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九三学社社员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认知及分析

2017-06-17张淑兰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九三学社民主党派认知

张淑兰

摘 要:执政党、民主党派及其成员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认知,均是考察、研究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维度。基于对课题547份有效样本的分析,发现:高校九三学社社员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认知代表九三学社社员的主流状况。高校社员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认知比例总体居中,一般高于公务员社员,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高校社员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认知既受社会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也与九三学社组织及个人因素密不可分。对于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路径,参与调查的社员普遍认为,九三学社要加强同科技界和教育界群体的联系,中國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要通力合作,加强民主协商的制度化建设。

关键词:多党合作制度;民主党派;九三学社;认知;高校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17)03-0049-11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60多年来,多党合作制度在运行中形成了自身特色,发挥了重大的社会功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执政党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认知非常重要,但民主党派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认知也不可忽视。为更加客观、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民主党派成员自身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认知状况,笔者在山东省范围内重点对高校社员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认知

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点得到了九三学社社员的高度认同。78.31%的社员选择“认同”,选择“不认同”的仅有0.21%,其余的持“比较认同”的观点。高校九三学社社员在这一问题上的认知与整体类似(表1):76.2%的人选择“认同”,23%的人选择“比较认同”,仅0.8%的人选择“不认同”。在被调研的三大类职业群体中,对持“认同”观点的比例,高校社员居中(31.9%),高于公务员社员(25.9%),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2.2%)。但是,高校社员持“比较认同”的比例最高(38.2%),然后依次为公务员社员(31.6%)、其他事业单位社员(30.3%)。可见,尽管高达三分之二的高校社员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发展必然性选择“认同”,但是与公务员社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社员相比,选择“比较认同”的比例是最高的,仅有极个别的高校社员持否定态度。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不同于多党制,也不同于一党制。关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学理类型归属,在456名作答的九三学社社员中,选择“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占1.03%,选择“主从政党制”的占44.7%,选择“一党制”和“多党制”的分别为34.9%、20.4%。在114名进行回答的高校社员中(表2),46.8%的人认为是“主从政党制”,33.9%的人认为是“一党制”,16.1%的人认为是“多党制”。在三大类职业群体355名作答人员中,认为是“主从政党制”的高校社员比例居中(37.1%),高于公务员社员(22.6%),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0.3%);认为是“一党制”的社员中,高校社员比例居中(31.5%),高于公务员社员(28.3%),低于其他事业单位人员(40.2%);认为是“多党制”的社员中,高校社员比例最低(27.5%),而其他事业单位社员的比例(39.1%)高于公务员社员(33.3%)。

从学理上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色”涉及三个层面:政党与政权关系、政党与政党关系、政党与社会关系。在所有作答的472名九三学社社员中,对“政党与政权关系”和“政党与政党关系”的认可度较高,分别占70.6%和68.4%;对“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认可度较低,仅为46%。高校社员的认知分布情况与全体社员一致。在121名作答的高校社员中,认为“特色”表现在“政党与政权关系”方面的占71.1%(表3),认为表现在“政党与政党关系”方面的占68.6%(表4),认为表现在“政党与社会关系”(表5)方面的不到一半(45.5%)。三大类职业群体的369名作答者中,认为“特色”表现在“政党与政权关系”方面的高校社员比例居中(33.9%),高于公务员社员(28%),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38.2%);认为“特色”体现在“政党与政党关系”的高校社员比例仍然居中(31.9%),高于公务员社员(28.5%),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39.6%);认为“特色”体现在“政党与社会关系”方面的高校社员比例还是居中(33.1%),高于公务员社员(25.3%),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1.6%)。

一般认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具有促进社会整合、扩大民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价值与功能。483名对该问题进行作答的九三学社社员中,选择“扩大民主”的比例最高(85.5%),选择“维护社会稳定”的占77.6%,选择“促进社会整合”的占52.0%。高校社员的认知情况与全体社员基本一致。在“扩大民主”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高校社员与全体社员一致,分别为82.5%和79.4%,但超过一半的高校社员(53.2%)认可“促进社会整合”的功能。三大职业群体中,认为能够“社会整合”的高校社员比例居中(33.0%),高于公务员社员(24.1%),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2.9%);认为能够“扩大民主”的高校社员比例仍然居中(31.7%),高于公务员社员(27.4%),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0.9%);认为能够“维护社会稳定”的高校社员同样居中(34.5%),高于公务员社员(2.4%),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2.1%)。

