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语文“主治”不读书、少读书
——在杭州一次教师培训会上的讲话
2017-06-16温儒敏
◇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主治”不读书、少读书
——在杭州一次教师培训会上的讲话
◇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已经出版,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投入使用,后续的部分正在审查,也将逐步铺开使用。社会上很关心这套教材,我想围绕新教材的使用提一些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一、为什么要编一套“部编本”教材
所谓“部编本”,是教育部按照中央决定组织编写的新教材。现行的教材都是各个出版社按照统一的大纲(或课标)组织编写的,是“一纲多本”,版本很多,小学语文有12种,初中语文有8种,高中语文有5种,现在都做了修订并投入使用。但原来的人教版则要逐步被“部编本”取代。今后几年,由人教社出版的“部编本”覆盖面将逐步扩大,最终可能成为全国统编教材。
为什么要统编?我的理解是为了加强管理,提升质量。过去教材也是统编的,后来尝试“一纲多本”,至今十多年了。“一纲多本”本是好办法,有竞争,利于调动地方出版社的积极性,教材的编写也的确呈现了活跃的局面。但也出现了一些难解的问题,主要是市场的介入,教材的选择使用往往受经济等因素左右,不能真正做到“选优”。另外,语文、历史和思想品德这几科教材的意识形态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而某些媒体又不时拿教材炒作,所以从加强管理和提高质量的角度考虑,还是有“统”的必要的。
“部编本”语文的编写从2012年3月就启动了,编写组从全国调集数十人,有专家、作家、编辑和一线教师,编了5年,时间较长。稿子出来后,经过十几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并经过一些学校试教,反复修改,最后经中央审查批准,才投入使用。中央和教育部直接抓教材编写,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重视?因为教材担负着培养未来国民的任务,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二、“部编本”语文编写有哪些新思考
现在投入使用的还只是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4册教材,其他年级的初稿正在送审,尚未正式出版,这里我只就一、七年级来说说如何使用。对整个“部编本”语文的编写理念和特色,我先概括一下,让老师们有个基本印象。
1.“部编本”语文的立意是比较高的。它重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明确。价值观的体现注重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这套教材处处都注意立德树人,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不那么具有明显的“说教味”。
2.十多年来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理念,在这套教材编写中“沉淀”下来了。对这些年教学一线所出现的某些通病,也努力通过教材的编写去纠正。应当说新教材还是注意“接地气”的,希望有新理念,又不空,实用好用。
3.注重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使教材编写更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编写时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还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是“守正创新”,避免被媒体裹挟,随波逐流。
4.教材在课文选取、习题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编写语言和装帧设计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以上几点,是从总的方面来说的,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基本思路和新的面貌。
一、七年级教材投入使用后,从教学一线反馈的情况来看是好的,有一篇报道说“新教材的特色就是‘主治’不读书、少读书”。这个概括很到位。
三、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小学一年级是一开始就学汉语拼音,然后借助拼音慢慢认字。“部编本”改了,改为先学汉字,再学拼音。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语文学习都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旧时的蒙学教材“三百千”,就是让孩子在反复诵读中认字。“部编本”多少有些“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之后的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扑面而来6个楷体字。这会给刚入学的孩子“第一印象”,甚至是一辈子的印象。接着是“金水火土木”,还有“云对雨,雪对风”的《对韵歌》,很传统,也很有趣。“第一印象”不是字母ɑoe,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有意的——把汉语汉字摆到第一位,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
先认字后学拼音,也是为了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说,这样安排难度小一点,减弱了孩子的畏难情绪,激发了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四、汉语拼音对孩子来说比较难,教学有什么建议
学拼音为了什么?为识字,当然,还为普通话正音。汉语拼音只是“拐杖”,不是目的。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比如发音,当然要教给方法,但不要过分要求。特别是南方的学生、方言区的学生,拼音学习要求他们直呼音节,是比较难的。我认为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拼音字母表是要求熟记的,不必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正确书写即可,是否写得工整不必讲究。一年级要求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也就可以了。过分要求必然会增加负担,可能会降低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何况老师这方面教学的压力也挺大的。有的老师为了训练某一个发音,费了很大劲,效果还不好。学拼音只要能起到“拐杖”的作用,会利用拼音来认字、查字典就可以了。其实2011年公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就已经把拼音学习的要求降低了。老师们应当意识到,拼音就是识字的工具,不再是阅读的工具。普通话的学习也是这样,南方和方言区学生学会用普通话沟通即可,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教广东学生学北京话的“儿化音”,多费劲!有这个必要吗?我很怀疑。当然,若能结合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效果更好。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还要注意,学拼音就是为了帮助识字,而不能代替识字。当然,拼音对学普通话也有正音的作用。但教学中如果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就本末倒置了。
