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联合中药“苍耳子散”应用78例疗效观察
2017-06-19侯小兵夏晶晶王君肖淑珍
侯小兵夏晶晶王君肖淑珍
难治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联合中药“苍耳子散”应用78例疗效观察
侯小兵1夏晶晶1王君1肖淑珍1
目的探讨中药“苍耳子散”联合鼻内镜手术在难治性鼻窦炎(refractory chronic rhinosinusitis,RCR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78例难治性鼻窦炎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鼻内镜术后随访1年。术后6个月开始针对患者不同症型,观察组应用以“苍耳子散”为基本方的中药口服。对照组不用中药,仅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从患者鼻部主要症状,如鼻塞、涕多、喷嚏、头痛等加以对比观察,探讨难治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应用中药的可行性。结果观察组鼻部各症状恢复良好。总有效率为82.05%,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中药“苍耳子散”应用可明显改善RCRS患者鼻部不适症状,提高鼻内镜术后疗效。
难治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药治疗;苍耳子散;疗效观察
随着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普及,鼻窦炎的有效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但临床发现,仍有一部分患者,经过鼻内镜手术及围手术期规范化治疗后,鼻部主要症状不能缓解,包括鼻塞、流涕、头痛等。据报道,此类病人约占10%左右[1]。而如何改善这部分病人的鼻部不适症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自2006年8月~2014年8月。我科对583例慢性鼻窦炎病人进行了内镜鼻窦手术。术后规范随访处理6个月后,其中有78例患者符合难治性鼻窦炎标准。我们将这部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除予以规范化鼻内镜术后随访及处理外,加以“苍耳子散”为基本方,随症加减,辨证施治。对照组不用中药,仅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1一般资料
全部资料均来自于鼻内镜手术后规范随访6个月后,鼻部主要症状,如鼻塞、流涕、头痛等无明显改善的病人。即归类为难治性鼻窦炎[2]患者。将这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3例。年龄19~72岁,平均38.6岁。依据慢性鼻窦炎海口标准分类分期:I型13例,其中1期2例,2期4例,3期7例;II型29例,其中1期5例,2期13例,3期11例;III型36例。
2疗效评定标准
海口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镜检查见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内镜检查见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远期随访1年。
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治愈+好转+无效。
3治疗方法
观察组,予以“苍耳子散”为基本方,随症加减,辨证施治。疗程为鼻内镜术后6个月后开始服用3个月。祖国医学辨证分型:RCRS患者主要有三型:气滞血瘀型、气虚卫表不固型、湿热内蕴型。
3.1 气滞血瘀型
以鼻塞为主症,属祖国医学“鼻窒”范畴。多见于鼻窦炎伴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患者。鼻腔内黏膜暗红色,黏膜肿胀,舌质紫斑,苔白。《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说:“鼻窒,窒塞也。”又说。“但侧卧上窍通利,而下窍闭塞。”,指出了鼻窒的主要特点。方选“苍耳子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苍耳子10g,白芷6g,辛夷3g,薄荷3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三七10g,丹皮10g,丹参10g。此方行气活血、消肿通窍。其中“苍耳子散”正常用量。
3.2 气虚卫表不固型
以清水涕多、打喷嚏为主症,属祖国医学“鼻鼽”范畴。多见于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内黏膜苍白、水肿。鼻道内浆液性分泌物多。舌质淡,苔薄白。《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又论:“鼽者,鼻出清涕也。”《辨证录》卷三说:“兹但流清涕而不腥臭,正虚寒之病也。”。方选“苍耳子散”合“玉屏风散”加减:苍耳子10g,白芷10g,辛夷10g,薄荷6g,生黄芪30g,生甘草10g,防风10g,穞豆衣10g,白术10g,茯苓10g。此方益气固表、升清化浊、宣通清窍。其中“苍耳子散”用量宜大,重在宣通鼻窍。干老(干祖望)认为:“一味穞豆衣,胜过玉屏风散。”[3]重用生黄芪、生甘草、穞豆衣,加强补气固表作用,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3.3 湿热内蕴型
以头痛、脓涕为主症。属祖国医学“鼻渊、鼻痔”范畴。多见于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腔内黏膜肿胀,鼻道内粘稠、脓性分泌物多。舌质红,苔黄腻。《素问·气厥论》曰:“胆热移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而不止也。”故方拟“苍耳子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苍耳子10g,白芷6g,辛夷3g,薄荷3g,龙胆草6g,生甘草10g,黄芩6g,柴胡6g,当归10g,车前子10g,生地10g,泽泻6g,茯苓10g。此方清泄胆热,利湿通窍。其中“苍耳子散”用量正常。
4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治愈23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05%。
对照组:治愈0例,好转2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5.13%。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讨论
