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

2017-06-17李施蓉张恩茂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李施蓉+张恩茂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的特点着手,分析了当今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三观、生活、学习、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针对现状,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031-02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指与传统的纸质媒介有所区别的,利用电波、图像传输技术的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介形式(蒋宏,徐剑,2006)。新媒体时代是人们利用新媒体进行交流、互动,从使新媒体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工具,达到人人用新媒体、处处用新媒体传播的场景。在此背景下,使得受众的思想、行为等广泛受到新媒体的影响。

二、新媒体的特点

1.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传播主体不再占领主导地位,受众也可以是信息传播者,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变得不那么明显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新媒体的参与者不仅仅能够接受网络端、手机端的各种信息,也可以通过apps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增强了信息发布的便利性,使得人们得到信息的渠道日益剧增,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信息更加便捷。这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之一。

2.打破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在传统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需要经过两个层次:信息发布者将通过传统媒介传给所谓的意见领袖,再通过意见领袖将信息传达至大众。而在新媒体中,虽然也有意见领袖的存在,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信息是点对点或者点对面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传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削弱了意見领袖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使得任何个人、群体都有平等地接受信息、发布信息的权利。

3.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在传统媒体中,信息主要通过纸质媒体或大众媒体进行传播。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的传播终端逐渐从纸质形式向以手机客户端为载体的QQ、微博、微信等过渡;从传播格式来说,从当初的问题到图文并茂,再到如今的图文、音视频全囊括,越来越丰富多样。

4.传播内容的个性化。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内容呈现多样化、分众化及个性化的特点。媒体媒介将利用大数据,分析受众对信息的偏好,进行相应的处理,推送符合信息客体习惯和爱好的信息,使得信息推送更具针对性,对受众起到更为直接的影响。

5.传播的时效增强。在传统媒体传播时代,信息从收集到发布要经过编辑、审核等多道流程,从而比较容易产生信息的滞后性。然而,新媒体的传播主要以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平台为依托,只要有一部简单的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能进行信息的发布与反馈,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信息的滞后性,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根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的网民已达到6.68亿,较2015年上升0.9%,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94亿,占网民数的88.9%。在这近6亿的手机网民中,20—29岁的居民占了近三分之一,学生网民占四分之一。手机即时通信、手机搜索、手机网络音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应用,分别达到91%、76.5%、77.4%■。由此可见,新媒体在学生中的应用率极高,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方方面面。

1.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信息获取的渠道不断增加,使得大学生获得的信息量也不断增加。然而,由于监管的不严密,使得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参差参半。再加上西方腐朽的价值观的影响,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树立的青年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甄别能力、自制能力并不能让他们能够完全独立地分辨信息的良莠,从而对他们正确三观的形成有着冲击作用。

2.新媒体的运用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降低。新媒体的开放性强化了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体性意愿,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秘性,使得大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化到主动地表达意愿,他们可以以一个虚拟的身份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避免承担后果。然而,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有限性,更多的是转载、分享别人的信息而不是进行原创性的作品发表。此外,一部分学生将网络当成自己发泄的场所,不顾道德标准的约束。

3.新媒体的流行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受到影响。首先,由于新媒体的便捷性,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时间越来越长。新媒体的产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在新媒体形势下,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替代了传统的线性阅读形式;自由化的思考形式代替了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模式。

四、新媒体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1)新媒体开拓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新媒体的出现为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除了传统的书本知识传授、面对面教育,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媒体平台,传播趣味性、知识性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网络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拓宽了交流渠道,降低了工作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2)新媒体的出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利用介于真实和虚拟之间的新媒体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更能迎合学生的需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2.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1)增加了舆情维稳性的难度。相较于“80后”的大学生,“90后”的大学生更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独生子的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在现实中,有不少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或者不顺时经常通过新媒体平台发泄自己的不满,从而给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舆情监控带来了难度。(2)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迅速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且对相关的理论、热点进行剖析和评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内容比思想政治工作者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更加全面、更加丰富,这使得部分大学生对教师的讲解,甚至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产生了怀疑,撼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挑战了教师的权威性。

五、新媒體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养。在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正确认识新媒体在当今时代的作用,正确看待新媒体,使用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工作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利用QQ、微博、微信等加强与青年大学生的沟通,形成政治合力。

2.加强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平台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较高,然而略显不足的人生阅历使得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还不是很强,良莠不齐的信息也影响着他们正确三观的形成。因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正确地引导青年学生合理、科学地使用新媒体,培养他们的信息甄别能力,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推动青年学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的思想提升,塑造健康的人格,培育健全的心理。

3.强化道德教育,做好新媒体的舆论监管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教育中重视法律知识的普及,增强学生的责任、法制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同时,建立一批以辅导员、学生干部为只要力量的网络信息监督员,分析、收集新媒体时代的不良信息,防范它们对青年学生的侵害。此外,通过新媒体平台倾听学生的想法,保持信息的畅通,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新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

注释:

(1)数据来源:《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技论[M].上海交通人学出版社,2006.

[2]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99-230.

[3]熊燈宇,摩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J].中国记者,2003,(5).

[4]王学检,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5]王长潇.新媒体论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6.

[6]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0,(1):71-74.

[7]翟清华.解析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246-247.

[8]林学聪.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136-137.

Explo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LI Shi-rong,ZHANG En-mao

(Ningbo Dahongying University,Ningbo,Zhejiang 315175,China)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on the three views(views on world,on life and on valu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effect on their life,study and thinking mode under the contemporary era background.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in the university,but also has made them face many challenges. This paper,in view of current status,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Key words:new media;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