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2017-06-15李立广
李立广
摘 要:教师角色的转换问题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推动下的一个非常基础和重要的问题。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不是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在这一理念下,教师要从原来的中心位置转换成辅助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导者、陪伴者的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角色转换;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0-008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49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修订版小语“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因此,在“大纲”的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就要首先转变观念和转变角色,在教学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素质的培养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改革。所以,应当认识到教师角色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角色转换的过程,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教师由原来的中心变为陪伴,这是一种双向的转变过程。接下来,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践教师角色的转换,希望给同行带来启发和借鉴。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小学语文教师定位于参与者和促进者,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的。它改变了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的权威者地位,教师处在了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来组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一些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在学习中自由地进行学习和发展。然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之下开展的,学生在自由活泼的氛围中开动了脑筋,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同时非常重要的是受到了语文学科的熏陶,增长了与人交际的技能,提高了语文的综合运用水平。因此,教师要做好参与者和促进者就要把更多的工夫放在课前对教学的设计上,让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投入到其中,学到知识和本领。当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干预,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提供新思路,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启发,对于他们的成长十分有益。
二、教师要转变角色,把知识传递变成语文素养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变教材的“照搬”为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整天只盯着教材,而是要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自发学习课外知识。如何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培养自发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在肯定了課外阅读和实践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的有效手段之后,教师就要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加以进行。学生家庭教育环境不同,对阅读的兴趣也不同。有的家庭重视阅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领孩子一起阅读,因此,到了小学阶段的时候,这些孩子已经具备了较多的阅读量,识字基本不是障碍,关键是对阅读建立起了浓厚的兴趣。而有的家庭却恰恰相反,到小学阶段才开始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和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阅读兴趣的培养计划方面要区别设计。例如,对有较好的阅读基础的学生可以不用进行太多的监督,而对于没有阅读基础的学生,则要通过语言教育或榜样激发等方式,让学生们逐渐建立起对阅读的兴趣,进而养成阅读的习惯。当年级逐渐升高以后,教师就要定期进办一些读书分享活动,可以是在教室里进行的,也可以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这些活动的举办会更加紧密地将学生们联系到一起,激发他们课下自觉自愿地去进行阅读,而教师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实现了其角色的有效转变,将焦点放在了学生的身上。
三、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学是一个双向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主动参与到其中,这就强调了不管哪种形式的教学,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而问题可以说是互动的桥梁,通过互动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例如,在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提问,问问他们如果不小心在野外迷路会怎么办?这时候学生们就会积极踊跃地发言,有的学生会说:“如果我在野外迷路了我就会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来找我。”还有的学生会说:“如果我迷路了我就会顺着小溪一直走,这样总会找到出路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做一些评价,从而引出即将学的这篇课文。
四、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并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与分组讨论。在进行交流之前,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充分的设计,对课程中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要提前安排,并且对不同的问题与呈现方式进行分配,让学生明确自身参与的任务,达到学习的阶段性与科学性。因此,教师可以用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小组讨论教学的运用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小组的划分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保证每个小组的水平都大致相当,课堂教学力争做到全员参与。在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时,教师要耐心地听取,并且组织学生进行意见的交流,达到良好的小组互动,保证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发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进行适当的转换,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应当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发挥组织者、主导者、参与者、引导者等作用,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通过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相应的学习品质,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成为一个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人。
参考文献:
[1] 李璐.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J].同行,2015(9).
[2] 范阳阳.试论小学语文立体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重构[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2).
[3] 楼朝晖,刘大伟.浅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现代教育科学,2009(8).
[4] 熊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变及素质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5.
[5] 陈小莉.论新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D].湖南师范大学,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