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2017-06-16张琳��

现代交际 2017年9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高校思政教育大学生

张琳��

摘要:红色资源具有天然的育人功能,在价值引导、道德示范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让红色资源入教材、入课堂、入校园、入班級,进而实现入脑、入心,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红色资源 大学生 高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43-01

一、红色资源融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遗存”。[1]红色资源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一种优质的隐性的教育资源,在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道德示范等方面有重要实际意义。

价值引导。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要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奋斗。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逐渐多元化,加上网络平台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快速传播,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这种现实情况要求教育者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坚定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红色资源作为红色精神、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立体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共产党人无论在艰难的革命岁月还是和平的建设时期始终坚守理想信念的奋斗历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

道德示范。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大学生的规范意识并不是天生的,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成长背景等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生活上贪图享受、寄生依赖和学习上不求上进、投机取巧的负面思想导致虚荣拜金、不合理消费、无视课堂纪律、作业抄袭、校园暴力等行为失范的不和谐现象时有发生,将红色资源融入德育教育中,以“重走长征路”“红军体验日”为主题的革命旧址体验活动能够深刻改观学生的精神状态。红色资源本身就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品格教育的生动素材,是引导大学生思想、规范大学生行为最具说服力的资源。

二、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红色资源蕴含着与高校思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具有天然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载体和重要依托。[2]

1.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深入推进红色资源进课堂、进教材

深入挖掘、整理红色资源相关教育素材是推进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尤其是地处红色资源丰富地区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组建专门办公室或者工作小组,统一规划指导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工作,组织一批包括学工干部、两课老师、辅导员等在内的精干队伍,深入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发源地进行实地考察,撰写调研报告,并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通过学术研讨、科研课题申报等形式将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工作系统化。“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同时,应该把本地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政课堂融为一体,将红色资料编撰成册,编写富有特色的红色教育读本、讲义、宣传册,把“红色系列”与“两课”讲授充分融合,例如:将红色故事与中国近现代史结合,把红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等。把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红色文化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到两课教学中,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

2.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深入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进班级

将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寓教于校园文化,是利用红色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以革命人物塑像、革命时期的名言警句等为基本元素在大学校园里构建红色长廊或红色广场能够激发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学习红色历史的兴趣;结合时代特点,把红色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网络媒体相结合,打造红色网站、红色微信、红色微博、红色QQ等一系列富有号召力、影响力的红色校园媒体平台,定时发布红色资源相关内容,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把红色资源的宣传教育渗透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3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红色资源进头脑、进人心

红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升学生对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并最终达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依托学生会、学生组织开展红色课堂、红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理论宣传活动,选拔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组成红色文化宣讲团为同学宣讲红色文化,通过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其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思想认同和理论认同。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体验,发挥各专业学生特长,举办红色校园文化节,引导、组织学生在感悟红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红色文化作品的自主创作与传播,如传诵红色歌曲、红色绘画展览、红色舞蹈的编排、红色微电影的创作等。通过体验式教学与学习,让红色资源真正入脑入心,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泰城,肖发生.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学与研究,2010(1).

[2]胡建,冯开甫.红色资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6).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高校思政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