民主党派作为政党,自然具有自主性。475份有效的九三学社社员问卷中,78.1%的社员认为是自主的。125名作答的高校社员中,72.2%的人认为是自主的。三大类职业群体中,374名对该问题作答的九三学社社员中,30.8%的高校社员认为是自主的,对此问题的认知态度居中,高于公务员社员(26.1%),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3.1%)。高校社员的认知态度代表了主流。对于社会,民主党派同样具有依赖基础上的主导性。470名对该问题作答的九三学社社员中,84.9%的社员认为具有主导性。123名高校社员中,83.7%的社员认为具有主导性,与全体九三学社社员的认知一致。三大职业群体367名回答此问题的九三学社社员中,认为具有自主性的高校社员居中(32.7%),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0%),高于公务员社员(27.3%)。

二、多党合作制度认知的影响因素

高校社员之所以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认知态度不偏不倚,能够代表全体九三学社社员的态度,既有个人因素,也有九三学社组织的因素,还与社会大环境有关。

就个人而言,关于是否阅读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及《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483名对该问题作答的九三学社社员中,选择“部分阅读”的最多(46.6%),然后依次是“全部阅读”(30.6%)、“未阅读但部分了解”(16.8%)、“未阅读但全部了解”(4.3%)和“丝毫不知道”(1.7%)。与全体社员的认知一致,126名高校社员中(表6),选择“部分阅读”的社员最多(46%),然后依次是“未阅读但部分了解”(28.6%)、“全部阅读”(18.3%)、“未阅读但全部了解”(5.6%)和“丝毫不知道”(1.6%)。

三大类职业群体中,377名社员作答,全部阅读的群体中,高校社员最少(19%),其他事业单位社员最多(43%),公务员社员居中(38%);部分阅读的群体中,高校社员居中(34.7%),高于公务员社员(27.5%),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37.7);未阅读但全部了解的群体中,高校人员居中(38.9%),公务员社员最低(11.1%),其他事业单位的社员最高(50%);未阅读但部分了解的群体中,高校社员最高(54.5%),大大高于公务员(10.6%)和其他事业单位社员(34.8%);丝毫不知道的群体中,高校社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社员一样多(40%),公务员社员为20%。由此可见,公务员社员对有关文件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均高于其他两类群体。但是,高校社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要高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认知态度基本上是中立的。

对上述文件的阅读和掌握,本来应该能直接影响和决定他们对下面三个问题的回答,但情况并非如此。

第一个问题:是否了解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关系的“十六字”方针。在481名对该问题作答的九三学社社员中,选择“了解”的有78.2%,选择“部分了解”为20.0%,选择“完全不了解”的有1.9%。高校社员的情形类似(表7):选择“了解”的最多(70.6%),选择“完全不了解”的最少(1.6%),选择“部分了解”的居中(27.8%)。

三大类职业群体中,377名作答:选择“了解”的群体内,高校社员的比例最低(29.9%),而其他事业单位社员的比例(37.9%)比公务员社员(32.2%)高;选择“部分了解”的群体中,高校社员的比例最高(48.6%),公务员社员最低(8.3%),其他事业单位社员居中(43.1%);选择“完全不了解”的群体中,其他事业单位社员的比例最高(71.4%),高校社员居中(28.6%),公务员社员中不存在此情况。

第二个问题:是否了解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三大基本职能。480名对该问题作答的九三学社社员中,选择“了解”的最多(78.3%),选择“完全不了解”的最少(1.3%),选择“部分了解”的居中(20.4%)。125名作答的高校社员中(表8),选择“了解”的占71.2%,选择“部分了解”的占26.4%的,选择“完全不了解”的占2.4%。高校社员的了解情况与全体九三学社社员一致。三大类职业群体中,376名作答,选择“了解”的高校社员人数最少(29.6%),其他事业单位社员最多(38.5%),公务员社员居中(31.9%);选择“部分了解”的高校社员最多(47.1%),公务员社员最低(8.6%),其他事业单位社员居中(44.3%);选择“完全不了解”的高校社员最多(60%),其他事业单位社员次之(40%),公务员社员为0。

