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西钦州傩戏“跳岭头”的艺术特征

2017-06-16余华丽邓远龙

魅力中国 2017年21期
关键词:傩戏钦州艺术特征

余华丽 邓远龙

摘要:“跳岭头”属于汉族傩戏的一种,是村民们为祛邪避灾、祈求丰收而举办的以唱跳形式为主的祭祀表演活动,现主要分布在钦州市各县区客家人聚居的乡镇村屯。论文从历史发展和音乐、舞蹈、道具等方面对“跳岭头”艺术特征展开研究,探讨当前文化传承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对“跳岭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关键词:傩戏;钦州;跳岭头;艺术特征

“跳岭头”文化是广西钦州市最具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的文化形态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研究“跳岭头”的艺术形式、艺术特征,有助于对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一、钦州傩戏“跳岭头”概述

(一)“跳岭头”的发展历史

傩戏是一种以戴面具驱鬼逐疫的形式出现的汉族传统祭祀活动,约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商周时期,在《诗经》、《周礼》等古籍中多有记载。“跳岭头”属于汉族傩戏的一种,融合了傩仪、傩歌、傩舞、傩戏等一系列汉族“傩文化”,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逐渐从媚神、娱神为主的祭祀性舞蹈演变为以娱人为主的带有祭祀目的民俗歌舞。

“跳岭头”又称为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跳鬼僮,是村民们为祛邪避灾、祈求丰收而举办的一种以唱跳形式为主的祭祀表演活动,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现主要分布在钦州市各县区客家人聚居的乡镇村屯。明朝嘉靖《钦州志》(1534年)有“八月中秋假名祭报,扮鬼神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的描述,是钦州跳岭头的最早文献记载,但从分布区域推断,“跳岭头”有可能是在1500多年前,跟随客家先民的迁徙而从中原传入广西北部湾地区,并逐渐发展演变而成。“跳岭头”文化传承了古代中原汉民族傩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习俗,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古老傩文化和百越文化的遗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2006年,“跳岭头”被确认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钦州跳岭头”获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二)“跳岭头”的表演形式

“跳岭头”一般在每年农历八至十月间,在村边的山坡上举办,由村屯的“蜂头队”负责组织,由“岭头队”作歌舞表演。为避免请不到“岭头队”,各村都有自己固定的活动日期,大多都会错开。

“领头队”的人数20到30人不等,表演祭祀舞蹈的舞师都身着戏服,头戴面具,手持刀、斧、剑、戟、棍等道具。“跳岭头”表演一般头天下午开始,到第二天上午结束,有详细固定流程,大致可分为三大项:一是安坛开光,主要活动有设神坛、立神位、请神、敬神、驱魔等;二是歌舞娱乐,这是“跳岭头”表演的主要部分,岭头队依次表演“跳三师”、“跳师郎”、“跳忠相”、“跳四帅”、“跳仙姑”等舞段,每跳完一个舞段,唱师就穿插歌唱一段人物故事,每段故事都相对独立完整,表演时有“歌时不舞,舞时不歌”的特点;三是收妖封坛,跳“灭妖精”、“赶龙船”等舞段,到江边焚烧装有妖精的纸糊的龙船,昭示吉祥安康。

古时的“跳岭头”主要以驱鬼除邪和祭祀祈福为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已演变为民间娱乐活动,祭祀活动渐淡,娱乐气氛渐浓。

图1 “跳四帅”人物造型

二、“跳岭头”的艺术特征

(一)音乐特征

1.调式特征:“跳岭头”的音乐非常的朴实简单,音阶几乎都是建立在“6123”(羽、宫、商、角)四音列的基础上,但偶尔也会出现“5”(徵音)和偏音“7”(变宫)。音程关系主要是以大二度和小三度为主,纯四度和纯五度出现的较少,所以旋律都较平稳,很少有大的起伏。如《灭妖精》的简谱,是D羽调式的音乐,主要音阶都是“6123”。

图2 《灭妖精》部分简谱

2.节奏特征:“跳岭头”的音乐节拍几乎都是 2/4 拍,节奏组合都较简单,大都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为基础,偶尔会出现三连音和弱起。不同乐器的演奏者们经常在统一节拍下演奏出多重节奏。

3.唱格特点:叙述角色事迹、故事情节的叫“唱格”,每一个唱格实际上是一首叙事民歌。常见的“唱格”有《开坛格》、《三师格》、《五雷格》、《白米三姑格》、《亚头格》、《六娘格》、《九郎格》等。唱格的语言大都口语化,通常运用比兴、比喻、对比、排比、谐音等修辞手法形象表意,譬如《开坛格》的唱词“斑鸠树上叫咕咕,鸦雀地上叫啾啾,斑鸠有钱花衫领,鸦雀无钱补膊头”,以鸟雀形态喻指穷富不匀的社会状况。由于都是用方言演唱,各地的曲调略有差异,唱腔也有所变化,例如浦北县西南部与东北部就有区别,前者浑厚少拖腔,后者悠扬多托腔。

