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一一对应”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2017-06-18魏迎梅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魏迎梅

摘 要: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魂和核心,同时也是将知识有效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教师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数学方法的引导和数学思想的渗透,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一对应”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将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简单化,能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好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一一对应;提升思维

“一一对应”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且非常重要的思想,它通过联结点的对应,帮助学生更加简单、形象地理解知识,特别是对于抽象逻辑思维不是很强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学习中,很多数学方法都是以“一一对应”思想为基础转变而来的。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有意识地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观念。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简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一对应”思想的渗透策略,以求抛砖引玉。

一、仔细研读教材,把握数学思想

“研读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起点,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备工作。假如教师在课前对教材内容没有深入地研读,就很难把握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也就难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一一对应”思想,更不能有效地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所以,在课前,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隐含的“一一对应”思想,并思考和梳理相应的困惑。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伸展自如、游刃有余。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多少”的内容时,首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仔细观察第6页到第7页的主题图,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图中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几块砖?”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多媒体的主题图上出示4只小兔,将4块砖逐一与小兔们一一对应,在对应每一块砖的时候都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表示一只兔子搬一块砖。这时教师就此解说:同学们看,1只小兔搬1块砖,正好都能对上,而且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教材中通过虚线连接来强化“对应”,这就是教材中对“一一对应”思想的有效渗透。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展现教材中隐含的“一一对应”思想,创造性地应用教材,有的放矢地在教学中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二、抓住课堂教学,渗透对应思想

数学知识中体现着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特别是在数学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学生进行新知识学习时,教师要尽可能将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知识点学习中,即让学生充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虽然形状发生改变,但两種图形在转化前后却存在着对应关系。转化后“长方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对应(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对应(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对应(相等)。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换,在这几个对应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一一对应”思想已悄然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那么,将这一数学思想渗透于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不断反思总结,提升数学思维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思维来完成数学知识的掌握。课堂上,教师讲的任何一种数学思想都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才能逐渐地领悟与掌握,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在反思中总结出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通过反思自身的思维活动挖掘出“一一对应”思想的应用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可做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摆花盆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

(师生沟通交流,逐步出示:植树问题、路灯问题、排队问题等。)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谁和谁是“一一对应”的?

(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生1:我们讨论的是路灯问题,路灯数和间隔数一一对应。

生2:在排队问题中,人数和间隔数一一对应。

生3:在植树问题中,植树棵数和间隔数一一对应。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探讨的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都是与“间隔”有关。

师:对,无论是树的棵数、路灯数、排队的人数,它们都是和“间隔数”一一对应,属于同一类数学问题。在数学中,我们把这些问题统称为“分隔问题”。

(板书:分隔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要解决这样的分隔问题,关键是找到什么?

生:找到间隔数。

师:对,我们找到间隔数,然后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就会很容易地找到和它对应的数量了。

……

“一一对应”的思想是小学阶段数学思想方法中常见的一种,与之对应的例子虽然不多,但是其在无形之中散落在小学各个年级,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有效渗透“一一对应”思想。此外,还要注意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不断领悟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总之,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土壤,是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根基。只有把这块土壤浇灌肥沃,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会成长得更加枝繁叶茂,学生才能在数学思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吴平.关于“一一对应”的概念[J].中学数学(教育),2006(1):116-221.

[2]何福炬,孟允献.谈小学“数学建模”[J].小学教学研究,2004(2):3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