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症采用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7-06-19廖柏丹
廖柏丹
脑卒中后抑郁症采用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
廖柏丹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氟西汀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药物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 高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的平均起效时间为7.6 d, 对照组的平均起效时间为14.5 d;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减少患者心理压力, 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值得推广。
脑卒中;针灸治疗;抑郁症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因脑卒中后而诱发的一种情感类精神障碍疾病。根据研究调查显示,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 可高达70%~90%, 发病率约为24%~75%, 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经研究发现, 脑卒中后抑郁症提早介入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患者在使用传统西药治疗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毒副作用, 对药物依赖感强易成瘾[2], 并且伴有非常高的复发风险。而针灸治疗方式疗效好、副作用少, 已经成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重要方法[3]。本院通过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针灸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与单独使用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1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 其中男61例, 女39例, 平均年龄(56.0±16.5)岁。纳入标准[4]:①所有患者的病症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所制定的诊断标准;②患者的病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脑梗死或脑出血由磁共振成像(MRI)或CT确诊;③所选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 头脑清楚, 能较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并且已征求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④患者无抑郁症病史, 且抑郁症是在脑卒中发病约3周左右发生。排除标准:①发病3周或较短的时间内接受过有关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②患者有严重的肝、肾等器官疾病以及有抑郁症病史或带有内源性抑郁症、成瘾物质所导致的抑郁症患者;③患者意识模糊, 完全不配合医生的检查及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其中脑梗死52例, 脑出血死48例。观察组男29例, 女21例;年龄31~73岁, 平均年龄(56.0±16.5)岁。对照组男32例, 女18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6.0±1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独使用氟西汀药物进行治疗, 20 mg/次, 1次/d。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药物联合针灸进行治疗, 氟西汀用法与对照组相同;针灸主要取百会穴、气海穴、下阴交穴、关元穴、人中穴、四神聪穴、足三里穴、神庭穴, 除了主要穴位以外, 还要取期门穴、太冲穴、中脱穴、丰隆穴、太溪穴等作为配穴。操作方法:对穴位和针进行消毒, 每次施针分别选取2~3个主穴和2~3个配穴, 采用常规进针方法, 平补平泻的手法, 提、插、捻转, 将针留置皮肤外30 min左右, 1次/d;针灸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起效时间进行比较, 治疗效果的比较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994年公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制定的[5]。痊愈:临床病症全部消失, HAMD>8分或HAMD减分≥80%;显效:临床病症基本消失, 50%≤HAMD减分<80%;有效:临床病症减轻或部分消失, 30%≤HAMD减分<50%;无效:临床病症基本没有改善, HAMD减分率<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 高于对照组的6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的平均起效时间为7.6 d, 对照组的平均起效时间为14.5 d;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比较(n)
3 讨论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日渐增高,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在中医辨证理论中, 认为脑卒中后抑郁症属于抑郁症的一种,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脑卒中后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其心情低沉、忧虑、暴躁, 情绪极其不稳定, 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有焦躁不安、对人冷漠、孤言寡语、不易近人、生活没有积极性、行动不便、对人依赖性强、肠胃不适、失眠及其他躯体不适等[6-9]。更为严重的情况甚至会伴发脏腑血气失调、肝失疏泄。经研究发现,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人体中的去甲肾上腺素 (NE)、γ- 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 (5-HT)、乙酰胆碱 (Ach)、多巴胺(DA)等几种神经递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10,11]。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是由于脑卒中破坏了5-HT和NE等神经元及神经传导纤维素, 从而导致神经递质的迅速减少, 进而直接诱发了抑郁症[12]。
脑卒中患者情感受损, 导致心神不定、脾失运化、肝失疏泄、痰气郁结, 进而诱发抑郁[13]。因此治疗时需对症治疗,采用醒脑开窍、疏引理气、补益气血、疏通经络[14]。抑郁症归根到底是由于脑神经失调所导致的, 因此使用针灸治疗的方式调理患者脑部神经是非常有效的[15]。近年来研究分析得出, 日常临床诊疗过程中使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并且治疗安全性及毒副作用小[16]。本次研究过程中, 选取1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氟西汀(观察组)与单用氟西汀(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及平均起效时间进行比对的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 高于对照组的6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的平均起效时间为7.6 d, 对照组的平均起效时间为14.5 d。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 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减少患者心理压力, 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值得推广。
[1] 肖顺琼, 李国俊.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 30(2):134-136.
[2] 高甲.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评价.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11):74-75.
[3] 王忠华.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23(11):1032-1034.
[4] Chemerinski E, Robinson RG, Kosier JT.Improved recovery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ssociated with remission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Stroke, 2001, 32(1):113.
[5] 王珑, 迟庆滨.电针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上海针灸杂志, 2008, 27(3):36-38.
[6] 赵小兵.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6):38-39.
[7] 孙维政, 麦丽柯扎提·阿里木, 李敏.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9):48-49.
[8] 邢来丽.针灸结合放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22):2485-2487.
[9] 彭劲, 彭文达, 朱茂, 等.针灸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中医药导报, 2016(24):58-59.
[10] 张菶, 邹伟.调督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29):161-162.
[11] 臧岩.针药联合心理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 40(12):53-55.
[12] 徐琰.针灸与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比较的累积Meta分析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13] 聂容荣, 黄春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中国针灸, 2013, 33(6):490-494.
[14] 胡阳, 高昆.针灸配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 37(2):54-55.
[15] 周敏亚, 吴李秀.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2):502-504.
[16] 刘泰, 周芝.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广西中医药, 2014, 37(4):8-10.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for post-stroke depression
LIAO Bai-dan.
Eigh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33,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for poststroke depression.Methods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fluoxetine for drug therapy al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fluoxetin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as 92.00% than 66.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ean onset time as 7.6 d,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mean onset time as 14.5 d.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mean onset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Imple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for post-stroke depression can remarkably accelerate nerve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reduce mental stress and improve depression condition in patients.This method is worth promoting.
Strok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Depress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58
2017-03-23]
518033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