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
2017-06-15杨凯晶马欣张家蔚
杨凯晶 马欣 张家蔚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2
中医养生是以预防为主,讲究阴阳平衡、天人相应。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疾病、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质量,随着近几年中医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养生保健。
1.养生的纲领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行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与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观点相一致。
养生对外要外避邪气,对内要恬淡虚无、内养精神。那如何能做到恬淡虚无呢?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要怀有一颗豁达坦然的心、不患得患失,放松精神、舒缓压力,增强适用环境的能力等。
2.养生的法则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记载:“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其原因在就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忘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本篇提出了养生的法则—顺应自然、养正辟邪,合理践行、适中有度,保护胃气、充养气血,按时作息、怡养神气,劳逸结合、保重精气。通过践行养生的法则,可以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对后世中医防病保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四时调神的养生之道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说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的本源于阴阳二气的运动,生命活动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通,所以养生必须要顺应自然—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界。
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规律,人要养生就要遵循四是阴阳的变化规律,从精神情志、起居饮食等方面,做到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的养生方法,以调畅情志、防止疾病的发生。
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内经》中“天人相应”养生思想的具体运用,体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春夏自然界阳气升发,人体代谢旺盛,气血趋于表,阳气蒸腾于外,形成阳盛于外而虚损于内的生理特征,因此保护机体的阳气尤为重要。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潜伏,阴气上升,人体阳气亦随之收敛潜伏于内,形成阴居于外而虚损于内的生理状态,需要顾护体内的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抗病延年[1]。
4.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的生命观
《灵枢·天年》言:“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灵枢·寿夭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说明一个人的体质来源于父母,如果父母身体虚弱,则子代禀受于父母之气不足,出现禀赋不足,偏阴偏阳[2]。人体生命的形成不仅仅是胚胎的形成,伴随胚胎发育时就已经有神的产生,“失神者死,得神者生”说明了人体的形成说明了神的重要性,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形神俱备才会形成人。父母精血盛衰与后代的先天禀赋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该理论为后代优生优育、养生保健中重视肾气的保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语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指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也与中医所强调的“治未病”的精神相一致[3]。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即当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4]。在当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也呈上升趋势[5],我们要总结先人的经验,从《内经》的养生之道中获益,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延年益寿。
参考文献:
[1]陈志光,李佩远.漫谈中医养生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14):117-119.
[2]黄满玉,郭艳幸,高书图等.《黄帝内经》中的体质学说及临床价值[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2-75.
[3]和中浚,罗再琼.孔子修身养德与中医养生[J].中医药文化,2010(4):30-34.
[4]王琦,李英帅,刘铜华.《黄帝内经》的体质养生思想[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0):2199-2202.
[5]杨裕华, 王际莘. 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J]. 辽宁中医杂志, 2008, 35(10):1487-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