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肥密处理下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017-06-15王德斌武育辉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0期
关键词:穴距全钾全氮

王德斌+武育辉

[摘 要] 通过本试验明确不同肥密处理下,在化肥、生物有机肥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对土壤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松粳16 生物有机肥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54-01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黑龙江省肇源农场科技园区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2.65%、PH值7.5;土壤速效氮含量186.3mg/kg,有效磷14.23mg/kg,速效钾220.61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松粳16

供试肥料:尿素(N 46%)、磷酸二铵(N 18%、P2O5 64%)、硫酸钾(K2O 50%)、基施旺生物有机肥(佳木斯三兴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肥料和密度两个因素。采用裂区设计,肥料为主处理,密度为副处理。肥料设F0-F3 4个水平,按N:P:K肥2:1:1.5的比例施用,分别为F0不施用任何肥料、F1常规施肥(46%尿素225kg/hm2、64%二铵82.5kg/hm2、50%硫酸钾150kg/hm2)、F2常规施肥+基施旺300kg/hm2、F3常规施肥+基施旺600kg/hm2;密度设M1(穴距12cm)、M2=(穴距15cm)、M3=(穴距18cm) 3种插秧密度,每穴4-5苗,3次重复。

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 土壤養分含量

水稻收获后每处理随机选取 3 个点,取0-20cm 土层,自然晾干,依据不同指标的测定方法将土壤磨细,进行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的测定。

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

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

土壤有效磷: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土壤速效钾、缓效钾: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3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EXCEL进行初步处理后,采用DPS7.05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见不同肥密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可以看出密度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大,各肥料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显著。收获后土壤中全氮含量F3最高、F2次之,分别比F1高3.59%、6.21%,方差分析表明各肥料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处理高于纯化肥处理。土壤中全磷含量F3最高、F2次之,分别比F1高3.74%、6.12%,显著高于F0;土壤中全钾含量F3最高、F2次之,分别比F1高0.55%、1.05%;F3、F2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F1高0.58%、1.18%,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比F1高1.15%、2.44%,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比F1高0.82%、1.47%,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比F1高0.41%、0.38%,且各肥料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F0),各处理PH差异不显著。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肥密处理下,化肥、生物有机肥作用下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8.60%-25.58%、22.50%-30.00%、14.02%-15.15%、7.77%-9.05%、2.35%-4.85%、10.92%-12.53%、10.98%-11.43%。

猜你喜欢

穴距全钾全氮
宽窄行不同播量试验示范总结报告
微波消解-火焰光度法测定植物中全钾
不同穴距对机穴播“秀水134”产量的影响
土壤全磷全钾同时测定方法研究
机穴播不同穴距对“秀水12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土壤钾对植物群落的响应研究
丰镇市农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关系分析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黒垆土有机质和全氮分布规律的影响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草地土壤钾素的变化分析
红碱淖流域湿地土壤全氮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