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文学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

2017-06-17金怡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语文

金怡

[摘 要] 本课题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新疆班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结合笔者任教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实际情况,揭示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文学素养的现状:学生普遍对文学素养的提高有所期待但积累弱,两极分化严重。同时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阅读层次浅,阅读实用性、功利性目的强。本课题针对现状,尝试进行了具体实践,提出“三层金字塔”提升模式,即广泛阅读、分层引导、实践锻炼。从夯实基础到发展审美思维,这种尝试能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文学素养

一、研究背景、意义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文学素养的培养在语文课程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肯定与青睐。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语文学科的建设,更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文学”素养,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素养”一词中的“素”在《辞海》上的解释是有“向来”之意,故“素养”一般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有很多人认为文学素养只对应那些从事文学创作、文学科研的人,但随着教育的改革,文学素养已经深入到教育,包括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之中。本课题所探讨的学生文学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特别是在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中所获得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素养。

如何实施文学教育,使之超越单一的语文工具论,培养学生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谐发展所必备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一直在关注和积极解决的教学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在内地新疆班学生的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全新的问题。首先,内地新疆班学生相较于内地本地学生而言,语文基础不够扎实,所以学生们更多地着眼于如何学好语文本体知识,如何解决阅读和写作的具体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很多时候也关注学生的工具性操练,完成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高考语文成绩,所以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同类的本地学生相比显得贫瘠。其次,在现今的大数据时代下,现阶段的内地新疆班高中学生又有新的特征,他们普遍比原来的内地民族班学生具有更宽广的视野,更求知的心态,学生具备文学素养提升的可能性,也有这种迫切的需求。第三,内地新疆班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较大的两极分化,怎样符合每一种学生对于提升文学素养的期待也是一个新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1]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见,文学素养的提高和学生语文学习的习得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其次,文学从古至今一直是最重要的艺术类型之一,在文质兼美的文章中涉猎,从中挖掘美,引导学生鉴赏美,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思想上的体悟。

第三,在针对内地新疆班学生的德育教育上,爱国情怀、民族团结、公民道德这几方面一直是基础点和关键点。其实,德育教育并非只有说教和文件解读,文学也会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文学素养的提升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多方面、多角度的涉猎。在文化比较、文学鉴赏方面的落实中,学生可以达成对中华文明和学生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知,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这无疑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一条有效路径。

第四,文学的功能是作用于人的灵魂的,文学阅读影响着青少年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文学素养的提升不仅仅作用于内地新疆班学生的高中学习,对其整体的生涯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开展满足中学民族班学生文化需求的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对民族班学生的教育既要能满足他们课内课外需求,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2]

(三)研究概况

本课题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新疆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20份,涉及三个年级的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01份,有效回收率为84.2%。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学生概况,学生对自身文学素养的认识,对提升文学素养的需求度,提升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对阅读文学经典作品的态度,对学校课堂课程设置的想法等六个方面共23题。在对文学素养的自身认识方面,问卷主要涉及学生对“文学素养”概念的理解,学生对自我现阶段文学素养的满意度,是否喜欢阅读,是否有计划地进行阅读等方面的信息;在提升文学素养的需求度和现阶段主要途径方面,问卷主要考察学生对提升文学素养有着怎样的需求,需求的迫切度是否高,作为新疆班学生在内地生活学习时在文学素养的培养方面有着怎样的便利和局限等问题;在对阅读文学经典作品的态度方面,主要考察现阶段的内地新疆班学生对于经典作品的定义,阅读经典作品的频率,阅读经典作品的感受等等;在对学校课堂课程设置的想法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现阶段语文课程中是否有文学素养的渗透,对于文学素养培养的满意度的调查,并从学生处收集关于校内有关课程设置的合理度以及对在校内提升文学素养的可能性等信息。

二、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文学素养的现状及特点

(一)内地新疆班学生在文学素养方面的提升空间大

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招生条件明确规定:“学生须品学兼优,汉语文成绩须达到良好以上。”[3] 筆者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群体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约24本书,阅读量大的学生可达每年约100本,90%以上的同学都希望在高中阶段增长阅读量,提升自我的文学素养。同时,以上海交大附中为代表的内地办班学校优质的图书馆资源,方便的网络图书馆资源也提供了学生阅读的便利条件,使得学生在提升文学素养上有较大的空间和发展性。

