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带来教育之大变革

2017-06-18张振梅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大数据

张振梅

摘 要: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数据科技。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的力量已被众多领域看中,教育领域也包括在内。教育大数据服务依托线上线下教学平台,收集海量教学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模式和教学效果,提供更智能化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大数据;教育资源;教育个性化

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从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往往具有实时性。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而且每两年就会翻一番。不难看出,“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广泛应用,越来越深入每个领域。

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热情地歌颂“大数据”,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他将其称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在台湾的一次演讲中也提到,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数据科技,可见“大数据”已经举足轻重。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其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微软史密斯曾言:“给我提供一些数据,我就能做一些改变。如果给我提供所有数据,我就能拯救世界。”“大数据”的这种力量已被众多领域看中,教育领域也包括在内。“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于2015年正式启动,发展教育大数据已成为推动教育领域改革与创新的战略选择。

二、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大数据的思维和理念可以为优化教育政策、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法等。大数据为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更好地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

1.“大数据资源”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早在2010年比尔·盖茨就曾预言:“五年以后,你将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世界上最好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比任何一个单独的大学提供的课程都要好。”而在这之前的2009年,一位孟加拉籍美国人创办了一家非盈利性教育组织,他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包括数理化、天文、历史等众多科目的授课,这种形式在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之后类似在线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进而形成“慕课”这一热词,目前全国40多所大学联合组建了慕课联盟。依靠网络技术的微课、慕课等新型的教育教学形态的出现,也因此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

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教育资源在日益变成共享资源。网上教研系统、网络备课系统、教师学习中心系统、教师评价系统、资源管理与应用系统、视频点播系统、远程网络教学系统等,实现了一站式教学信息平台。而学生在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上,通过网络课堂、自主学习系统、互动交流系统等实现远程学习、移动学习。

2.大数据让独立个体显现出来

较之其他领域的数据,教育数据有一些不同特征,教育数据是分层的。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在《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增进教与学》中写道:“教育数据是……分层的。有键击层、回答层、学期层、学生层、教室层、教师层和学校层,数据就寓居在这些不同的层之中。”挖掘这些层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教学起到很大的帮助。

例如,两个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得分都是80分,是否意味着二者的能力一样呢?传统教学模式中,成绩相同的学生其能力也大致相同。但是在大数据分析面前,二者的差异性就会表现得很明显。他们可能一个依靠出色的逻辑能力得分,一个则依靠强大的记忆力得分,二者各有所长。所以,大数据可以反映成绩反映不了的学生的差别,为老师开展差异教学提供依据。

再如,老师在出考题时,那些正确率低的题目就是好题目吗?一个学生在答题时,第一部分耗时太多,是否就意味着剩下的题目就胡乱地对待呢?一道考题的答题顺序、具体过程、结果,都带来很多数据,这对相关研究者而言是异常宝贵的原始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以揭示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找到那些最适合学生学习的因素。这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教指导。美国标准化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出现了一个新趋势,那就是考试题目建立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更能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这便是利用了每个学生“如何”学习的方式不同,出题者量身定制的个性化问题。

三、“大数据”引领教育进步

“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这是教育界一直提倡的教育方式,意在关注学生的个性,这一诉求可依靠运用大数据来实现,进而创新教育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掌握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态度及其学习模式,进而打造一个与其相匹配的课程。因此,有识之士预言,未来的学习将是大数据驱动的新时代。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改善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真正实现“改善學习成果,促进自主学习”。

当老师和学生在教育平台上进行教学时,大数据技术会对其过程进行追踪,老师的课堂表现、学生课下行为等等都被予以记录,通过这些教学过程中微观行为的捕捉,为教育机构、家长等提供客观、准确的教育结果评价。

除了在校期间的表现,每个学生毕业后、工作后的成长情况,都可以运用大数据去追踪,通过积累和分析得来的数据,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教育,助其实现更好的人生。

可以看出,大数据的到来将为教育领域带来很多变化,与其说是颠覆,不如说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上海思来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张韫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研究从宏观群体逐渐走向微观个体,让追踪每个人的数据成为可能,从而让研究每个个体成为可能。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发现真正的学生。”关注个体成长,正是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何金池.大数据处理之道[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05.

[2]王荣良,高淑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发展点评[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01.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大数据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黔江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中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之难点剖析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