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引导中感悟 在实践中提升

2017-06-18黄丽娜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技巧兴趣

黄丽娜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尽如人意,常常有不肯交际、不敢交际、不会交际、不善交际的情况出现。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让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呢?关键还是落实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兴趣;能力;技巧;口语交际

一、课前演说,激发参与

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也不例外。针对学生的特点:不肯交际,不敢交际,不会交际……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设计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口语训练贯穿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为了使学生练在平时,练在全体,我尝试把课前五分钟设为“我是小小演讲家”时间,形式不拘,内容不限:阅读体会、生活趣事、新闻故事等均可。起初,孩子们充满焦虑,不敢带头尝试,于是,我挑选了班中学习并非最好却最积极表现的孩子上台展示。孩子乐意表达,态度极其真诚,尽管表达不太条理,但我还是大肆地表扬孩子一番,孩子收获了满满的鼓励声……渐渐地,其他孩子也跃跃欲试,开始展示自己的喜好,表达自己的心声。半个学期过去了,学生已经很珍爱这五分钟演讲时间,把它作为表达自己心声的一个机会了。其实,我更认为这是孩子锻炼口语表达的一个机会。为了创设更多的交流机会,我又尝试让每位同学说完后,下面的同学给予评议或提问。刚开始,学生评议时确实前言不搭后语,可一个月,两个月……时间一长,每个小评论员嘴中都能毫无芥蒂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自然而然地交流着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最明显的情况是,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参与意识增强了,表达能力提升了,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学生都乐于表现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才华,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培养了乐于表达的习惯,同时训练了听、说、交流的能力。

二、质疑解疑,促进交际

质疑解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老师应该善用“质疑解疑”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如教《詹天佑》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开凿隧道一段后,我让学生想:假如你就是当时的工程师,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开凿隧道的办法,然后同桌讨论,看看对方的办法行不行,哪一种更好呢。办法好的同学再把自己的意见在四人小组内提出,大家讨论修改,综合大家的意见后,小组内选一位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上台解说。交流讨论时,有代表说:居庸关隧道也可以采用“中部凿井法”,这样还可以缩短工期。另一组同学一听,马上反驳: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从中间凿井难以完成,而且排水不及,施工人员无法操作……还有同学补充说道:中间凿井费时,居庸关虽然山势高,但宽度不大,还是“两端凿进法”好……同学们各抒己见,一起评议,讨论极其激烈。通过质疑解疑,学生更清楚地知道了詹天佑的办法是最好的,此外别无他法,同时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充分的交流、讨论中,既促进了学生的交际热情,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巧设情境,渗透技巧

听话、说话常常是单方面的,口语交际则是双向互动的。教师善于上好口语交际课,通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范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可以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技巧,并轻松掌握交际手段,提高交际能力。

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感谢与安慰》一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尝试的:首先从学生的身边开始,出示孩子们的心事卡,引出课题,激发孩子安慰同学的欲望;然后,通过安慰心事卡中一位孩子,在安慰中引导如何安慰,提炼安慰的方法;并在同桌互演、同桌展示中熟悉交际技巧;为运用交际技巧,课堂再次立足实际,让孩子尝试自主交际:安慰我校父亲病重的小×,在音乐的渲染下,在现实的场景中,孩子们真情流露,发自内心地安慰小×,而小×也发自肺腑地表示感谢,顺理成章地,本节课另一交际内容——“感谢”也呈现于课中,老师便顺势引导感谢的其他方式,并把感谢延伸至身边的同学、生活中帮助过你的人……孩子们满怀激动地感谢着……所有的教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此时课堂再次聚焦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们拿着心事卡,寻找其主人,运用课中学习的交际方法,互相进行安慰与感谢的交际活动,孩子们满怀真诚,安慰好友,感谢好友,课堂掀起了另一个高潮……课堂尾声,我还为孩子总结了一首口语交际技巧诗:

安慰方法何其多,

活用名言排烦恼,

巧提建议明方向,

善举事例解心结,

贴心陪伴笑开颜,

真诚感谢表心意,

语言魅力真奇妙,真奇妙!

课堂在琅琅的诵读声中拉下了帷幕。就在这样紧贴学生生活、循序渐进的口语交际课中,孩子们乐于交际,敢于交际,懂得交际,不但掌握了交际技巧,还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这不仅是一节口语交际课,还是一节师生情感表白课、交心课……孩子们收获满满。

四、生活实践,提高本领

口语交际是服务于生活的,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生活,走向社会,实现真正的人际交往。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我尝试采取了以下这些途径:

1.尝试让学生在学校与班级以外的人交往

有一次班级进行大扫除,当清理下水道时才发现我们班的钳子不见了,于是,我叫一位平时乐于助人而又不善交际的小×同学到隔壁班去借钳子,并告诉他注意礼貌。小×虽然胆怯,但热心肠驱使他接受了任务。约5分钟后,小×满头大汗跑到我面前,高兴地说:“老师,借到了。”我摸摸他通红的小脸蛋,赞许说:“主动有礼的小×最可爱。”此后,小×表现渐渐变了——从不爱说话,不敢主动与人交流到主动为班级办事,为同学解困……就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简单的交往任务,既锻炼了孩子的胆量,又提升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2.尝试让学生走向社会与人交流

作为学校语言文字教师,我经常会接受一些教学外的任务,如校外调查、啄木鸟行动……这也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机会。有一次,我们学校就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问题去了解、采访校园周边的市民、商店老板。在了解市民对规范字的认识,使用规范字的习惯及与商店老板交流商店招牌问题、广告语使用规范字情况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3.鼓励学生经常与家长沟通

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而且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家长重视与否、参与与否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为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回家都要和家长谈话,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讲给家长听。与此同时,我还会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设计一些家庭口语作业,让学生有专题口语交际训练。如:学校开展诵读比赛、合唱比赛、书写比赛、童谣传唱比赛后,要求学生回去后把班、校活动的内容讲给家长听,演给家长看,从而提高活动效果,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持之以恒,不仅要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而且要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教育契机。让我们转变育人观念,在现代语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拓展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空间,深入挖掘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扎实训练,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力范,刘美凤,吕巾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

[2]任艷芬.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建议[J].学周刊,2012(20).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技巧兴趣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