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统美育与中学物理教学

2017-06-15徐新顺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徐新顺

摘 要:结合时代背景下学校美育、“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培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物理教学活动本身追求真善美、深化对人生与自然体悟等方面的要求,教师应就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中国传统美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4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91

近年来,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已经从一个理论高度转变为广大物理教师参与的实践层面。没有美育参与的物理教育是不完整的物理教育,這几乎已经成为共识。立足于美育化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本文尝试从多个方面来阐述中国传统美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时代背景下学校美育的要求

中国传统美育作为一种美学观念与教育文化范畴,从其特点来讲,“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个性意识与发展意识之上的人格教育与素质教育。”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当代美育担负两个使命:一是价值的启悟,帮助人们克服过度物欲化社会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偏离;二是人格境界的提升,个性的张扬。学校美育对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全面发展的个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创造能力有着独到的作用。立足当下社会真实与教育实际,考虑“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学校美育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美育的意义就显得更加的深刻。

二、“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教育部2014年4月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其中明确提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育人的重要目标,并对推进课改进一步的深化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是四个构成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要素。在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理应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传统美育,这样有助于我们借助传统文化的视角对物理学用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去领悟、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从物理学的层面比对、审视传统文化,从而促进人们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理解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传统美育,也有助于纠正当前我国教育中的弊端和不足,即文科生缺乏科学素养的培养,理工科学生极大的需要提高人文修养,从而促进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各种观念、思想文化形式经过几千年历史岁月的沉淀、扬弃后的最终的总体概述。物理学主要是由描述相互作用、运动形式及其物质结构的最基本物理学的知识,隐藏在物理学知识、规律背后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以及物理学学科思想这三部分组成的。物理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既存在明显的区别,又有着联系。由于数学语言的局限性以及其他诸多原因,我国古代物理学知识始终无法上升形成为定量的科学理论体系。[4]但是我们祖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仅记录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同时还提出了一些物理概念以说明、解释这些现象,有时甚至还会经行必要的试验。

基于此,在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促进学生的素质主动和谐发展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时,应继承与延续我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中独具特色且仍富有现代价值的内容。

四、 物理教育教学活动本身追求真善美的要求

物理文化的核心因素就是追求物质其运动之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物理学的属性。[6]物理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究其根本,就是由于追求物质其运动之真善美的统一这一物理文化核心因素的内在驱动。从教育的角度讲,物理教育教学具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重功能。

在物理教育教学中追求真善美,这就要求我们除了主要通过学校开设物理课程来实现物理科学教育使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知识、方法之外,也要重视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要重视物理学家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们关注社会发展的高尚情操等这些人文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美育,引导学生不断对人格境界进行不懈追求、对人生意义进行不断探索、对道德格调进行自我完善,就显得非常必要。

五、 深化对人生与自然体悟的要求

人与世界的接触,因关系层次的不同有多种境界。在这其中,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科学与哲学,这就是“学术境界”;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化实景而为虚景,借助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创形象以为象征,以独特的方式表现精神世界,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这就是“艺术境界”。学术境界主真,艺术境界主美。在本身追求真善美的物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我们由于深信自然科学的题材完全是物理的和机械的而破坏了从自然上升到心灵、到理性形式的阶梯,其结果就产生了物质与精神、自然与最后目的和善之间相互对立的二元论。”

“参天地,赞华育”的思想是中国传统美育的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思路启发中国传统美育从人与自然的亲和中去考虑问题。为了深化对人生与自然体悟,作为道德教育与智力教育之间桥梁的传统美育渗透物理教学之中,以新的思维方式去领悟、理解物理学,这样的物理教课程学生内心才不会畏惧,这样的物理课才有温度、有厚度。

总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就物理学美育、传统美育的渗透不断地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对构建美育化课堂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都有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济喜.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4):3- 18.

[2] 彭前程.积极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2015(8):1-2.

[3] 袁济喜.当代中国美育的悲壮使命[J].学术研究,2000(2):83-87.

[4] 熊万杰,袁凤芳,温景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物理学与方法论的知识[J].物理通报,2011(2):85-88.

[5]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13-114.

[6] 卢铁峰.物理教学中的美育问题[J].学科教育,1997(4):29-32.

[责任编辑 冯红伟]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