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算法初步的10种考察策略
2017-06-15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264400
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264400)
崔 文● 侯宇虹●
盘点算法初步的10种考察策略
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264400)
崔 文● 侯宇虹●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算法学习的核心:(1)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2)基本算法语句;(3)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从高考角度讲,对程序语言要求较低,能够读懂简单的程序语言即可.高考命题的形式以程序框图为主,知识交汇考察成为一个重要方向.
一、考察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
例1 (2014·安徽卷)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A.34 B.55 C.78 D.89
解析 由程序框图可知,变量的取值情况如下:
第一次循环,x=1,y=1,z=2;第二次循环,x=1,y=2,z=3;第三次循环,x=2,y=3,z=5;第四次循环,x=3,y=5,z=8;第五次循环,x=5,y=8,z=13;第六次循环,x=8,y=13,z=21;第七次循环,x=13,y=21,z=34;第八次循环,x=21,y=34,z=55,不满足条件,跳出循环.所以,故选B.
点评 这种类型题目的框图多以循环结构为主,是最常用的考察形式.借助赋值语句考察变量的思想,只要对变量的赋值结果跟踪准确,就能够顺利得出答案.
二、考察退出循环体的条件
例2 (2014·重庆卷)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k的值为6,则判断框内可填入的条件是( ).
点评 此类问题要对循环体内的语句进行逐一计算,直至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三、填写程序语句
例3 (2013·江西)阅读如下程序框图,如果输出i=5,那么在空白矩形框中应填入的语句为( ).
A.s=2*i-2 B.s=2*i-1
C.s=2*iD.s=2*i+4
解析 由题意知矩形框中的语句必须满足两个条件,i=5时s≥10,且i=3时s<10,经验证只有选项C适合.
点评 注意每次循环后变量的变化,然后概括框图的功能,得出正确选项.
四、考察伪代码或程序语句
例4 (2011·江苏)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当输入a,b分别为2,3时,最后输出的m的值是____.
解析 输入a,b分别为2,3时,a>b不成立,所以执行Else,把b赋值给m,可知m=3,输出的结果是3.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伪代码运算及选择结构的运行,解题的关键是按照伪代码的顺序和选择结构特点运行.
五、判断给定算法的功能
例5 (2013·福建卷)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k=10,则该算法的功能是( )
解析 第一次循环:S=1,i=2;第二次循环:S=3,i=3;第三次循环:S=7,i=4;
…第九次循环:S=29-1,i=10;第十次循环:S=210-1,i=11>10,输出S.
点评 本题可以根据选项代入逐一验证.在考虑算法功能时,要逐步检验每步进行的运算,最后形成一个结论,考察的是归纳推理.
六、与函数交汇
例6 (2014·湖南卷)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2,2],则输出的S属于( ).
A.[-6,-2] B.[-5,-1]
C.[-4,5] D.[-3,6]
解析 方法一:(直接法)若t∈[-2,0),则t的取值区间变为(1,9],且再次执行判断框,得到S∈(-2,6];若t∈[0,2],则运算得到S∈[-3,-1].所以最后S属于[-3,6].
方法二:(特殊值法)当t=-2时,t=2×(-2)2+1=9,S=9-3=6,所以D正确.
点评 本题属于间接考察函数对应法则的问题,t<0则进行一次复合函数运算;t>0则直接得出函数值.计算时理清对应法则是关键.
七、与不等式交汇
例7 (2014·四川卷)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y∈R,那么输出的S的最大值为( )
A.0 B.1 C.2 D.3
点评 本题将线性规划巧妙地与程序框图结合,S既是目标函数,又是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但是要求得到输出S的最大值,就需要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然后与1比较.
八、与数列交汇
例8 (2014·陕西卷)根据如图所示的框图,对大于2的整数N,输出的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
A.an=2n
B.an=2(n-1)
C.an=2n
D.an=2n-1
解析 阅读题中所给的程序框图可知,对大于2的整数N,输出数列:2,2×2=22,2×22=23,2×23=24,…,2×2N-1=2N,故其通项公式为an=2n.
故选C.
点评 本题借助程序框图考察归纳推理,根据循环体每次进行的运算,得出数列通项的形式.
九、与统计交汇
点评 本题借助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考察方差的计算.此种类型的问题也可考察期望、标准差等统计量的计算.
十、定义新运算
点评 这种类型的问题也属于信息题,根据给定的信息进行计算,得出结论.读懂程序框图的运算法则特别重要.
G632
B
1008-0333(2017)01-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