“部编本”的拼音教学内容有变化,不像以前拼音就是拼音,现在是学拼音结合识字,彼此融通。教拼音时,要有意识地把音节与学过的汉字联系起来。如,学音节rì、hé,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日”“禾”等字;音节拼读有困难时,也可以联系学过的汉字,这本身也是在复习汉字。要重视反复范读,熟字带生字,尽量勾连口语词。教一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时,要巩固和复现之前认识的汉字,避免回生。
五、“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吗
“和大人一起读”是一年级“语文园地”新增的内容,也是“部编本”的亮点之一。“大人”指孩子的老师、父母,或其他成年亲友。一年级孩子识字量有限,自己读有困难,所以要“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兴趣,让孩子一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一种学习方式。幼儿园以听读故事为主,进入小学,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有些熟悉的故事变成了文字,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这个栏目要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课堂上的课,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如果处理成一般的课,就只是增加了一堂课,发挥不了“延伸”作用。设置“和大人一起读”,是希望“延伸”,把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都用上,都来为语文课加油。
孩子不是天生就爱阅读的,阅读作为一种习惯和能力,需要培养训练。光靠学校教学的训练不够,必须动员家庭的参与。可以给家长布置 “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在家庭阅读氛围没有形成、家庭阅读习惯没有养成之前,也可以先在教室里开展教师指导下的“一起读”。然后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活动,教师以“大人”的角色,示范如何“一起读”。也可以在教室里开展一两次“一起读”,让孩子回去后和大人一起模仿、迁移、演绎。还可以通过家长微信朋友圈展示“一起读”的实况和经验,互相交流促进。“一起读”可以朗读为主,也可以讲读(但注意基础是书面语言的阅读),还可以对话式阅读,但都要围绕书面语言阅读这一基础来进行。
“和大人一起读”没有固定的方法,孩子个性不同,家庭状况不同,会有不同的方式,只要“和大人一起读”了,总有效果。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和大人一起读”处理成有板有眼的课程,一定要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千万别当作学生的作业来布置。根据不同的学情,如果觉得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课文太浅,也可以换深一点的,还可以多找一些作品来读。在家长对这个栏目的要求和操作还不清楚以前,不宜直接给家长下达“任务”,免得有些家长不理解,甚至反感。教学反馈的情况证明,“和大人一起读”的办法很好,带动了家庭读书氛围的营造,这是意外的收获。
六、“部编本”的课文有哪些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课文数量减少了。拿一年级上册来说,原人教版共有 41课,包括汉语拼音13课,识字8课,另有课文20篇;“部编本”减少到32课,其中汉语拼音减少为8课,识字则增加到10课,另有课文14篇。一年级下册原人教版有39课,包括识字34课,课文5篇;“部编本”减少为29课,包括识字8课,课文21篇。初中原来人教版的七年级上册和七年级下册都是30篇课文,“部编本”减为各24篇。
课文数量减少,不要简单理解为“减负”,也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而是教学内容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和旧教材比,“部编本”的教学类型增加了。一年级原来就是拼音、识字课文和一般课文三种类型,还有一个供梳理知识、复习巩固用的“语文园地”,新教材则在原有三种类型基础上,增加“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以及“快乐读书吧”等新的栏目。新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但课型和结构调整之后,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的内容,也更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另外,课文的变化很大。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篇课文,“部编本”识字和课文只保留了7篇,换了13篇;一年级下册保留了7篇,还有几篇“和大人一起读”,几乎换了三分之二的内容。初中的新课文也大约占40%。“部编本”课文的选编强调四个标准:一是经典性,二是文质兼美,三是适宜教学,四是适当兼顾时代性。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而尚未沉淀的“时文”少见了。
七、有人“吐槽”语文教材外国作品太多,“崇洋迷外”,有这回事吗
一些媒体批评语文教材选用国外的作品太多,是“崇洋迷外”;还指责教材编者“改动原作”,有杜撰文章的“不良习惯”。这些批评不一定是针对“部编本”的,但容易混淆是非,有必要澄清一下。
现有的语文教材采用外国作品是否太多?我这里有个统计,原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课文139篇,其中外国童话、诗歌、故事等作品31篇,占总数22%。这个比例大吗?“部编本”一、七年级大家都看到了,一年级上册14篇课文,涉及外国的只有2篇,是伊索寓言《乌鸦喝水》和俄罗斯作家的《小蜗牛》;下册选用外国作品仅1篇,日本作家的《一个接一个》。其他年级还没有出版,采用外国作品大致占15%。这个比重大吗?我看不大。
其实,应当具体分析某一篇外国作品选得是否合适,而不是笼统指责外国作品选得多。为什么必须选用一些外国作品?除了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为了拓展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世界,面向世界,对不同类型的文化持开放的态度。这和强调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不相悖,不应当非此即彼。动不动就摆出“政治正确”的姿态,毫无根据地指责语文教材“崇洋迷外”,这种风气非但不利于讨论问题,还有害于教材编写。
