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新生研讨课“大学学什么"教学札记

2017-06-17叶志明

中国大学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研讨大学课程

叶志明

一、引言

上海大學自2011年秋季开始向全校本科生推出开设了新生研讨课,该课程全部由学校正高级职称教师即正教授来讲授,且每个课程班学生人数限于30名以内,课程设置为1个学分(按照上海大学学期安排则为10个学时,即每次两节课,总共五讲)。新生研讨课开设的设想和目的则是:

让大学新生与学校里具有最高学术水平的正教授入学后即有零距离接触,是让新生深入了解大学,感受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受教授、名师、大师的人格魅力和风采。

课程设置要求是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以改变学生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培养学生发问、好奇、探索、兴趣等,即大学期间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小班化的教与学的研讨,加强课堂互动,使学生养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课程的研讨,使得学生逐步实现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对大学学习方法的一种新的认识,培养科学精神。

为实现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模式探路。

为此,学校里涌现了一大批新生研讨课,我创设了一门本科新生的研讨课“大学学什么”。经过几年讲授的实践,觉得要讲好并能赢得学生欢迎和积极互动,新生研讨课课程还应该具备如下表征点:

虽然课程教学时间是短暂的,但是其中传递的知识是准确的,而讨论问题的答案却应该是开放性的,以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思考与讨论。

课程在讲授中应该是重感性、重直观,重开放,重概念,轻封闭,且常常是小题大做式的,开拓视野的,不应该是密集知识传授式的。

课程内容应为案例教学式的,同时不应去追求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充分体现研究式的教与学,展示大学与基础教育的不同教与学的方式。

课程研讨的问题可以是教授们正在思考或前沿的问题,但是却又是主讲人可以以非常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的。也可以是教授们最熟悉的东西,是以往研究成果的阐述等。因此教授们对学生娓娓道来,以引发学生兴趣,感受学术大师的风采和魅力等。

因此,新生研讨课教学成果体现在:老师不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老师不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与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学生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课程学习评价则不是简单地用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赞扬学生自己思考与发现的结论,保护与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与尝试等。下面以自己讲授“大学学什么”课的过程略谈一些教学体会。

二、“大学学什么”课程教学过程

我的“大学学什么”研讨课一共分为五讲:(1)“有用”与“无用”;(2)“热门”与“冷门”;(3)“投入”与“产出”;(4)“知识”与“方法”;(5)“职业”与“事业”。

(1)“有用”与“无用”

当大学新生进入大学以后,其实很多面临的是觉得所学课程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所学的专业到底对于未来是有用还是无用的纠结与彷徨。因此我的课程即从这里开始了研讨。

第一讲的开始,首先在教室黑板上写上“有用”课程、知识、活动、专业……。“无用”课程、知识、活动、专业……。接着请学生自愿上去在对应的栏目里写出自己的课程、活动、知识、专业等。于是一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于“有用”与“无用”讨论便开始了。

老师则主要在于引导,引导学生从大学几年如何渡过?大学四年时间里如何去发现与挖掘自己最有兴趣的地方在哪里等。

研讨中,引用了国外一个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毕业1~5年:回答最多的是大学里学的“基本技能”最有用;毕业6~10年:回答最多的是大学里学的“基本原理”最有用;毕业11~15年:回答最多的是大学里学的“人文学科”最有用;毕业16年以上回答最多的是大学里学的“艺术”最有用。

通过学生积极研讨,逐步形成了如下共识:有些短期看“无用”,长期看却“有用”。有些在功利性上判断是“无用”的,而在思想或精神层面上却是“有用”的。有些对你也许“无用”,而对别人可能是“有用”的。有些今天的“无用”,恰恰又是未来的“有用”,……。有本事之人“无用”可以把它变成“有用”,没本事之人“有用”也许会变成“无用”,等等。

通过讨论,学生们认识到这是“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使得学生认识到在大学里也许学了许多“无用”的东西的人,日后往往都成了特别“有用”的人才。认识到大学是为学生打造未来发展的人生框架,而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眼前所谓的专业框架,这又是“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

(2)“热门”与“冷门”

