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高校教学”改革的路径与对策

2017-06-15魏梦媛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重要影响高校教学互联网时代

魏梦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与此同时,我国的高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同时,人们对高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高校教学而言,互联网对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可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教学提出的要求。鉴于此,笔者立足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互联网+高校教学”改革的路径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教学理念;高校教学;重要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近年来,整个社会对高校教育的发展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因为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中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与走向。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高校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高校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互联网+高校教学”的模式,是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教学的结合,是高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互联网 + 高校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1.互联网+课堂教学

将互联网技术用于高校的课堂教学,通过微信、微博,以及微课,还有MOOC等众多互联网资源,以此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结合当代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现阶段高校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互联网与高校课堂教学两者之间的结合,是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的一次探索,是传统课堂向外延伸的新型教学模式。互联网+课堂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式教学,以及案例式教学,还有探究式教学,以此实现对教学方法的改革,除此以外,还可以营造具体、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在互联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研究讨论,共同实践检验所学知识,一起实现知识的建构,促使高校课堂教学由封闭逐渐朝着更为开放的方向发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2.互联网+评价机制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高校教学评价的变革,无论是评价理念,还是评价内容,抑或是评价方法,都发了重大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學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氛围,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对高校学生进行意义建构过程评价,充分体现高校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入第三方机构,保证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多元性,通过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评价也单一、僵硬的方式转化为数字化、科技化的评价,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有学习实践等内容进行全面的记录和科学的分析,对学生的评价由单一的根据学习成绩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3.互联网+教学管理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促使教学管理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进而促使整个教学运行流程得以优化,使得高校教学管理的体系更加开放,教学管理更加高校。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多元成长需求,于此同时,能够使高校的教学管理更加开放,满足学生改变专业的需求。除此以外,构建一种跨越国界、跨越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成果,还有课程的建设质量进行长期的跟踪与分析,完善教学数据信息库,通过数据改善和促进教学。

二、“互联网+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对策

1.强化政策导向作用,营造教学改革良好氛围

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离不开政策的作用,高校教学改革也是如此。因此,相关的教育部门要为教学改革提供政策保证和政策支持,做好整体层面的统筹和设计工作,具体而言,要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政策的集成作用,最大限度的实现政策的协同功能,通过项目立项手段,以及财政投入等方式,结合管辖区域内的发展规划,立足高校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互联网+高校教育的方案,实现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正确引导,促使高校的教学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各个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宽松的政策氛围。

2.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保障

改革政策再科学,改革理念再先进,没有教师的具体执行也是徒劳,可以说教师是改革的关键,在“互联网+高校教学”改革中,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各高校要通过制定政策,构建机制,促进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首先,要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帮助教师形成互联网+的思维,组织教师参与线上精品课竞猜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微课教学评比活动,促使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实施翻转课堂,构建新型课堂,最终实现“互联网+高校教学”的改革。

3.发挥社会协同作用,构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支持体系

对改革的发展与推进而言,社会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具有优质的人才,丰富的资源,先进的信息,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人才、信息、资源服务。因此,高校应依托互联网平台,与社会组织联合,构建教学改革的外部支持系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近年来,互联网教育企业发展取得可喜成果,拥有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具备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因此,高校要注意与优秀的在线教育企业合作,实现教学资源在社会范围内的共享,满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此外,一些企业为了有效开展员工的培训工作,开发了企业MOOC,与高校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线上理论课程,可以弥补企业培训在理论层面的不足,鉴于此,可以将教学资源的建设,作为学习全面化,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教育发展而言,“互联网+高校教学”是高校教学与时俱进的表现,是互联网与高校教学的有机结合,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尝试。实践证明,“互联网+高校教学”对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立足教学时间,结合互联网技术,不断探究改革的路径与对策。

参考文献:

[1]张阿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J].高教论坛,2016,10:68-70.

[2]孙筱雅.广东省五所高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比较及对策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

[3]高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研究[D].吉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重要影响高校教学互联网时代
药品陈列与摆放技术课程对医药商品购销员岗位需求的重要影响
试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和会计的影响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论经济思想史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