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社团的美育功能

2017-06-15马婷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中学美术审美教育

马婷

摘 要:美术教育与人类的发展是同步的,可是在我国教育体制下,高考以分数论成败的现实下,美术课经常处于副科的位置,学生的美育素养并未真正提高,顺应时代的发展,美术社团的出现,弥补了美育教育的不足,如何发挥好美术社团的育人功能,将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关键词:中学美术;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2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135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升。我国的传统教育、传统文化中强调: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读书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怀有出仕入相、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或抱负。所以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智育发展,对于美育,只在学校的美术课中渗透,而并没有提高其重要发展的位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竞争和各种机遇和挑战,难免遇到各种矛盾、困难、挫折等,要做到处惊不变、得失泰然,必须有乐观豁达的性格。美育能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认识社会和人生,摆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人要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必须依赖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推进。美育是其中的一个维度,但美育的作用不可能为其他的维度所替代。为了使美育功能的最大化,学校注重美术社团的开展,本文就美术社团在美育功能做一简单的阐述:

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习惯

中学生的爱美和好奇是他们的特性,但由于他们年龄小,经验不足,阅历不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你会发现孩子们会把美,狭义的理解为美就是外表美、时尚美。加之现在的社会中,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商品,却时有掺杂假冒伪劣;酒楼舞厅的高雅,却往往渗透出不良行为的腐朽、堕落这些社会习气常常对学生对于审美以及美的价值观都带来不少的冲击。美术社团通过美术知识的讲座、美术展活动的开展,美文、美图的欣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习惯。

(一)美术知识的渗透

美术社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美术知识的渗透,在社团直接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找生活中的动植物,把她们作为活生生、有血有肉最为最直接讲授美术知识的载体,比如爱护学校草坪创意: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草坪上走走看看,开放学生的五官,通过视觉、触觉、感觉,孩子在触摸大自然时能给他带来创作的灵感。再比如:民间艺术---剪纸。教师在上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链、脚链、钥匙链,由此得到启发,然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探究出有创意的剪纸,这时的剪纸就已经不是简单地文化的传承,而是渗透了学生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成分。罗丹曾经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我们的生活中虫、草、鸟、语,这些不仅仅是生活中的动植物,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从他们身上找出美的元素,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呈现美。学生美术社团中,不是被动的只是以听的方式接受美术知识,而是用生活中点点滴滴来感受美的知识带来生活的愉悦。

(二)美术展览

学生能够积极参加美术社团,让他们在这里找到成就感,他们才会体会到参加社团的快乐。我经常在社团中开展学生的作品展,学生把自己在课余时间、课堂的作品一一展出来,分享和交流。作品的呈现让他们从同龄人的作品中找到美术创作带来的心灵上慰藉与愉悦,同时在作品展期间,全校师生的观赏,本身就是对学生美育的一种有效、直接的教育方式。作品本人也在展览中找到了自我的价值。记得我校第一节艺术节上,我把美术学团中学生的作品《阖家欢乐》《十二生肖》《众星捧月》《捧桃献富》在舞台上展示出来,全校的师生看到这样有点稚嫩,但有思想的作品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二、提高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

生活情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对生命之乐的一种感知,一种审美感觉上的自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情趣。良好的生活情趣可以放松紧张的情绪,驱走身心的疲惫,享受生活的美好,陶冶高尚的情操,甚至可以提升人格魅力。人都有表现的欲望和创造的欲望,在学生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应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劳动去表现美、创造美。美术作品浩如烟海,在美术社团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遨游美术作品的沧海中,汲取丰富营养,提高美术品位和审美情趣。

《画故事》的内容中,我让社团的全体成员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中,走向学生中间,先用相机记录下生活瞬间。孩子在不懂事的时候就喜欢用彩色笔到处乱画,不管是柜门还是床单,都有他们的“杰作”。记得一个孩子对我说,他在三年级时可以从中午一直画到太阳落山也不觉疲惫。但是在美术社团,他们就可以任性的去用笔头把身边的故事画下来和学生分享,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生活中的美,或者美术社团的全体成员用不同的画面反映一个故事,这时就要求每个学生的画要环环相扣,形成一个连贯、完整的故事。

三、提高学生美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技术

在现代技术进入教学的今天,美术社团活动中经常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创作的精神。我学习“素描石膏像圆球体”的过程中,当我的学生很长时间不能理解阴面与阳面的交汇这一知识点时,我通过网络找到一些有用的视频进行视频讲解,配有创作的过程,学生观看以后脸上露出了微笑,并且蠢蠢欲动的就提笔而画。

总之,学校课社团,是学校课堂美育教育的延伸与继续,但是社团的自由行、灵活性,却给了学生更多的观察美、体味美、穿凿美的时间与空间。当然美术社团活动的内容,在计划与安排上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尽量把学生沉睡的审美细胞激活。

“欲望少些,情趣就会多些,名利淡一些,情趣就会多些,追逐少一些,喧嚣之外的情趣就会多些。”这是我在美术社团中,经常说给学生的一句话。所以我们在观察事物的外在美的同時,我让学生理解事物的内在美、本质美,极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真中找到美、体会美;在善的行为中感受美,在美的事物中咀嚼美的真谛,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中,让自己的生活不再庸俗、不再追风,而是精神世界有 “美”的小资。

参考文献:

[1] 杨海华.美术教育的作用[J].西部教育参考, 2008(02):55.

[2] 张涛.中学美术课欣赏方法[J].美术之友,2003(6):88.

[责任编辑 冯红伟]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审美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