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7-06-19赵秀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0期
关键词:硬膜外剖宫产产妇

赵秀娥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赵秀娥

目的探究实施剖宫产产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108例需实施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产妇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54例。对照组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 实验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 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产妇麻醉优良率为96.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当中效果显著, 能够充分发挥其在临床应用当中的价值, 并且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更加安全、有效、起效快, 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效果

众所周知, 剖宫产属于妇产科中较为常见的手术形式,主要是针对有着产科相关合并症或者是难产产妇而实施的手术, 以往针对该种手术常常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 而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发展, 腰硬联合麻醉应运而生, 这无疑为众多医疗机构提升剖宫产手术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108例需实施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产妇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54例。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7.8± 4.6)岁, 平均身高(159.6±5.7)cm, 平均体重(63.5±8.8)kg,其中48例初产妇、6例经产妇;实验组产妇平均年龄(27.6± 4.6)岁, 平均身高(160.6±5.2)cm, 平均体重(64.5±8.3)kg, 其中49例初产妇、5例经产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无精神障碍方面病症。②无心、肝方面严重病症。③均在知情的状况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两组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均对其予以常规性检查, 如检查产妇呼吸状况以及血氧饱和度等, 之后对两组产妇予以平衡液等量输入[1]。具体来讲, 医护人员予以对照组产妇硬膜外麻醉:26G穿刺针进入产妇硬膜外腔之后实施导管置入, 之后予以浓度0.5%、10 ml布比卡因注入, 5 min后观察产妇有无脊麻状况。医护人员对实验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于L2~3椎间隙予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实施腰穿针实际植入, 见脑脊液通畅予以浓度0.5%、2 ml布比卡因注入,退出腰麻针行硬膜外导管实际植入, 测定麻醉平面行剖宫产手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研究中产妇实际肌肉松弛效果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2,3], 其中优指的是产妇肌松同时顺利展开手术操作;良指的是产妇肌肉较紧但是不影响手术实际操作;差指的是产妇肌肉较为紧张同时手术也没有办法操作。优良率= (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比较 实验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后, 麻醉效果优27例, 良25例, 差2例, 优良率为96.30%;对照组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后, 麻醉效果优22例,良22例, 差10例, 优良率为81.48%;实验组产妇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后发生不良反应8例, 其中低血压4例、恶心呕吐3例、心动过缓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对照组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后发生不良反应16例, 其中低血压8例、恶心呕吐6例、心动过缓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63%;实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比较(n, %)

表2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依托腹切方式将胎儿从产妇子宫中取出,而该种手术在挽救众多围生儿以及相应产妇生命的同时也有着较大的风险, 如产妇术后死亡等, 因此各个医疗机构均主张产妇在身体健康允许条件下实施自然分娩[4-13]。以往对于需要剖宫产的产妇多予以硬膜外麻醉方式, 而该种麻醉方式所需剂量较多, 无论是对于胎儿还是产妇自身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14]。而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众多医疗机构针对需剖宫产的产妇则实施腰硬联合麻醉, 而腰硬联合麻醉有着较快的起效时间, 同时实际所用的麻醉药量也比较少,相较于以往硬膜外麻醉有着较强的优势[15,16], 因此腰硬联合麻醉一经出现就受到众多医疗机构以及患者的欢迎。

本研究中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108例需实施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产妇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54例, 对照组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 而实验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 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 实验组产妇麻醉优良率为96.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也能够充分的看出实验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当中效果显著, 能够充分发挥其在临床应用当中的价值, 并且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更加安全、有效、起效快, 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郭云亮, 范哲, 王建设, 等.腰硬联合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创新, 2013(1):17-18.

[2] 柳秋仙, 沈云华.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比较.浙江创伤外科, 2013, 18(4):589-590.

[3] 王丛慧, 杨柳.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择期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5):29-30.

[4] 牛花玲.计划分娩与自然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15):268-269.

[5] 王昌菊.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母体和胎儿的临床安全的影响.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1):6161.

[6] 雷秀红, 白晓琴.水中分娩与自然分娩临床效果的比较分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9):221-222.

[7] 张小英.疤痕子宫足月妊娠自然分娩的可能性和安全性分析.中外医疗, 2016, 35(34):53-54.

[8] 温改红.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医药前沿, 2015, 34(21):281-282.

[9] 林家娟.应用分娩球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研究.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6, 44(3):137-139.

[10] 王小宁, 毛雪辉.健康教育干预对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医学信息, 2015(34):102-103.

[11] 胡裕丁.顺产与剖宫产对母婴健康影响的比较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1):75-76.

[12] 朱宏莲, 陈兆.自然分娩中心理护理的作用分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573.

[13] 肖杰, 陈新丽.15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探讨.大家健康(旬刊), 2015(17):145-146.

[14] 高珲.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重度妊高娠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四川医学, 2012, 33(9):1639-1640.

[15] 刘纳新, 黄杏琼, 江金环, 等.不同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效应的比较.广东医学, 2015(5):712-714.

[16] 张鑫, 吴秀英.曲马多、酒石酸布托啡诺与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寒战的效果比较.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 18(3):284-28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73

2017-03-22]

221011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硬膜外剖宫产产妇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