这一讲我从大学的招生切入,从大学招生宣传应该提供什么信息给高考考生,从whV?How?What?Where?等方面入手,再结合新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经历等,来研讨什么是“热门”专业,什么是“冷门”专业等等。从每一位学生自己对某些专业是否真正有兴趣来分析。

通过研讨,同学们认识到所谓的“热门”专业仅仅是对别人而言的,对别人可能的“有用”、是别人的需要而己。认识到今天的“热门”,也许是明天的“冷门”,因为别人的需要变化了。那么作为四年以后走向社会的学生,还没无法预计未来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需求时,怎么能够把自己的青春赌在今天别人的需要上呢?

本讲的研讨,又让学生认识到:在大学里去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看看你干哪些事情能够干得最为出色,去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这才是检验你才能或者才华的尺子。教师则引导学生利用好大学的一切资源,把自己的才能或才华训练并发挥到极致。具备了这些,将来也许干什么都行。

因为大学是要培养一个能够主宰学生自己生命或者一生发展的心灵,就是未来想干什么时都能干得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人。

接着再逐步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时时要问自己的两个问题:将来想干什么?将来能干什么?

经过课堂热烈研讨,学生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有本事之人“冷门”可以把它变成“热门”,没本事之人“热门”也许会变成“冷门”。例如马云当年创办“阿里巴巴”和2006年苹果手机发明案例等。接着再阐述上海大学老校长钱伟长先生的那段话“……我们是要培养一个能够独立地到一个未知领域里工作的人,因为我们面前的都是未知的领域。”这一讲是对“热门”与“冷门”之间辩证关系的研讨,更是对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

(3)“投入”与“产出”

本讲以让学生写出上大学前自己最大的投入与最大的产出为例开始。然后逐步引入人生发展规划。

先请学生看:目前是一名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其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硕士生3年+博士生3-4年,合计16年(本科毕业)、19年(硕士毕业)、22-23年(博士毕业)时间的投入。目前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结合上一讲的两个问题,那么应对未来的人生发展规划做些什么呢?这里要让学生知道大学期间是学生一生中最青春靓丽、最重要的发展阶段;等到了毕业时,又有多少人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浪费这四年大学的宝贵时光!

这里引导学生思考:考上大学了,前12年投入好像没有浪费;考上研究生,前16年投入好像没有浪费。那么若以高考为目标,进入大学是否便迷失目标?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在大学里最纠结的以下若干件事:

大一时:专业不理想,不是自己想学的;不知道大学怎么学习,下课后没人管了没了方向……

大二时: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同时室友关系紧张;或者社会活动参与过多影响学习……

大三时:谈了个朋友,被甩了,想不通啊;CET-4通不过啊,学校还与毕业学位挂钩……

大四时:还有好多门课程挂科,怎么毕业;或谈了朋友,面临毕业就是分手的难题;就业找工作困难,没单位Offer……

这里逐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家对青年人所寄予的期望等引入与引导,还加之于知识更新与替代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我们掌握知识和成长的速度等社会快速发展进程等内容。引导学生必须学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超前的意識来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人品素质、处事能力、知识体系等,怎样使得自己成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舞台上的主人等问题上。请每一位学生谈谈自己原来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投入了什么等。自己的梦想是否高于现实,梦想与现实如何依靠人生发展规划来架起桥梁,在如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实现中国梦与自己个人梦想的结合上来增强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接着再讨论大学生的就业力问题:人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动手能力、社交礼仪、艺术审美、劳动技能、人文素质、人际沟通、生活自理、公共意识、心理素质等。这些,都是构成一个人未来发展的“软实力”要素,而这些恰恰是大学教材中,教室里或者说课堂上不教的,也是家长所忽略的,更是学生自己没意识到的。但确实这些又是至关重要的软实力和硬道理。软实力只能从社会实践中去学与悟。所以,上海大学老校长钱伟长说过的“培养学生的关键在课外”,道理也在于此。

