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敢得敢失、收获教育”理念

2017-06-18刘福林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探索改革

刘福林

摘 要:从鼓励教育工作者、教师敢于改革的角度,用身教来阐释“敢得敢失,都是收获”的教育论点。呼吁教育教学工作者,大胆地改革,为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振兴中华教育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敢得敢失;改革;探索

迄今为止,我已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1年,结合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我以为在教育教学中要坚持“敢得敢失、收获教育”的理念,向素质教育要成绩,要质量。

我于1985年毕业于平原师范学校,那时的我,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语文教学上,总是走老路子,课堂上放不开手脚,总是小心翼翼,讲课面面俱到,唯恐失去什么而影响一节课教学步骤、内容的完整,怕完不成任务。结果是跳不出“老模式”“老套路”的圈子,不要说学生,自己也已经感到自己教学模式的单调、枯燥、乏味了。每年教得这样卖力,教学成绩总不理想,偶尔考得好一些,问及学生感慨,仍不过是死记硬背,落得个“赌”上了个题而已,论学生学习能力,终也提高不了多少。

究其原因——学生学得“死”,教师教得“板”,教师放不开手脚去教学生,不敢失,便不会有所得。

近些年,我便尝试着少讲多练,让学生多读多看,自己把工夫下在设计教学问题上,课堂上打破了“一言堂”“一支粉笔”“一教本”“一张黑板”闹革命的传统讲法。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共享教学成果所带来的快乐。久而久之,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明显增强了。为此,我更坚定了“敢得敢失”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自2001年至2004年,我加大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大胆探索“敢得敢失、收获教育”的新路子,教学中打破“复习—导入—讲授—巩固练习—小结”常规组织教学的老路子,采取“先学后教、导练结合、让学生自主学习、当堂训练、大胆学习”的自命名为“敢得敢失”的新理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师生角色发生了转换,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演员,而成为台下的“导演”,学生成了一堂课的“主角”,教师不再受老套路的束缚,放开手脚去教,放开胆子去指挥;学生也放开胆子去思考、去回答问题,一堂课的任务更丰富,更充实。即使有时对可能预定目标未能达到,但是却从另一个角度,又有了大的收获,这正是教学中敢失才能敢得的新理念。

如,我在2004年讲授人教版初中课文第三册11课《荔枝蜜》一文示范课时,放手舍得拿时间,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晨读时间把课文读了10遍以上,字词放弃了课上去研究。课上讲此文时,直接去讲本文内容及写法,结果讲起课来,出乎意料的得心应手。当问到:本文以什么为中心时?学生抢答“蜜蜂”;又问:为什么课文却以“荔枝蜜”为题呢?全体同学都纷纷举手抢答,归纳出了原因有两点:一是“荔枝蜜”是我对蜜蜂态度、感情发生重大转变的触发点;二是“荔枝蜜”是我由蜜蜂联想到辛劳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的关键,以“荔枝蜜”为題,更吸引人,激发思欲,产生波澜,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这堂课出乎意外的热烈、充实、收获多,印象深刻,应归功于“敢得敢失”的硕果。

提到“收获教育”,我把一切都视为“收获”。一堂课讲成功了是收获,讲失败了更是收获之中之收获。学生成绩优秀是收获,成绩差,督促其分析原因、克服弱点、取得优异的成绩,更是可喜的收获。学生遵守纪律是收获,违反纪律也是收获,老师批评教育、指点迷津,学生改正了错误、从不犯错,成长为好学生,这不是更大的收获吗?培养优秀生是收获,培养学困生更是收获。

一位学困生曾经对我说:“当时我自以为没有一个老师看得起我,是老师你的鼓励、教育、帮助、问寒问暖,燃起了我希望的火花,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一头扎进书堆里去学习,一发而不可收,直到今天我从大学的校门走向工作岗位,成家立业,有了今天幸福的一切!我将永远感谢您!……”

如今,我已经把“收获教育”理念付诸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灌输到学生学习中去。全校师生人人讲收获、爱收获、去收获!“我收获,我快乐”的良好教育氛围已经蔚然形成!教师上课讲收获,下课谈体会,搞反馈,去伪存真,补救过失,仍有了新收获;学生上课为收获,认真做作业为巩固已有的收获;校领导管理学校,发扬成绩,再创辉煌还是收获;家长支持学校培养学生,为了下一代有新的本领,做新一代接班人,更是收获……

土桥中学的每一天,教师、学生来到学校,面对“我收获,我快乐”的大字标语,人人从每一天的开始就收获着,很幸福,很快乐,不再为一次失败而叹息;不再为工资的多少而争议;不再为成绩的好坏而忧喜;不再为每一次的胜利而冲动,因为他们知道:不管是痛苦还是喜悦;不管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有收获!他们精心地收获着……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重在“敢失敢得”,去大胆收获,土桥中学人,正在不用扬鞭自奋蹄,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恪尽职守,拼搏努力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开发区教育教学的美好灿烂的明天!

猜你喜欢

探索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