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分层递进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18洪淑燕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效果评价教学过程

洪淑燕

摘 要:将分层递进法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这一方法和理念直接面向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有层次、有梯度地开展差别教学,从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关键词:分层递进法;教学过程;效果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点就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因材施教,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别。作为语言类学科的初中英语,由于学生个体的语言感受力差别较大,英语又是一门外来语言,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明显。为此,初中英语教学更需引进分层递进法,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一、分层递进教学法本旨

简单来说,所谓的分层递进教学法,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差异性教学,通常使用鼓励性、激励性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分层”就是按照学生本身差异分出不同层级,“递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设置有差别的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使他们在各自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分层递进教学法的设置前提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其本质是让学生有差别、有步骤地进行阶梯性学习,也使教学过程能够有的放矢,更人性化、个性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快乐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主潜能。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递进法的应用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按照学生分层、目标设置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效果评价分层这几个步骤进行。

1.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这一方法的逻辑起点。分层通常要按照一定的标准,一般来说,要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学习兴趣、个性、学习习惯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分组可由学生自选,师生协商,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进行分组学习、分组测试和分组评价。针对初中英语这一学科特点,对学生分层需要充分了解他们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领悟能力的情况,可以通过知识测试来了解,也可从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兴趣等方面进行调查,更要留心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按综合能力高低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数量较少,语言天赋较高,语言掌握能力较强,对英语也有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求知欲。B层的学生占班级多数,这类学生语言感受力普通,学习态度端正,有上进心,但由于找不到恰当的学习方法,成绩一般。C层的学生数量也较少,这些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基础也较差,自制力低,一般成绩较差。当然,对于学生的分层应是动态的,随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或落后,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2.目标设置分层

通常意义上,我们设定一个总教学目标,在其下又根据教学进程设置若干小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在分层递进法的背景下,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体现差异性和针对性,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这一过程其实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详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初中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听力等方面的学习,都要设置A、B、C三个不同的层次,譬如在写作训练时,就要提出不同要求。对于C组学生,要求其根据教师所给的作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简单写作即可。B组的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写出有一定语言水平的作文,并在语法、词汇量使用、长短句应用方面有一定要求。对于A组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根据相关内容让学生自拟题目,自由发挥。在英语听力、阅读、背诵、会话等各个模块中均可设置不同的标准。

3.教学过程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分层是分层递进法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通过不同难度的例题、问题、作业等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应对教材中涉及的概念、例题恰如其分地进行分层,有的适可而止,有的加以铺垫与引申,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在提问时,也要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发散性程度寻找合适的学生回答。在课后的巩固复习环节,教师在练习题的选择、作业的布置及拓展性训练的安排时,也要有意识地进行分类。总之,要将分类和区别对待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为了达到训练效果,通常要求A层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平时阅读所积累的背景知识,训练看图说话,并在此基础上引发思考,最终用英语表达出来。B组学生则更多的需要根据模板进行教学,中规中矩、按部就班的成分居多,使其对英文课文读懂读通,同时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在习题选择上也是偏向中高难度的中档题。对于C层的学生,更偏重于词汇和语境的掌握,对他们不作联想和思考的要求,进行简单的阅读和会话即可。

4.效果评价分层

对学生进行课后效果评价,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评价主要以学生的测试成绩为依据,也可采取谈心、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衡量学生是否在各自的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使学生保持平和上进的心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于英语知识的测试,也要使用不同的标准。例如,英语听力学习中,C层的学生如能够听懂一段文字的关键性词汇,明白这段文字主要在说哪方面的问题,就算达到预期目标。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要求基本能听懂所说内容,并能进行片段的复述。对于A层学生,能够完全听懂文章内容并复述,还能进行思考,提出新的问题,方说明学习效果达到。

分层递进法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这一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尚处于摸索阶段,要想真正使这一方法取得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止于噱头,还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好分寸,纵横联系,前后呼应,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理想的發展。

参考文献:

[1]梁倩.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递进法”[J].语数外学习,2014.

[2]吴赛君.运用分层递进法培养学生想象力[J].广西教育,2003.

猜你喜欢

效果评价教学过程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