虽然难治性鼻窦炎(refractory chronic rhinosinusitis,RCRS)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公认的理解是:严格遵守鼻窦炎的CPOS指引,进行科学、严格、正规的鼻内镜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后疗效不佳[4]。RCRS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主要与感染、变态反应[5]、细菌生物膜、细菌超抗原[6]等有关。因此,西医对这类患者治疗起来较为棘手。我科肖淑珍主任中医师在规范鼻内镜手术后采用以“苍耳子散”为基本方,随症加减,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疗效。82.05%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较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或仅少许肉芽(清理后未复发),脓性分泌物基本消失。符合慢性鼻窦炎之海口标准的治愈及好转标准。
“苍耳子散”,由苍耳子、白芷、辛夷(花)、薄荷组成。其功能是疏风清热、宣通鼻窍。主治鼻炎、鼻窦炎。其中苍耳子,甘苦温,宣通鼻窍,镇痛、抗菌,消炎作用与辛夷合用更加强了宣通鼻窍作用。《要药分剂》云:“治鼻渊、鼻息,断不可缺,能使清阳之气行巅顶。”白芷,辛温,止痛、抗炎,其气芳香,能通九窍,与苍耳子、辛夷合用,治鼻渊效果更好,并能去腐生肌。所致头痛,其部位在头额,称“阳明头痛”。此药不仅善治头额痛,并用于头面其他病症,故称为“善治头面诸症。”。辛夷(花),辛平,善通开窍治头痛。且局部收敛作用,能使“分泌物”减少。《本草纲目》论:“辛夷为治鼻渊、鼻鼽、鼻窒、鼻痔诸症之要药。”症候偏寒者常配白芷、防风、蒿本,症候偏热者常配薄荷、黄芩等。薄荷,辛凉,疏风清热,具有消炎镇痛、收缩局部血管,减轻黏膜肿胀之功效。
辨证施治常用药解析:三七,既可止血,又可化瘀消肿,有“止血而不留淤、化淤而不伤新血”之妙。《本草求类》:“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则痛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常用于气滞血瘀型。当归,既能活血,又善养血。而当归长于补血。《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不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不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常用于气滞血瘀型与湿热内蕴型。丹参,《本草正》:“丹参专入血兮,其功在活血、行血。丹参一味同四物,去淤血、生新血。”川芎,入血行血,气行则血活,为血中气药。加入补血药中,能行血滞,而促使补血药更好发挥补血作用,如配当归,尤为头痛之要药。前人谓:“头痛必用川芎。”常用于气滞血瘀型。丹皮、赤芍,苦辛寒,既可清热,又可止血,还能活血散淤,治血热淤滞症。但丹皮清热凉血作用较佳,而赤芍则活血祛瘀见长,凉血作用稍逊。两者同用,止血而不留淤,则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功效更强。常用于气滞血瘀型。
众所周知,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宜采取FESS术,辅助术后的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作为首选方法[7]。鼻窦炎术后需规范化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促进黏膜上皮化。但对于难治性鼻窦炎患者,长期过度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势必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涕血、鼻腔干燥、肥胖、应激性溃疡、耐药,甚至引起菌群失调等。而我们对此类患者术后应用中药扬长避短,可以通窍、消肿,促进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明显改善长期困扰此类患者的鼻部不适症状。又可以减少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故值得临床推广。
1韩德民,周兵,刘华超,等.1000例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分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31:358-361.
2 Desrosiers MY,Salas-Prato M.Treatment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refractory to other treatments with topical antibiotic therapy delivered by means of a large-particle nebulizer:results of a controlled trial.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1,125:265-269.
3干祖望.干祖望医书三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98-410.
4魏林江,李群英,刘让.难治性鼻窦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21(6): 476-478.
5 Muneif AS,左可军,史建波,等.难治性慢性鼻窦炎的相关因素探讨.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10,45(12):1003-1007.
6樊均平,许庚,左可军,等.鼻息肉组织中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IgE的检测及超抗原学说分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41(11):825-829.
7史先萍,周本忠,王胜国,李龙巧,等.慢性鼻-鼻窦炎的药物治疗与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药物综合治疗的联系比较,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23(5): 335-339.
8左可军,Giyab A,许庚,等.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非变应性鼻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0,45(12):982-987.
(收稿:2016-02-19修回:2016-03-27)
10.16542/j.cnki.issn.1007-4856.2017.02.02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中医院(江阴市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无锡江阴,214400)
侯小兵,主治医师.Email:hxb368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