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7-06-15邵琳
邵琳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我国各高校发展已经历了几十年,产学研合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方面与经济服务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地方企业促进高校发展”的良好局面。但与此同时,在高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介绍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来探析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国论文网
关键词 高校 产学研合作 策略
一、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产学研合作是指利用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等不同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自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旨在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应用型、研发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就业能力,是产学研合作的组成部分。
产学研合作在国外被称为“Cooperative Education”(合作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合作教育就是结合课堂和工作中的学习,高校、科研部门、企业三者共同合作来实现培养学生过程中的互补作用。
二、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各方的重视程度不高
第一,高校的重视程度较低。高校往往更重视科研本身,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包括实验室、研发设备、研发经费等,并且支持教师申报和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特别重视“863”计划和“973”计划等纵向课题,但并不是很积极主动的参与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的服务意识不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不明显。
第二,企业R&D投入不足。目前,许多产学研合作教育仍缺少专项拨款,资金来源匮乏。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实现了第一种“学校+企业”型模式进行合作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派往企业进行实习,然而由于资金限制等问题,其实习项目往往与学生所学专业不能对口,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为企业服务,企业也不能最大程度地受益。然而,通过对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的观察,我们可以认识到,其未来发展趋势将会是全人教育,不仅仅是对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还有各个方面的发展。这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
(二)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
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多数为针对某一研发项目或课题,达成共识后开展短期合作,时间通常为1~3年,也就是说,随着项目或课题的结题,合作也随之结束了。 产学研合作就是到企业去“找钱”这种观点在高校很有代表性,是一种认识上的“工具论”或“实用论”的观点,把产学研合作视为到企业去挣钱的途径和手段。有钱就干,没钱或觉得不划算就支吾托辞,务虚不做实,美其名曰“虚实结合”,立论支撑是市场化原则,评判标准是进帐经费。这是一种功利化的、短视的近期行为,过度则容易导致“异化”。产学研合作多数都是解决企业的某项具体问题,很少开展连续地、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对于该企业的长远发展的集成创新合作几乎不存在。
(三)政策不允许,体制不完善
企业生存压力大,需要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熟的理论技术支持。然而,虽然有些老师已经取得了科研成果却不愿意或者不能将成果与企业分享,从而转化为“真金白银”。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或者政府的政策不允许。
三、产学研合作的策略
(一)政府应强化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职能有了较大的转变,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微观组织的自主权增大,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中的职责也在调整。产学研合作也主要由政府直接出面组织转变为由产学研合作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自愿进行合作。除了一些涉及国家和社会整体重大利益的重要项目外,政府不再直接出面组织产学研的合作,而是积极采取鼓励性的政策措施,为产学研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大力抓好产学研合作的宣传发动工作。(2)实行必要的信贷倾斜政策。(3)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成果,保护科技成果顺利地产业化。
(二)积极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合作意识与诚信意识
我国整体的工业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低,长期以来,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的运行主体,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存在一定的不信任,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为此,企业要改变以往淡薄的科技意识,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互通信息,诚信合作;有眼光的企业家可以搜寻一些科研幼苗或实验室胚胎,利用自己的资金、基础设施、工程技术、人力与高校共同孵化,使其逐步完善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
(三)发展有特色、针对性的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应结合社会的需要、各地的经济、文化等差异来构建实施,提高针对性和综合效益。随着大学的特色发展和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也逐渐体现出多样性、针对性。構建模式时,需要遵循合作教育的本质,充分考虑影响模式设计、实施的各方面因素,考虑到模式的特点与最终结果的关系,提高模式与参与者的适配性。
产学研合作教育通过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参与教育过程,使学生一方面掌握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锻炼了实践技能,丰富了工作经验,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