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效果
2017-06-15董江华
董江华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1
脑梗死又称之为“脑卒中”、“中风”,是一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危险性极高的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患者发病后,极易引发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形成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1]。本文对比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效果,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和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标准[2],其中,观察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35~83岁,平均年龄(55.57±2.26)岁;对照组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5.37±2.2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脑梗死患者;②均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器官疾病患者;②老年痴呆症患者;③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④精神疾病患者;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护理,给予患者病情监护、营养补充等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具体内容为[3]:①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与患者进行交流,建立互信度,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疏导、释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戰胜疾病的信心。②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和护理措施的相关内容,提高患者对于疾病起因、发展、严重程度、护理措施的作用等方面的认知度,进而提升患者的配合度。③饮食、用药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给予患者实施合理、科学的用药和饮食指导。④康复护理:不时给予患者进行体位的调整,大约每隔1个小时就给予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处理,患者保持半卧姿态,患肢不能施压,应放在上面;患者的肢体应保持舒适的姿态,尽量不要给予施压,特别是患肢,床垫的选择也比较重要,应充分的利用足板对患肢进行固定,防止下垂;者必须保持关节的活动程度,一般控制在2-3次/d,5-10遍/次,患者醒来后,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简单的屈伸活动;患者病情转好和患者能够行走的前提下,患者应每天保持行走、上下台阶的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5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改善程度越差,反之,表示患者的改善程度越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使用Barthe指数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改善程度越好,反之,表示患者的改善程度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各项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极易造成患者形成缺血、缺氧的症状,造成脑部组织神经坏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临床上,针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多为改善患者缺血、缺氧的状况。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常规的内科护理与中医康复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发现,中医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更好,患者的缺血、缺氧症状改善更显著,躯体功能恢复程度更快,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疗效显著,中医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更高[4]。
综上所述,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均有一定的效果,两者进行比较,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更佳,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更好,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梁带春.健康信念理论结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8):553-555.
[2] 郑红.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6(2):117-118.
[3] 朱小玲,陈美华,金小红,等.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31):3911-3913.
[4] 李淑华,胡钦容,冷雪,等.三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2):367-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