同时,随着近两年来学生语文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很多内地办班学校开始在语文学科学制上进行改革,以上海交大附中为例,从原来的预科、高一、高二、高三的四年分布模式改为高一、高二、高三、高三的四年分布模式,提升了教学难度,拓宽了教学广度,每学期都选拔学有余力的新疆班学生进入本地学生班级入读,以提升学生的见识和素养。如今在校的新疆班学生在经过过渡期之后已完全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语文成绩比起前几届的新疆高中班有了飞跃,这也使得提升现阶段学生的文学素养变得更可行。

(二)学生文学积累情况较弱

据调查统计,上海交大附中新疆班的学生阅读量约为每人每年24本,看似比较乐观,但仔细分析之后,发现学生阅读的多是《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这类周刊、月刊的休闲读物,或者流行小说,这类书籍作品显然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营养和价值。而大量文史哲经典则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对所看书籍仅仅停留在了解故事梗概、人物情感等浅层方面,离真正的欣赏作品差得很远。调查还发现,学生在阅读时几乎没有做标注的习惯,更不用提阅读之后的读书笔记的撰写。阅读时圈划和阅读后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养成阅读中和阅读后的好习惯才能真正对一个人的文学素养的提升带来深刻影响。

(三)学生文学素养两级分化严重

首先,在本体的语文成绩上,学生之间就存在相当严重的两极分化。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插入交大附中本地学生班级并且成绩在平行班中名列前茅,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却连最基本的课文都存在看不懂的情况,每次考试的分数也停留在比平均分低近30分的水平。

其次,在文学类作业的完成度上,也是差异明显。诸如课前的文学作品介绍,每周的好文摘抄等口头和书面作业,有的同学演讲滔滔不绝,介绍给大家的书籍纵观文史哲,并能从容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深度见解,每周的好文摘抄上也总能看到令人欣喜的表现。而有的同学介绍的书籍还停留在休闲读物或是童话上,两者的差距甚是明显。

再次,在阅读量上,阅读量多的同学是阅读贫瘠同学的30倍之多。可见在新疆内地高中班学生群体中文学素养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四)学生对流行文学关注度高

在调查中,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是纸质阅读,但随着手机的普遍应用和Kindle等阅读器的横空出世,网络阅读的方式也渐趋成为学生的主要阅读方式之一。但须注意的是,学生在网络阅读上主要关注流行文化,网络言情小说、玄怪小说等新型文学载体,相反地,学生越来越不愿意阅读中外经典作品。同时令人唏嘘的是,调查中只有20%的学生会关注到本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相当多的学生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趋势显得并不感兴趣。

(五)阅读层次浅,实用性、功利性目的强

调查显示,学生阅读量排名第一的是小说类读物,因为浅显易懂,轻松易读。第二的就是和平时学习有关的各类教辅书籍,类似各种真题集、试题精编、古文讲解、作文高参等,同时,成功学,怎样成功这类的励志型书籍也排列于学生的阅读量的前位,这反映出学生的阅读带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功利性,而不是为了欣赏去阅读。

三、现阶段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策略

在明晰了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现阶段文学素养的现状之后,更为重要的是根据现状找到具体的提升策略。笔者任教新疆班多年,进行了文学素养提升方法的实践,并根据实践提出“三层金字塔”提升模式(即广泛阅读、分层引导、实践锻炼)(见下图),希望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践锻炼

分层引导

广泛阅读]

(一)广泛阅读,为提升文学素养打下深厚基础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认为: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审美的教育要通过体验来完成。文学教育的目的要使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初步具有文学欣赏能力。使学生经受文学形象的感受和构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才是最关键的文学教育目标。

要实现文学教育的目标,则首先要让学生“读”。文学作品的意蘊要在“读”中去感受,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他读过的文学作品多少、读过哪类作品有关。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谈不上质量。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可以使学生揣摩文辞,领悟作品的神形之美。能体验情感意境,感受美的熏陶,陶冶性情,净化灵魂,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下坚实的基础。

