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在十亩之间

2017-06-17陈佳钰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高墙白鸽和平

陈佳钰

风在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愿行与子还兮;

风在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愿行与子逝兮。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兮。靡室靡家,兵戈之故兮。

哀兮叹兮,莫知我悲兮!

──题记

似乎从人类步入文明的那一刻起,战争便如同阳光下的阴影投射在大地上。从爱琴海边的城邦到小亚细亚的城池,从中世纪的美洲丛林到近代的华夏大地,无一没有经受过战火的焚烧。“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林,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辁,燔溃其祖庙,颈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大大小小的冲突和征讨联结成一条血色的线索,若隐若现地贯穿整部历史。那些在战车的轮下逝去的生命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殷红的鲜血已如同樱花一般绽放在历史泛黄的纸页上,妖娆而诡异。百年之后,或许昔日刺眼的血痕已经淡褪不可寻,但这个世界上仍有天空飞行着炮弹,仍有枝头惊起了白鸽。和平的声音被人们忽视或者遗忘,如同来自远方的呼唤被吹散在风中。

莎士比亚曾说:“战争是地狱之子。”战争使生者化为亡灵,使健全的身躯变得残缺;使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子女失去父亲。“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金戈挥舞,斩断的是希望与思念;“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戎装策马,踏碎的是故乡的温馨与美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沙场风尘几度,白了鬓发,也远了归期。“鲜血不是甘露,用它灌溉的土地不会有好收成。”寻找和平的白鸽飞越几个世纪几个时代,也难以找到一片可以安息的海滩……

所幸的是,我们之中有真正的勇士,选择迎着弥漫的熏风,去追寻和平和自由。

1995年11月,一个男子倒在犹太狂徒的枪口下。他是拉宾,为了给自己的国家争取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他的夫人在采访中说:“我们很清楚我们想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和平!”二十年后,另一个男子惨死在极端分子的利刃之下。他是后藤健二,为了替战争中无辜的受害者发声而祭出了自己的头颅。健二生前曾在一段视频中说:“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请不要怪罪这个国家的人民,他们因为战争的蹂躏而饱受痛苦。”一座大山或许要经过千万次潮涨潮落才能被冲向大海,一条鸿沟或许要经过千万个日出日落才能被夷为平地。追寻和平的道路注定是漫长而曲折的,或许需要跨越海洋,翻过高墙,但正如鲍勃·迪伦在他的歌中唱的那样,“在高墙之上的某个地方,我看到我的光芒出现,从西面一直闪耀到东面,随便哪天,不定何时,我终将会获得解放!”

《儿童和平条约》中说:“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我们想要一個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工作,彼此以手足之情相待……”在任何时代,和平都会是最美好的字眼,是一片静谧的天空,是一阵温柔的风。这风飘荡了几个几十个几百个轮回,今后还将继续把安宁播撒到人间,给人们送来幸福和希望。

归去来兮,风飘吹衣。一只白鸽飞越万水千山,最后倦飞知还;一个战士跋涉烽火连绵,终将铸剑为犁。有了和平,才有采桑十亩之间的诗酒田园。“我戎未定,靡使归聘?”答案在风中,愿风常在十亩之间。

猜你喜欢

高墙白鸽和平
白塔上的白鸽(外二章)
汪汪狗爬高墙
春天的午后
白鸽的梦想
博弈·和平
阳光照进“高墙” 激励复苏希望
期盼和平
读书进高墙 化“魂”促新生
帮教做到“高墙”里
伤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