美国白蛾网幕期,以自然村、居民区、机关事业单位驻地为调查点,公路以一道班,街道以一条街为调查重点,城乡的绿化树、四旁树、果树,与疫区有货物运输往来的旅游点及货物集散地、木材加工厂、公路及沿途村庄的树木重点普查。每调查点查100~300株,顺光观察树上网幕。第1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2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对主要喜食树种要逐株调查,对一般喜食树种采取踏查和详查相结合,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多项措施进行防治。

6.3 加强森林植物检疫

美国白蛾主要靠人为活动远距离传播,老熟幼虫和蛹可随带皮原木、货物的包装物及车船传播,包装材料、货物运输等是美国白蛾传播蔓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地区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为美国白蛾的传播蔓延提供了良好媒介。加强检疫是防治美国白蛾扩散蔓延的重要一环,严格执行调运检疫的报检、复检制度,规范木材检查站的检疫检查,对无检疫证调运的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杜绝不检疫只收费行为。

进行检疫时注意检查应检物品的缝隙处,发现可疑及时处理。处理办法:成虫就地人工捕杀;卵集中焚烧;幼虫喷洒95%敌百虫或80%敌敌畏800~1 000倍液;蛹可利用溴甲烷进行熏蒸处理,使用量20~30 g·m-3,熏蒸时间为24 h。

6.4 人工物理防治

6.4.1 人工剪除网幕

美国白蛾3龄前,根据其在网幕中集中取食的习性,组织人力用高枝剪每日早、晚各1次剪除网幕,剪除后采用高压液化气喷火枪集中烧毁或深埋。第1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2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

6.4.2 树干围草诱蛹

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寻找化蛹场所的习性,幼虫老熟前,在树干上捆绑稻草为老熟幼虫提供化蛹场所,围草时注意上松下紧,可使老熟幼虫爬进不能爬出。蛹期结束后成虫羽化前,收集蛹集中焚烧处理。发生严重时,每10 d更换1次草把。

6.4.3 人工拣蛹

蛹期人工挖除发生区附近草堆、杂物堆、树皮裂缝、碎石块内的蛹,集中深埋或焚烧。此种方法费时、耗力,建议采取此方法前调查化蛹场所化蛹量,如蛹大且集中,可以考虑采取此措施。

6.4.4 灯光诱杀

成虫具有趋光性,成虫期在村屯附近距离电源较近处,可采用频振杀虫灯、电击灭蛾灯、紫外杀虫灯诱杀成虫。选择较开阔地点设灯,亮灯之间距离50 m为宜,高度约3 m,开灯时间为每晚19:00至翌日4:00,第2日检查诱杀数量,连续诱杀数日后,如发现诱杀美国白蛾数量少,立即停止开灯诱杀,以减少诱杀其它昆虫,维护生态平衡。

6.5 生物防治

6.5.1 释放寄生蜂

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有周氏啮小峰、白蛾派姬小峰、白蛾黑棒啮小峰,其中周氏啮小蜂释放后寄生率可达83.2%[8]。在美国白蛾发生区,可以释放寄生蜂,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6.5.2 喷施生物制剂

美国白蛾幼虫4龄前喷施16 000 IU·mg-1,2 000倍液苏云金杆菌,防治效果可达98%以上。此措施缺点是苏云金杆菌在强烈的阳光下易失活,宜在阴天或太阳落山后施药[9]。

6.5.3 性信息素诱杀

诱捕器放置距地面高2~3 m,每隔100 m放置1个,诱捕器内杀虫药剂棉球定期更换,保证熏杀效果,一般更换时间为3 d。诱芯可使用两代,但使用一代后必须用胶片封存放置于低温处。此措施可诱杀雄蛾,减少雌雄交配几率,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

6.5.4 植物源药剂

选用从植物中提取类药物,如苦参碱、三苦素、烟碱苦参碱等。该药剂具有低毒、污染小、不易使害虫产生耐药性等特点。

6.6 仿生物防治

幼虫3龄前,树冠上喷洒灭幼脲三号2 000~2 500倍液、杀铃脲8 000~10 000倍液,除虫脲8 000~10 000倍液。幼虫超过3龄,此类药物防治效果不佳。

7 小结

美国白蛾在桓仁地区发生10 a,通过对该害虫生活史观测、生物学特性研究,总结出防治方法:加强预警、提高测报准确率要先行,禁止带疫木制品、包装物等进入非疫区,每年普查2次,如发现疫情,及时按照文中多项无公害措施进行防治,做到“早发现,及时除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李素霞,张杰.美国白蛾分布、危害及防治研究进展[J].世界农药,2013,(3):41-46.

[2]纪纯阳.美国白蛾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防护林科技,2012,(2):115-117.

[3]杨维宇.抚顺地区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1-34.

[4]韩振琴.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6):10-13.

[5]李宜彬.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控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3):158-159.

[6]孙守慧.沈阳地区美国白蛾食性偏好及其耐寒性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5,46(2):225-229.

[7]张向欣.外来入侵种美国白蛾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15-219.

[8]殷培峰.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治理[J].蚕桑通报,2005,5(2):9-12.

[9]陈景云.美国白蛾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149-151.

(责任编辑:苑辉)

S763.42

A

1001-1714(2017)03-0071-04

2016-11-15

张铁利(1980-),男,工程师,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E-mail:15084289688@163.com。

猜你喜欢

桓仁白蛾幼虫
孙喻奇
好山好水出好米
欧黑抗虫杨N12对美国白蛾的抗虫性研究
桓仁县水稻栽培农耕文化简述
桓仁蛤蟆油膨胀度与浸泡时间的试验研究
四平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美国白蛾的识别和危害特点及控制措施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飞舞吧,凤蝶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