1.作品推荐

学生由于年龄和生理的限制,往往不能选择合适的阅读对象,新疆班学生更有这方面的困扰,而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笔者尝试在教学中发挥“导读”的作用。首先,针对课本中出现的经典作品,文史哲大家,笔者会根据自己对作品和作家的理解,讲解作品的长处,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较清晰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解,从而产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其次,每周会为新疆班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层次的作品,作品涉及多个国家,涉及各种体裁。

2.开设阅读欣赏课

现在的学生被快节奏的生活和重负担的考试测验所绑架,他们习惯于走马观花,习惯于不求甚解,所以,我们有必要做出语文课堂上的改革。笔者在传统的一周5节至6节的课程中抽出1—2节作为阅读欣赏课,设置语文主题阅读,学生通过欣赏、分享、诵读、比较、模仿等方式,深入解读文学作品。

3.注重读书笔记,养成阅读好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笔者不仅在不同时期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模仿场面描写、引用经典句子等,每周、每月也会布置相应的阅读笔记作业,并在批改后在阅读欣赏课上与学生交流体会。只有这种读写结合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二)分层引导,培养文学审美思维

文学审美思维是指主体在听、说、读、写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审美思维活动和思维能力,它包括对文本对象、情境等的辨识、判断、感知、领悟,思路的确定与调整等等。审美思维相当于学生的文学智商,良好审美思维的培养,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文学素养。但由于在调查中已发现学生在文学素养方面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并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提升需求,所以针对学生进行分层引导,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培养文学审美思维,前提是需要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能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表达方式的运用。然而,对于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而言,离这个“前提”的要求本身就有一定距离。针对这些学生,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方法的指导。同时,针对这些学生,在推荐文学作品时也需要推荐一些趣味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读本,在培养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增大他们的阅读量。

2.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

教师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为解疑咨询指导,慢慢培养这些学生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的习惯,积极创造最佳条件,促使学生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真正的自我更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营造促进学习成长的氛围。在指导学生时,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完成认真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之后,注重让学生思考,向心灵深处寻找与文学作品共鸣的点。我们向学生推荐作品时,也要注意作品的经典性和代表性。

3.针对基础较为良好的学生

需要注意提升这些学生体验情感意境,感受文学美的熏陶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意境进行分析,感受作家所创造的这种美的意境,可以使学生受到作家感情的感染,得到一种难以言传的艺术享受。在推荐文学作品方面,则着力推荐较有深度的读本,并以大文化的视野作为引导的方向,鼓励他们与老师分享他们阅读后的感受与观点,或是让他们将所思所想写成读书笔记,尝试投稿。

(三)加强实践锻炼,提高文学素养

1.开设周末特色实践班

为提高新疆内地高中班学生的生活丰富性,也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我们在周末特别为他们开设了课本剧、演讲、朗诵等文学素养类特色课程,邀请专业讲师为学生授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在周末时光中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加以选择,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2.鼓励学生撰写社会科学、文学类课题

上海交大附中鼓励在校学生进行课题的申报和撰写,针对这一优势资源,我们鼓励新疆班的学生多从社会科学方向出发,从文学作品出发,进行文学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求达到自我的提升。

3.开展习作展示和优秀文集汇编工作

学生习作后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相互评改、相互鞭策,培养学生成功欲,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真正体现出“学为所用”的价值观。同时汇编学生的优秀作品,将学生习作编成报纸、文集,向各类能发表学生作品的报刊社投稿。作品展示活动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与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可以在生活语言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审美情趣,形成和发展文学素质。

4.提升学生民族文学的关注度与认同感

对每一位新疆内地高中班学生而言,家乡都是美好的地方,但现阶段的调查发现,新疆班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学作品或者文学改编作品的关注度不高,其实,甜蜜的红枣和金色的胡杨,都是新疆民族文学家笔下永不过时的风景。我们组织学生观看歌剧《冰山上的来客》上海首演,增强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对中华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在全校读书节期间,在书目推荐中特意加入了诸如《百年新疆》《新疆历史人物》《伊犁风云》《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福乐智慧》等书籍;在特定的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大型节日上,我们也会让学生深情朗诵民族诗歌,演唱民族歌曲。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對民族文学的关注度与认同感提升的同时,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也会有一定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 2006,(3).

[2]《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中共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开展满足民族班学生文化需求调研工作情况的报告》沪教卫党[2009]15号.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暂行规定》新教基[2000]24号.

责任编辑 蓝光喜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们需要文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