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语境下公共艺术的视听互动研究
2017-06-19曾紫乔
曾紫乔
数字媒体语境下公共艺术的视听互动研究
曾紫乔
(浙江音乐学院 音乐工程系,浙江 杭州 310024)
公共艺术作为最能贴近大众的艺术,它需要大众主动的参与,并通过开放的艺术形态感受艺术的魅力和亲和力,因此,公共艺术的互动设计越来越被重视。在信息化时代,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公共艺术的设计中,探究互动模式与视听体验,旨在使公共艺术互动性增强,艺术作品设计的多元化探索。
数字媒体;公共艺术;视听体验;互动
公共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突破了传统艺术精英的话语控制权,不再只是彰显艺术家个性与艺术造诣,而是在表达形式上与大众生活和文化密切相关的一种艺术形态,强调大众的参与,并将它当作艺术和大众的枢纽,传播公共信息与共享公共资源的平台。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与“听”事物的方式,这给艺术家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使得他们在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上更为多样同时作品也更具视觉与听觉的张力。
一 数字技术融入公共艺术
(一)数字媒体的特征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21世纪步入了数字媒体时代。数字媒体通过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作为基本语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对各类信息进行储存、处理和传播。虚拟性与互动性是数字媒体的重要特征。虚拟性是指数字媒体所呈现的信息是非物质的。数字技术打破了人们的物理时空,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习惯。互动性是数字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数字媒体所创造的交流方式让人们不在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反馈信息。
由于数字媒体的特征,使其有了融入公共艺术的可能性。传统的公共艺术主要以实物呈现,既能看见又能触摸。而数字技术可以利用不可触摸的光电,或是不可见的声等介质进行造型与表现,给人们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具备互动性的数字媒体让公共艺术作品中大众的参与度提高,使人们从被动接受艺术的角色转变成主动参与者,人们做出的不同选择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数字时代下大众对艺术参与体验的诉求
当代,人们接触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多,人们的艺术审美水平和诉求在不断提高。大众对传统艺术的单一视觉输入已经逐渐失去兴趣并有些审美疲劳,他们更渴望通过视、听、触、味、嗅等多重感官来体验艺术作品,亦或是可以参与艺术创作本身,带来“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与此同时,新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人们已经习惯了通过数字终端进行信息的接受与传递。因此,数字媒体介入艺术作品中并不会让大众难以接受,反而会让大众对艺术的欣赏变得更易解读,同时互动的过程也更具趣味。
二 数字媒体语境下公共艺术的互动模式
数字技术带来的多媒介融合和实时互动赋予了公共艺术更广泛的大众审美体验。它不再局限于单向地传递单一的信息,而是更注重双向互动,增强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参与者体验和思考。由于人是欣赏作品的主体,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因此公共艺术常以人作为作品互动创意出发点。[1]根据现代技术手段与大众互动方式,当代公共艺术常见的互动模式以人的简单行为如手、脚等与作品的有形或无形界面接触或有距离操作,最终带来变化的视听体验。
2016年在上海环球公共艺术空间的“秋色可听”展,在“鸣享”部分,利用全息声技术,打造了置身于秋野天地的空间,并巧妙的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转换,将不同蝉鸣的声音在多媒体屏幕上可视化与动态化,让人感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体验(图1)。同时当人走进某个“蝉”集聚区时,声音会消失,是一种模拟自然环境的互动体验。让参观者认为蝉因听到外界动静而警惕的逃离危险地带或者是不再发出声音隐藏自己。2015年位于上海新天地广场的“接吻树”(图2)。该装置让参与者对身边人表达爱意。整个装置长度约60米,高度达23米,悬浮在空中的300多颗树枝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位置、方向和灯光序列。当两位参与者发生“亲吻行为”时,灯光自内向外蔓延至整棵树,点亮所有悬浮在空中的树枝装置。通过这种形式,让“爱”可视化,既温情又有趣,同时通过爱意的表达募集善款,用来帮助残疾儿童实现他们在艺术领域的梦想。
图1.秋色可听“鸣享”展区(作者拍摄)
图2.上海天地广场“接吻树”(百度图库)
这些运用数字技术所呈现的公共艺术带来了新的互动表现。在利用图形图像等视觉元素、音乐音响等听觉元素与人的简单行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艺术作品呈现的过程中,让大众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共鸣”,从而积极的参与作品的“再创作”中,提高对艺术的解读,拉近人与公共空间、人与艺术作品的距离。
三 公共艺术中视听互动的多元化呈现
(一)虚实结合的互动体验
科技的进步总是能打破现有技术的局限给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一些前沿科技为公共艺术提供了新的技术与创新手段。就目前而言,虚拟现实(简称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作为虚实互动的前沿科技,打破了人们习惯从数字终端传播与接收信息的习惯,带来了感官体验的革新。虚拟现实是实现一种高端人机接口,包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多种感觉通道实时模拟和实时互动。而增强现实技术是把原本在真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计算机系统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到真实世界,从而使其被人类感官所感知的技术。[2]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接棒下届奥运会的日本东京在表演中运用增强现实技术,在体育馆内投放了象征着33项体育赛事的虚拟人物(图3)。虚拟的视觉动态效果与音乐、灯光等相结合,带给观众视听盛宴。