再说一下改动原作的问题。教材选用课文,特别是小学语文课文,有些的确经过了修改,主要是词句或者极个别不合适内容的修改。过去叶圣陶主编中小学教材,也是要做某些修改的。比如《最后一课》,几乎就是根据原作重写的。原来初中选过文言文《口技》,原作有些内容涉及夫妇的情事,选入课文肯定不合适,就删去了这些内容。这次“部编本”的编写,对某些课文同样也是做了改动的。凡是改动过的,都在注解中说明。对某些原作做少量必要的改动,并非显示编者“高明”,主要是为了适合教学的需要;另外,对原作某些显然不规范的词句(不是指文学性的表达)也会改动。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课文,为了认字的安排,改动是常有的。教材编写对原作的改动非常慎重,会反复斟酌,并不存在乱改的“习惯”。凡是原作者还健在的,都经过作者的同意,有的还会请作者自己动手来改。而经典作品一般是不做改动的。
选入教材的有些课文,如果其选材来源于某个历史事件,那么是不应当出现知识性错误的,编者对此应格外小心。教材不只是美文的汇编,选文需要考量教学点的设置、学段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文学价值、人文价值等多个方面要求,要在众多维度中找平衡,寻找到一篇比较合适的课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八、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很注意体现课程标准的原则——认写分流,多认少写,为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新教材基本上实现了课标的要求,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低年级要求认识常用字1600个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个),其中800个字要求会写。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加码,不要回到过去“四会”的要求。认、讲、用、写不能齐头并进,同步发展。一、二年级教材在这方面是有讲究的,大家备课时要细心体会。一般来说,只要按照教材现有的阶段目标推进,到二年级末,学生就可以基本实现独立阅读。
一年级上册教材后面附录有300个要认识的字,100个要求会写的字;一年级下册附有400个要认识的字,200个要求会写的字。这些字是怎么来的?是否课文中有什么字就规定会认或者会写?不是。这个字表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常用字表,特别是那个《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这个字表是怎么编制的?是以王宁教授为主的北师大科研团队,依据对小学生阅读状况的大量调查,从字频的角度来确定的。这300个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新教材运用了这个字表,也就是说,这300个字应当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
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内容,拼音认字只是其中的一种,还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这样,既学拼音识字,又不是完全依赖拼音来识字。如果单纯过多地依赖拼音识字,反而可能降低识字的效率,不利于学生尽快进入无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新教材“多元认字”的教学思路,老师们应当多加关注。一年级就要尽量照顾到“多元识字”,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掌握“多元认字”方法了,那时就不光会拼音识字,还会根据上下文猜读、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猜读等。
九、如何教好古诗文?有无必要让孩子学“国学”
为了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部编本”语文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六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比原人教版共增加了55篇。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也是124篇,分量也加重了。
怎样教好古诗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而不必过度阐释,也不要设计太多活动,宁可引导学生多读几遍。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降低难度,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等方面讲太多。给一年级学生上《春晓》(春眠不觉晓)这一课,讲讲春天到来的感觉和发现,让孩子大致懂得写了什么,能发挥一些想象就可以了。非得要孩子去熟记什么“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我看没有必要,那是对小学生的要求有点“过”了。学《赠汪伦》要求孩子读懂读通,还要记住作者的写作背景,说出“思想意义”“修辞手法”等,那就太深了。
我看了一些老师设计的古诗词的教案,感觉太烦琐。如《静夜思》,有的教案设计的程序是:认识诗人(介绍李白);出示一段视频或一张有月亮的图片,让学生说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然后老师讲月亮很圆,代表团圆,引出正题“静夜思”。有的还要发一番感慨:“月儿圆了,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与亲人共享这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他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圆圆的月亮,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深深思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解心中的寂寞。”这就有点“绕”了。
有的教案的程序总是“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太死板,也不得要领。有的逐字逐句讲解,还安排各种活动,什么“李白诗中写了几个动作”,什么让孩子模仿李白“举头”“低头”,多累呀!《静夜思》中的“静”和“思”就这样被放掉了。现在的语文课堂太“闹”,多媒体用得多,活动安排多,唯独读得少,自主性的诵读(吟诵,而不是集体朗读)少,这都会干扰或“定格”孩子的想象。
至于要不要把“国学”当作课程,我觉得没有必要。“国学”这个概念很复杂,最初是为了抵御“西学”、拯救国粹而提出的,是“国将不国”之时之学,带有保守主义的意味。这些年张扬“国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精华糟粕纠缠,很复杂。我看还是提“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好,“国学”不“国学”那是学界的事。社会上有很多让孩子学“三百千”,认为那就是“读经”,片面了。“三百千”是古代开蒙的读物,主要是认字用的,现在让小学生读一读也无妨,但要注意“三百千”不是“经”,里边也有许多不适合现代人格发展的糟粕。
十、新教材如何区分不同课型___
