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模式”教学,寻找“灵魂”教法
2017-06-18张青松
张青松
摘 要:以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为前提,力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新课标初中化学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之一。该如何创设有效模式,寻找能够真正激发学生求学热情的“灵魂”教法,是当前很多化学教育者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对教学模式的创设、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全面探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设模式;创新教法;实践
“模式”体现在教学中,是指在某种理论与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简而言之,教学模式是为某个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活动,这就是为什么教学模式没有哪种最好之说,而是哪种模式能够最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即为最佳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传统的“说教式”“讲解式”教学模式,都容易让教学陷入僵局。化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活跃的学科,它本来应该是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与教师选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那么,怎样的模式和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让质疑始终成为教学主轴,让探究一直成为学习主线的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创设化学课堂的“模式”教学,尋找真正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灵魂”教法进行了全面解析。
一、质疑——引导学习的“内驱”
面对全新的一门学科,用什么方法才能引导学生产生想学和乐学的意识与行为?我们常说,思维的载体是知识,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凡对知识有效的引导,都应该努力去尝试和提倡。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淡化引导,让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自发行为?笔者认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所以质疑是引导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并不断探究的“内驱”。如,在讲关于“石灰石的利用”时,提前让学生在课外采集石灰石,在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黄山的视频,让他们说出在这段视频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大多数人都会被黄山的奇山怪石所吸引。然后让他们拿出自己采集的石灰石与教师提前准备的大理石进行比较,并提问:石头的成分都一样吗?石灰石和大理石一样吗?谁知道石灰石主要成分是什么?如果不一样怎样区分?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很快将石灰石与大理石主要成分检验出来?这种用问题情境引导的方法,会让学生的思维很快兴奋、活跃起来,被问题和即将要揭晓的答案所吸引,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
二、兴趣——持续解疑的动力
我们总是爱抱怨学生缺乏学习的耐力和持久力,但却不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否能够让学生时刻保持这种持续的战斗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的情绪才能始终昂扬,对某一件事或某个知识点保持着持续的探究热情?只要当兴趣浓厚,探究已经成为他内心所需时,人才会显露出无限的活力,所以兴趣才是促进学生持续解疑的最佳动力。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这就要让学生具备凭借自身力量获得知识的能力,只要他们感到自己有了这种能力,就会迸发出热情,激发出潜能。就如同在化学实验课上,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两者的反应是怎样的?由于两者之间反应之后的现象并不明显,所以教师进行实验,学生的兴趣不高,这时可以将实验交给学生去做,让他们自己去证明两者确定会发生反应。的确,这个提议一出,学生的状态立刻不一样了,他们纷纷开始设计方案,一个学生将NaOH溶液倒入装有CO2的塑料瓶里,稍加震荡后发生塑料瓶变形了,所以能够证明两者的确存在反应。在得到肯定的评价后,该同学非常兴奋,其他同学也非常受启发。这时再引导同学们质疑,这个实验是否还存在某些不足?大家又将注意力重新放在实验的设计上,思考之后想到了应该加一个水与CO2溶解的实验,通过对比来确定两者的反应存在。
三、体验——不断探究的引力
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储备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种探究的意识与能力,这种探究意识与能力从何而来?就产生在学生对知识进行体验的过程中。为什么我们常说传统教学诸多弊端,关键在于教师通过自己的说讲,剥夺了学生亲自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权利,也让他们丧失了探究的权利,没有探究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创新。化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要给学生提供更多体验的机会。如,在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在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了关于“干冰”的知识之后,就开始组织学生对二氧化碳溶解性进行第一次探究,指导他们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进行组内和组间交流,让他们在动手体验中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然后继续组织他们对“二氧化碳加入石蕊试液后,试液为什么会变红”进行第二次探究,让他们先猜测原因,然后自己设计实验,引导他们通过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和验证的过程,去体验科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这就给了学生一个展现合作能力和学生主动性的最好的机会。事实证明,多种体验带来的就会是不断的探究。
新课程改革提醒我们的教育者,教育模式的创设、灵魂教法的创新,都是基于“学生主体”的前提。“模式”教学,再也不能是传统教学的刻板与程式化,而应该是一种真正的行之有效,“以学为主,以教为辅,以质疑为轴,以探究为线”的教学新理念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陶金龙.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研究[J].文摘版(教育),2015(5):106.
[2]张振飞.“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化学教与学,2015(5):45-46.
[3]张金凤.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