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2017-06-17邵静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毛诗关雎北京大学出版社

邵静

摘 要:夫妇之道为五伦之首,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关雎》之义在于以淑女之求之礼与节,达于天地之道,人伦之正。

关键词:关雎;风;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1

对于《诗》,国人的基础阅读范围大抵不出《关雎》、《蒹葭》和《硕鼠》等有限的几篇,心中留存的是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阶级剥削压迫的反抗的记忆。但如果有更多涉猎经典的经验,总在不经意间可以看到对《诗》的引用,及至《论语·季氏》中孔子对其子伯鱼的教诲:“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又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以此可知,《诗》的教育以及它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我们现代人所能理解的范畴。

《关雎》是《诗》的第一篇,近现代人多把它理解为一篇爱情诗。此篇出自《国风·周南》,“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1]文王迁于丰以后,便把岐赐与周公和召公,《关雎》之教,实则反映了周南、召南之地的教化。《毛诗正义》引郑玄言:“武王伐纣,定天下,巡守述职,陈诵诸国之诗,以观民风俗。六州者得二公之德教尤纯,故独录之,分而国之。”[2]《诗》呈现的是民风教化,孔子所谓“诗可以观”(《论语·阳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的。《国风》之“风”的含义,诚如《易·巽卦》彖曰:“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3]君子在上,顺乎天命以施中正之志;百姓在下,虽愚夫愚妇亦可仿效,此《论语·颜渊》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教化之施与和遍及,如自然界的风一样无所不至,不仅仅是周、召之封地,并向南普及至当时的文明教化落后之地,故谓之《周南》与《召南》。其诗通过社会现实的反映,实述周公、召公之德政,更绍述文王圣德之教。

《关雎》之旨,毛亨言:“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4]

毛亨之言,阐明两点:1、《关雎》之内容在于明君子与淑女之夫妇之道。2、《关雎》夫妇之道之表现在于“不淫其色”、“无伤善之心”。“淫”和“伤”皆为“过”,孔子言“过犹不及”。所以,毛亨言此为“关雎之义”,“义”者“宜"也,即言此为《关雎》之相宜之处。可见,《关雎》之要,在于阐述夫妇之中道,其大义在于以夫妇之道达乎天地之道,诚如《中庸》之言:“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关雎》之诗,贯穿两条线:其一,由自然及人情;其二,由人情及人之礼。“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洲”者,水中之小島也,是家之象征,也是国之象征,皆为有边界之事物。而岛上之关关相鸣之雎鸠鸟,其意则在“和”字,雌雄虽有音声之异,却有和谐之美,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也。以此自然之象而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人伦,其意涵则不言而明。此为《诗》之兴,所以能由此及彼之想,要在能感通万物而为一也。教化的范例实源于自然,“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5]这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思维方式,而《关雎》则以一种生动的方式使读诗者在不断吟唱中日益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所谓比兴,更本质地讲,是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文学性表述。由雎鸠之相求,写至君子之好逑,恰是完成了由天道至人道的转换与落实。

旨要既明,《关雎》在以下展开的是更为重要的夫妇之道何以至“中”的问题。《毛诗正义》引王严肃解“窈窕”:“善心曰窈,善容曰窕。”[6]故“窈窕”,至善至美之谓也,然“善心”于“善貌”之前,可见古人于德与貌之选择次序。“窈窕”之求,出于君子之性情,故有“寤寐”、“辗转”之思,然“哀而不伤”(《论语》),亦有“琴瑟友之”之求,然“乐而不淫”(《论语》),发乎情而止乎礼。礼何以重要?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7]可见,“礼”是由天地之道达于人道的方式,目的是制约人情之泛滥,以至于中正。故礼之在兹,求兹,义也。

“荇菜”之求终于有了结果:做成菜羹祭祀神灵。淑女之求的答案也在此昭然,非貌也,礼也。淑女处身于钟鼓之中,孙奭疏“钟鼓”之意云:“盖钟以止为体,鼓以作为用。”[8]故所谓“钟鼓”之乐,其本为“止”与“用”的文质相复,合于性情收放之道。正如《周南·桃夭》所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于家所宜,才是君子之道之发端,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此为《关雎》之志。

注释:

[1]毛亨《毛诗正义》第13页.

[2]毛亨《毛诗正义》第13页.

[3]王弼《周易正义》第272页.

[4]毛亨《毛诗正义》第24页.

[5]王弼《周易正义》第27页

[6]毛亨《毛诗正义》第24页.

[7]郑玄《礼记正义》767页.

[8]赵岐《孟子正义》41页.

参考文献:

[1]汉毛亨传《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汉郑玄注《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汉赵岐注《孟子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4]魏何晏注《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5]魏王弼注《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猜你喜欢

毛诗关雎北京大学出版社
安大简《诗经》虚词异文考略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Speech Acts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敦煌写本《文选》李善注引《毛诗》考异
《毛诗》与三家《诗》异同研究综述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Overseas and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of Analysis of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