“部编本”比以往教材更重视课型的区分。一年级还不太能看出来,到了三年级,课文就分为两种类型,或者两种课型:一是精读课,二是略读课。初中教材干脆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加上往课外阅读延伸,就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也都分精读和略读,但在教学实践中,普遍的做法是精读多讲一点,略读少讲一点,差别只在所用时间的多少。很多老师怕完成不了教学计划,几乎不怎么分精读、略读,全都当精读进行设计。
其实精读(教读)和略读(自读)两种课型的区分有讲究。精读课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把从精读课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两者课型不同,功能也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还有一个弊端是课型的混淆,不管学什么文体,无论小说、散文、诗歌、童话、议论文、科技文,全都用差不多的程序和讲法。课型没有变化,没有节奏,老是那一套,学生能不腻味?怎么能激发读书的兴趣?课改这些年增加了许多课堂讨论,很热闹,但若课型混淆,教学效果还是不好。“部编本”在课型问题上的探索,希望老师们重视。
十一、在阅读教学安排上,新教材有哪些新举措___
“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以及初中教材,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教材实际上是把“延伸”部分纳入体制,并尝试进行一些检测评价。
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扣得很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以往教材与教学都较少关注,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部编本”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增加了一些分量。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阅读方法的传授,重视阅读速度的训练。
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读书,读书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虽然也往课外阅读拓展,阅读量还是不够。我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让孩子“连滚带爬”地读,也主张读一些“闲书”,不能只是为了写作或考试而读书,那样不会有长久的读书兴趣。这些理念并没有完全体现在新教材中,但教学中大家可以尝试。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十二、怎么设计“快乐读书吧”
为了拓展阅读,“部编本”小学语文设计有“快乐读书吧”。每学期一两次,每次安排某一种阅读类型,比如儿童故事、童话、寓言、民间传说、科普读物等,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有基本的文体知识,产生阅读各种类型读物的兴趣,掌握一些读书方法。二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安排了“有趣的儿童故事”,推荐阅读弗朗兹的故事,教孩子学会看目录。四年级下册安排了“十万个为什么”,让孩子接触科普读物。六年级上册安排了高尔基的《童年》,意在让孩子初步了解如何读小说。这个栏目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文学习,老师可以举一反三,讲一点相关的读书常识,包括书的类型和阅读方法,但主要是引发兴趣,让孩子自己找书来读。
老师们设计“快乐读书吧”,一定要注意“激发兴趣,拓展阅读”,只要能让这8个字有效果就好。
十三、为何要重视非连续文本的教学
所谓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完整的文本而言,比如网上按某个主题搜索多篇材料,彼此并不连接,而且观点也可能彼此相悖,这一组材料就可以说是非连续文本。另外,有些材料不是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完整的文本,而可能穿插有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这也是非连续文本。在实际生活特别是网络传播中,非连续文本的运用非常广泛,学会检索阅读,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需要的信息,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能力。课程标准也特别提到要学习非连续文本。大家注意到“部编本”图文并茂,那不只是为了好看,也可以用来进行非连续文本的学习。到了初中和高中,非连续文本的教学要求还要加强。这是新生事物,老师要有这方面的教学敏感。举个例子,小学二年级上册最后一单元安排了三篇有关狐狸的故事:《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狐狸养鸡》。这三篇故事的情节、写法、狐狸的性格都不一样,彼此不是连续的,这就是一组非连续文本。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群读”和比较。初中的综合性学习往往安排有图表、统计表等,也意在引导非连续文本的学习。
十四、新教材如何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实施新课程以来,要解决的是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的问题,因此特别强调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讲授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语文的知识体系被弱化,甚至被拆解了,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可以把握得住的“干货”。某一单元某一课到底要实现什么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在学段目标甚至在整个小学的语文课程中到底是什么位置,通过这一单元或者这一课,能让学生具体学会什么,大致达到什么程度,都不是很清楚。
“部编本”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
现在不是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性”的,不是“显性”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操练。但总是要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时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以上就“部编本”新教材的使用谈了十四个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教学的建议。“教无定法”,以上建议不是通用的,还得根据具体学情来教。作为教材编写者,我希望“部编本”语文教材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以后再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