(二)舞蹈特点

“跳岭头”舞蹈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风格古朴粗犷,动作简朴有力,以拟兽舞和跳神舞居多,颇具地方特色。基本特征有如下几点:(1)立则蹲:即舞姿多保持站立姿势,站立时呈八字步,双膝略下蹲;(2)动则颤:即动作中贯穿着双膝颤动的规律;(3)含胸顺拐跳踏转:即舞者的基本姿态是含胸,四肢的配合常出現顺手顺脚的姿态,腿部动作贯穿着先跳后踏的舞姿;(4)山字手:即双臂的基本姿态是“蛙手形”,与上身躯干形成“山”字形;(5)“踮跟步”,即舞者的基本步伐是踮起脚跟跑的碎步。

图3山字手图4踮跟步

(三)道具特点

1.乐器特点:“跳岭头”伴奏乐器主要有蜂鼓、山钟、三丁鼓、傩锣等。蜂鼓也称为象鼓、两头鼓,在整个舞蹈中起着指挥的作用,用陶土烧制而成,长约60厘米,两头粗中段细,一端呈喇叭状,另一端如半圆球状,两头用山羊皮做鼓面;山钟是个小铜锣,固定于蜂鼓中央,演奏者将鼓置放腿上,左手拍击鼓面,右手持棒敲打山钟;三丁鼓也是指挥整个“跳岭头”表演的主奏乐器,用大木刳空为鼓桶,以小牛皮或羊皮蒙钉为鼓面,敲击时发生“咚咚”声;傩锣即铜锣,也称为“武锣”、“高边锣”,锣面为直径约两尺的正圆形,边沿比中间突出三四寸,以阵仗形式伴奏,主要用于为人物出场做伴奏;小马锣与傩锣作用相似,但直径更小,只有五或六英寸。

图5蜂鼓图6三丁鼓

图7傩锣图8小马锣

2.面具特点:面具俗称“鬼面壳”,用木头手工刻制而成,手法夸张造型质朴,依不同的形象作不同配色,人物形象神态各异、性格特征鲜明。不同面具分别由扮演不同角色的舞蹈表演者佩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文神面具,造型或清秀端庄,或笑容可掬,线条流畅精细,配色以粉红、土黄、赤红常见;二是武神面具,造型或威武轩昂,或狰狞勇猛,常见特征有爆眼、红眼、黑脸、三目、撩牙、鼓腮等,大多形象奇异,令人望而生畏,线条刚劲粗犷,配色以土红、白、黑为主;三是小鬼类面具,形态丑陋,神态滑稽,常见特征有秃头、凸额、独眼、歪脸鼻等,线条多变,配色多为蓝、土黄、红、白等。

图9文神面具

图10武神面具

图11小鬼类面具

三、对“跳岭头”发展的思考

笔者通过与当地民间艺人和村民的交流了解到,“跳岭头”目前存在着一些发展问题:一是表演团队老龄化。村屯里的年轻人,很多都长期在外工作,而且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传承,领头节的表演师傅和服饰道具的手艺人出现了逐渐老龄化的趋势;二是歌舞节目缺乏创新。“跳岭头”作为一种祭祀祈福的表演活动,表演内容传承自古代的神鬼故事,表演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固定,不易被年轻一代接受,节目每年都一样,很多村民觉得看过后就不愿再看了,唱词也多采用当地方言,不利于广泛传播;三是缺乏商業运营。“跳岭头”虽然被确定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不能仅靠政府宣传和保护,要适应时代发展,引入商业运营,发挥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

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建议:一是政府部门通过鼓励和帮扶,在音乐、舞蹈、道具制作等方面分别培养并认定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传承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并由各传承人组成“岭头队”;二是创新表演内容。一方面要挖掘和传承好跳岭头原本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要根据跳岭头的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艺术特征,改编或创作新的歌舞节目,融入新的时代主题和故事情节,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当代审美需求;三是将跳岭头文化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政府鼓励和安排传承人在市内外举办的一些歌舞活动中作表演,在市内一些旅游景区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屯,举办“跳岭头”歌舞表演,供游客欣赏,充分发挥文化的经济价值,盘活文化艺术自身发展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林炜.可爱的钦州[M].沈阳:沈阳市第二印刷产,1991:92.

[2]周开日,李智.钦州市志.文化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1128.

[3]苏宏发.民间风情[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115.

[4]龙兴智.浦北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703.

[5]容小宁.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品牌范例[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100.

[6]黄仁秀.钦州市民族志[M].南宁:南宁市源流印刷产印刷,2000:210.

猜你喜欢

傩戏钦州艺术特征
傩戏: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秋季去钦州赏秋“海蚝”情
杨云霞:傩戏面具雕刻师
如何把拉班舞谱运用到黔北仡佬族傩戏中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翠湖边上 吉人茶楼 轻奢器 钦州陶
钦州学院教师学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