本讲最后,引出首季“中国达人秀”中的场景:当袖管两空的刘伟走上舞台时,所有人都知道他要表演什么,但没人能想象他究竟要怎样用双脚弹奏钢琴。而当他坐到特制的琴凳上之后,优美的旋律从他脚下流出,十个脚趾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着,全场陷入了一片安静。在刘伟表演结束之后,所有观众和三位评委都起身鼓掌。“用生命展示他的才华!”面对这样的赞誉,刘伟只是淡淡地说:“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没有人规定钢琴一定要用手弹”。由此告诫学生们,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只有两条路:(1)要么走别人走过的路;(2)要么走自己的人生发展之路。但是没有人规定你的发展必须走别人走过的老路。鼓励学生走出适合于自己发展的人生之路。

(4)“知识”与“方法”

本讲从读书的三个境界谈起:一是读博问题,即做加法,把书读厚;二是读薄问题,即做减法,把书读精;三是读破问题,即读出问题,也是读书的第二次创意,要读出书的言外之意。

再结合自己从事的力学专业来谈弹性力学中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弹性力学问题,一般是求在满足特定边界条件下(或者某些初始条件下)符合变形协调关系的平衡方程组的解,且一般是求精确解。但是实际问题太复杂,以至于求精确解太难了,可以说每一个问题的精确解都是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所以,实际问题的求解中都是设法获得近似解,于是便出现了很多求弹性力学问题近似解的方法。而这恰恰是我们各类管理工作、处理问题时的普遍处理方法。

这里告诉学生,在具体学习课程时要注重其中思想方法上的总结与归纳,注重方法论上的体验。这样才能不断地将知识转化为方法,转化为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接着,引用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的一段话:“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0000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这里引出哲学上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同时请同学们一起计算一下,大学四年学习一个具体的专业,总共花费了多少时间,是否达到变成超凡的条件。于是,辩证法三大法则一一量变到质变:量的积累到质的升华;否定之否定: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立统一论:辩证法的思想和方法等自然引入。以及科学方法论中三个层次的引入:一则适用于一切科学领域的一般研究方法;二则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内所特有的一般研究方法;三则某一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等。由此构成了人们从事科学认识活动的模式、程序、途径和手段的系统等。引导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是简单地学习知识,更要注重方法论的梳理与掌控。

接着再以工程问题分析中的“模型法”作为案例。模型法(“模型”研究方法,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模型,而更广泛地指理论模型)也就是哲学上的抓主要矛盾,略去次要矛盾去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当问题解决后,再计入次要矛盾,再去解决。这种逐步逼近真实情况的方法,也是哲学上相对真理概念的具体应用。

这一讲起到为学生逐步培养自己具备正确、科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认识到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5)“职业”与“事业”

这一讲从前几年我国开展的“石头剪子布”研究引入。“石头剪子布”问题涉及博弈论、概率论等极为复杂的课题,其实对自然、社会、人文等领域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我国的“石头剪子布”研究还引发过争论,网上或者业界对此评论惨不忍睹。这些恰恰是非常非常基本的、人人以为都懂的基本概念或者问题但是,其实并不是都很清楚。

于是再列举:石头扔进河里的“打水漂”游戏及其研究成果。“打水漂”是人类最古老的游戏之一,是指用扁形瓦片或石片,在手上呈水平放置后,用力飞出,石片擦水面飞行,石片碰水面后遇水面再弹起再飞,石片不断在水面上向前弹跳,直至惯力用尽后沉水。这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其科学问题中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学原理,如旋进、流体表面张力、动量守恒等原理。其科学应用:水漂的影响力不仅在于游戏和运动,它对于航天器返回时载入大气层姿态的控制,汽车和飞机轮胎的设计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却出现在2l世纪初在American Journal ofPhysies(v.71,Feb.2003:15l p.)和Nature(v.427,Jan.1,2004:29 p.)上发表的论文。其中最新世界纪录是43岁的拉塞尔·贝尔斯打破了世界打水漂纪录,他扔出的鹅卵石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湖上前行了76米,跳跃51下。

在此基础上,在引导学生研讨无论学习什么专业,要面对的实际工作必须回答这四类问题:理工学科专业是教会您怎么做事,会不会做事(专业能力);经济学科告诉您值不值得做此事;法律类学科是规范您可不可以做此事;而哲学人文学科却告诉您为什么要做,应该不应该做此事。这里以拓展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眼界与视野,认识到为什么那些大科学家们能够成为大师的道理所在之处。