VR带来的是“沉浸式”的体验,让人产生身历其境的感觉,而AR则是在现实场景的呈现虚拟信息,无论是哪种都增强了大众的互动性体验。对于公共艺术来说,未来的发展是不断地探索艺术与新科技的融合。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虚拟技术的可操作性增强,运用虚实结合的技术也必将是一大趋势。
图3. 2016奥运会闭幕式东京表演截图(央视网)
(二)“游戏式”互动
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的美学家康拉德·朗格曾指出:“艺术是幻觉游戏的一种形式,无论是游戏或艺术都包含着幻觉的成分。每一种游戏都有某种艺术形式与之相应。”例如,听觉的游戏之与音乐;视觉的游戏之与装饰等等。公共艺术在现代都市中不仅仅局限于城市的地标性雕塑、建筑等,艺术走进了城市广场、公园、购物中心、休闲会所,在这些场所中,艺术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同时进行,各取所需。[3]在现代社会,公共艺术需要被更广泛的群体接受和认可。因此,无论在艺术空间还是生活休闲空间,公共艺术将会越来越注重趣味性、娱乐性的设计,即艺术作品具备游戏性。
2014年圣诞节期间,日本资生堂公司在总部门口设置了象征着教堂的“彩色玻璃”互动装置。[4]与真实教堂的日照彩色玻璃不同,该装置采用三块拱门型的LED显示屏,通过数字识别技术,三块“彩色玻璃”会根据装置前路人的衣着颜色产生相应色彩的变化。另外,当触碰开关时,还会拍下路人的照片,并显示在正上方的“彩色玻璃”中。互动式的小游戏,让人感受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色彩变幻,寓意着人生的色彩斑斓。
“游戏式”的艺术作品通过运用数字媒体,合理并有效地设计新颖的交互形式,充满游戏趣味的设计引导大众积极思考和参与,并从视觉、听觉等感官增强大众的体验感。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增强“游戏式”互动的设计理念是数字媒体时代下标志之一,也是增强视听等感官冲击力,满足现代人艺术审美的选择。
(三)“大数据”的可视化与可听化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信息爆炸已经积累到了一个开始引发变革的程度,“大数据”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5]在现代都市中,公共艺术不仅仅具有艺术审美功能,它还具备为大众传达各类信息,建立共享交流平台的服务功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大数据”的理念运用于公共艺术中,可以增强艺术作品的功能性。一方面,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它是把数据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多组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可以预测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功能需求,为创作提供思路。另一方面,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运用“大数据”形成实时互动,既可以为大众提供更人性化的信息服务又使大众参与和反馈的信息成为新的数据源。例如现在有的公交站牌不再只是一块“静止”的标识牌,而是通过对实时动态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使标识牌不仅显示各类公交线路的信息,同时在站牌嵌入式的LED屏幕上显示实时的公交到站预测时间等车辆情况,为大众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聆听维基百科”(Listen to Wikipedia)的项目是基于维基百科的开放数据,每次大众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将会自动生成一种声音,同时能在网页上看到一个圆圈从无到有的过程(图4)。例如,编辑新增词条会发出钟声,音调越低表明改动范围越大。页面生成的不同色彩的圆圈则代表不同的用户类型,而圆圈的大小则代表着对词条改动的多少。[6]
图4.“聆听维基百科”实时截图(Listen to Wikipedia网站)
根据大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将有效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与量化,并通过数字媒体进行呈现,让信息更直观地传达给大众。大众能够从视觉与听觉上有效地读取一些日常咨询等,亦或者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提供大数据的队伍中,在未来的公共艺术设计中可以考虑运用“大数据”来呈现新的视听效果。
四 结 语
数字媒体时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艺术审美,这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新的思考方向。因此,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可适当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融合公共艺术使得大众与公共艺术的互动方式更为多元化,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挑战着大众的视听体验,既增添了欣赏艺术的趣味性,又增强了大众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交流互动。
[1]许婷.互动媒介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52-53.
[2]郭栋.增强现实技术概念及分析[J].中国科技术语,2014,(z1):139-140,143.
[3]赵志红.当代公共艺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87-288.
[4]袁超.资生堂的玻璃会变色[EB/OL].http://www.adquan.com.2014-12-23.
[5][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8,16.
[6]Dan Seifert.Fall asleep to the sound of Wikipedia[EB/OL]. http://www.theverge.com.2013-08-09.
(责任编校:呙艳妮)
J05
A
1673-2219(2017)05-0150-03
2017-03-17
浙江音乐学院科研课题“数字媒体中视听互动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6KL035)研究成果。
曾紫乔(1987-),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