第三个问题:是否了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一参加、三参与”。482名对该问题作答的九三学社社员中,选择“了解”的人数最多(55.6%),选择“完全不了解”的最少(5.6%),选择“部分了解”的居中(38.8%)。高校社员与全体社员的认知一致。125名作答的高校社员中(表9),选择“部分了解”的人最多(49.2%),选择“完全不了解”的很少(5.6%),选择“了解”的居中(44.4%)。

三大類职业群体中,376名作答,选择“了解”的高校社员最少(25.3%),其他事业单位社员最多(41.2%),公务员社员居中(33.5%);选择“部分了解”的高校社员最多(44.9%),公务员社员最低(18.8%),其他事业单位社员居中(36.2%);选择“完全不了解”的其他事业单位社员最多(47.1%),公务员社员最少(11.8%),高校社员的人数也不少(41.2%)。

可见,高校社员对中共中央颁布的有关多党合作制度的文件知晓度较高,但主要限于知道程度,对具体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如公务员,但高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

除了个人因素,九三学社的组织活动同样能够影响高校社员对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认知态度,特别是各级九三学社组织的有关多党合作制度的讲座。468名对该问题作答的九三学社社员中,81%的人表示参加过类似讲座,19%的人表示没有参加过类似讲座。但是,高校社员的情况与九三学社社员的整体情况不太一致。124名作答的高校社员中,只有69.4%的人表示参加过,30.6%的人表示没有参加过。参加过此类讲座的高校社员的比例明显低于整体比例,没有参加过此类讲座的高校社员的比例明显高于整体比例。三大类职业群体中,365名作答,选择“参加过”最多的是其他事业单位社员(39.9%),而高校社员最少(29.1%),公务员社员居中(31.1%)。由此看来,对高校社员开展此类讲座是必须加强的。

除了九三学社社员个体因素和九三学社组织因素外,最关键的因素是社会大环境。

第一个社会环境:所处的工作单位。对于是否参加过本单位的多党合作实践活动这一问题,463名作答的九三学社社员中,选择“参加过”的比例(55.1%)高于“没有参加过”的比例(44.9%)。高校社员的情况与全体类似。118名对该问题作答的高校社员中(表10),参加过的为61%,没有参加过的达39%。三大类职业群体中,选择“参加过”最多的群体是其他事业单位社员(36.6%),公务员社员最低(30.1%),高校社员居中(33.3%);选择“没有参加”的群体中,最多的仍然是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4.5%),公务员社员最低(24%),高校社员居中(31.5%)。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社员所在单位对多党合作实践活动的组织不如其他事业单位,需要加强。

第二个社会环境:社会政治大环境。对于参加哪些层次的参政议政和政治协商之类的多党合作实践活动,476名对该问题作答的全体社员中,选择“没有参加”的比例是35.1%,选择“参加过市级”的最多(43.9%),然后依次是选择“参加过县级”(13.4%)、“参加过省级”(6.3%)和“参加过国家级”(1.3%)。高校社员与全体社员在这方面的情况不太一致。124名作答的高校社员中(表11),选择“没有参加”的人数最多,占43.5%;选择“参加过活动”的人数比例依次为市级(35.5%)、县级(10.5%)、省级(9.7%)、国家级(0.8%)。

三大类职业群体中,选择“没有参加过”的高校社员最多(43.5%),参加过国家级、市级和县级活动最多的都是其他事业单位社员,高校社员则是参加省级活动最多的。由此可见,今后各级多党合作实践活动应更多吸收高校社员参加。