接着与学生一起研讨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干结果会好于很多人的原因。“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这是钱伟长老校长对教育对祖国热爱与忠贞不渝的写照。

通过研讨,学生逐步地认识到,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让自己干什么,要都能干得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可能需要具备坚实基础理论、广博知识体系、创新思维与思想方法、敢于担当的实践等因素,知道只有用自己的过去,来证明自己的未来,即:不管自己未来做什么,自己必须首先做好眼前的事情;用自己做成眼前的小事、分外事,来证明自己未来也许能做大事。

课程开展到此,学生基本上己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各类问题以及自己的未来都慢慢地拥有了很多想法与思考。紧接着在于学生讨论如何对待未来可能遭遇的挫折与失败,需要再次告诫学生。这里引用现代成功学奠基人拿破仑·希尔的话语:“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但这很小的差别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这很小的差别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讲过一段话:“一个人活到七十岁,大概只有十三年在工作,大概十七年是业余时间,此外是吃饭睡觉的时间。一个人能不能成才,关键是如何利用好你的十七年,能够利用业余时间的人就能成才,否则就不能成才。”即,人之差异看业余啊!

五讲的研讨内容则希望学生走出研讨课以后,自己能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与观念来对待时空,对待一切,对待未来。

三、关于课程的作业与考核

本研讨课分五讲,每讲布置一次作业,总共五次作业,每次写1500字以上。

作业之一,第一讲研讨心得:我眼里的“有用”与“无用”。作业之二,学习心得:我的“热门与冷门”故事。作业之三,写写自己成长以来最大的“投入”与“产出”的案例(正面或者负面皆可)。作业之四,自幼小读书以来,自己觉得认为是掌握的一些方法论里的方法举例,讲自己的故事。作业之五,请选择课上讲过的某个案例,请学生自己做一个正反面的深入分析。

本课程考核办法:第五次作业按照50%,平时前四次作业按照50%计分,然后综合评分即为考核成绩,五级记分制。

本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准备一部分PPT文本,毕竟时间紧,信息量大。同时多媒体教室最好可以直接上网,遇到有些问题的讨论时可以直接网上搜索等。

四、结语

应该说,作者经过多年此课程的讲授,深得学生的欢迎,学生評价很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反馈极好。学生在作业中纷纷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例如高考与高考复读的故事;打球、体育、学武术等的故事;学音乐、练舞蹈……的故事;学数学、学英语、练书法和当志愿者的故事;学生们讲述了很多很多家里的故事,讲述了老师的故事。有学生讲,以前没有上此课时,从来没有好好地思考过自己以及与自己有关的故事,没想到自己还能讲出那么多故事来,这些对于学生未来的大学四年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与鞭策。

作为主讲老师希望通过课程学习,一是想让学生学会运用哲学思维,能够辩证地看问题,懂得客观地从各个方位全面地思考与分析问题,甚至解决问题。二是让学生学会敢于向老师提出不同看法与意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是最最可贵的东西。所以我在最后一次作业布置了要正反两方面来说事,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处理事情的得与失,积极与消极的程度等。这也就是让学生在大学四年里从一直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永远正确”的道理外,还要敢于挑战老师的权威。其实,任何一门课程老师讲的内容仅仅也就是相对有道理而己。通过课程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甄别、学会判断,这是大学里很重要的基本功或者基本素养。三是让学生从课程中不断总结自己走过的路程,反思自己的不足与问题,挖掘自己的优势与长处,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从中树立自己对未来的自信心,因为有些学生认为自己考得并不理想,有的还有一些颓废想法。四是让学生未来对待任何事情时学会如何去正确选择,而不是简单地从“非对即错”的简单式思维方式出发。五是告诉学生,获得成功,做事要踏实,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小事开始,做事要关注细节,不要忽视小处,细节决定成败.同时还要注重积累,坚持是取得最后成功的基础。从作者的教学实践效果看,课程完全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猜你喜欢

研讨大学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至善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