第三个社会环境:新闻传媒领域。481名社员中,92.5%的社员表示“听过或看过”民主党派的声音、活动。124名高校社员中,高达91.1%选择“看过或听过”。三大类职业群体中,选择“看过或听过”最多的是其他事业单位社员,公务员社员最低,高校社员居中;选择“没有看过或听过”的人群中,最多的是高校社员,公务员社员最少,其他事业单位社员居中。可见,大部分高校社员的新闻阅读量较大,他们对中共中央的文件有着较高程度的了解,但他们的阅读偏重于专业研究。

三、对坚持与完善多党合作制度路径的看法

正如第一部分所分析的,约三分之二的九三学社社员表示认可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482名作答的社员中,28.4%的人认为目前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规定“很合适无需调整”,57.5%的人认为“需要根据形势调整”,另有14.1%的社员强调“需要边调整边落实”。高校社员的认知与整体基本相同。126名高校社员中,28.6%的社员认为“很合适无需调整”,58.7%的社员认为“需要根据形势调整”,另有12.7%的社员强调“需要边调整边落实”。三大类职业群体中,认为“很合适无需调整”的高校社员比例是最低的(31.6%),而其他事业单位社员是最高的(36%);认为“需要根据形势进行调整”的高校社员比例居中(34.7%),而其他事业单位社员是最高的(44.6%)。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社员的批判性和批判意识高于公务员社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社员。

对于目前中国政党制度存在的问题,449名社员中,82.4%的社员认为存在“形式化”;33.4%的社员认为存在“虚化”;21.7%的社員认为存在“随意性”。高校社员与全体社员情况一致。118名高校社员中,89%的人认为存在“形式化”,28%的人认为存在“虚化”,18.6%的人认为存在“随意性”。三大类职业群体中,关于“形式化”问题,高校社员居中(33.8%),高于公务员社员(25.7%),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0.5%);关于“虚化”问题,高校社员的比例与公务员社员一致(27.5%),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5%);关于“随意性”问题,高校社员与公务员社员的比例一样(26.5%),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7%)。

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是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根本路径。

就程序化水平而言,480名作出回答的社员中,认为程序化水平“较高”的比例是46.7%,认为“一般”的占45.2%,认为“较低”的占8.1%。125名作答的高校社员中,认为程序化水平“较高”的比例是50.4%,认为“一般”的占42.4%,认为“较低”的占7.2%。三大类职业群体中,认为程序化水平“较高”的高校社员居中(33.5%),高于公务员社员(20.7%),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5.7%);认为“一般”的高校社员还是居中(32.7%),低于公务员社员(35.2%),高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32.1%);认为“较低”的高校人员仍然居中(37.5%),高于公务员社员(20.8%),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1.7%)。

就规范化程度而言,478名对该问题作答的社员中,认为“较高”的比例和认为“一般”的比例持平,分别为46.4%、46.0%;认为“较低”的比例为7.5%。高校社员的认识与全体社员稍微有些不同:认为“较高”的达48.4%,认为“一般”的占44.8%,认为“较低”的占6.4%。在三大类职业群体里,认为“较高”的高校社员居中(33.7%),高于公务员社员(23.2%),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3.1%);认为“一般”的高校社员居中(32.7%),高于公务员社员(32.2%),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35.1%);认为“较低”的高校社员仍然居中(38.1%),高于公务员社员(19%),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2.9%)。

关于法制化程度,479名对该问题作答的社员中,认为“较高”的比例是44.9%,认为“一般”的比例是45.3%,认为“较低”的比例为9.8%。高校社员的认知与全体一致:认为“较高”的占44%;认为一般的占44.8%,认为较低的占11.2%。三大类职业群体的373名社员中,认为“较高”的高校社员居中(36.2%),高于公务员社员(23%),低于其他事业单位社员(40.8%);认为“一般”的高校社员最少(27.6%),公务员社员为33.6%,其他事业单位社员为38.8%;认为“较低”的高校社员最多(44%),然后依次是其他事业单位社员(36%)、公务员社员(20%)。

猜你喜欢

九三学社民主党派认知
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经验与新的实践要求
毛泽东阻止九三学社解散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庆祝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Base Of China’s United Front in Chongqing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加强民主党派监督的思考
九三学社中央“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