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
2017-06-15徐明泽
徐明泽
【中图分类号】R6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01
虽然病因存在差异,不过股骨头创伤性坏死及非创伤性坏死有十分接近的病理变化与修复机制。依附于对其自然病程的分析,大概有近八十个百分点没有通过治疗的股骨头坏死在一至三年内会出现股骨头塌陷的情况。若股骨头塌陷随之而来的就是功能性障碍,更有甚者要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尤其是非创伤性坏死,大多出现于中青年群体,同时多为双侧关节同时受累,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长时间疗效尚不成熟。所以,尽早诊断同时预测患病的股骨头有无塌陷、同时对可能出现塌陷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文章将以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章将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保留股骨头治疗的患者,以此分析股骨头塌陷的成因与预测方法,探究保留股骨头的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股骨头坏死病例通过保留股骨头的治疗方法,共40例56髓,其中包括30例男性病例,10例女性病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1(±4.2)岁。上述病例包括19例酒精性、12例激素性、3例特发性、6例创伤后。
1.2 方法.
根据国际骨循环学会一九九二年提出的国际分类指标对患髓予以分期。髓关节功能评定通过Harris评分,超过九十分为优,八十~九十分良,七十~七十九分为可,不超过七十分或在随访环节中予以人工关节置换即差。
针对上述病例我们择取下述三类治疗方法。第一组即非手术治疗组,此组十例病例,共十四髋,分期为Ⅰ期七髋。对此组病例我们通过静脉注射凯时,每天13(±0.4)UG,每天两次,二十一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在此基础上通过高旋磁场予以治疗,每天一小时,三十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患者持续九十天不负重,扶双拐部分负重九十天。治疗前Harris平均为64.7分。而第二组通过髋关节前侧开减压带旋骼深血管骼骨移植术,此组十八例病例,共二十四髋,分期为Ⅰ期六髋,Ⅱ期十六髋、Ⅲ期两髋。术前Harris平均62.2分。第三组通过股骨转子间旋转截骨术,此组共十二例病例,十八髋,其中Ⅱ期一髓,Ⅲ期十七髋。此组术前Harris平均为62.9分。
2.结果.
对上述病例进行平均27.4月的随访,其中十六例超过三十个月,個别病例有两次以上随访。
非手术治疗组中有九髋演变成Ⅲ期或超过Ⅲ期,为总比例的六十四个百分点,分别为ⅠC三髋,ⅡB三髋,ⅡC三髋;未塌陷髋均为ⅠA与ⅡA。治疗后Harris平均为69.2分,两髋为优、三髋为,优良率超过三十五个百分点。髋关节前侧开减压带旋骼深血管骼骨移植术组十髋演变为Ⅲ期或超过Ⅲ期,为总比例的死十二个百分点,其中ⅠC两髋,ⅡB四髋,ⅡC四髋;十四髋未塌陷及未加重,为ⅠB四髋,ⅡA四髋、ⅡB四髋、ⅢA两髋。术后Harris平均为80分,十髋优、七髋良,优良率超过七十个百分点。股骨转子间旋转截骨术组有一髋塌陷,分期为ⅡC;八髋有明显改善,其中六髋从ⅢA演变成ⅡA,两髓从ⅢB演变成ⅡB;九髋Ⅲ期病例没有显著进展。术后Harris平均评分为84.1分,包括七髋优、五髋良,优良率超过刘十六个百分点。
3.讨论.
此次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股骨头坏死都会进展到塌陷期。对那些无塌陷可能的股骨头坏死者,可以不采用手术治疗。而对那些有塌陷可能者,则应积极治疗,阻止进展,尽可能地保留患者自身的股骨头,维持接近正常的髓关节功能,避免或延缓人工关节置换术。
通过研究表明,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坏死面积及塌陷危险性等进行个体化选择,切勿只采用一种方法对所有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
对Ⅲ期高危塌陷者,如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可选择保留股骨头的手术治疗。以往我们曾选用髓心减压带血管骼骨移植术,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对坏死而积超过三十个百分点的病例,要进行主动治疗。若病例不愿接受手术,也要全面观察,若发生“新月征”阳性,则要第一时间建议其手术。
参考文献:
[1].李挺松;肖增明;詹新立;陈前芬;;激素性兔股骨头坏死骨形态学及细胞凋亡变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年05期
[2].张玉桂;郑双青;吕春华;桂珩;甘向辉;;1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6年02期
[3].陈军;孙渊;张跃云;李维汉;廖前德;胡懿合;;AO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并发症和失误分析[J];四川医学;2016年01期
[4].袁永健,王丹,徐旭纯,闵继康,孙树范,赵红星,钱宇峰;DSA介入药物灌注和植骨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5例[J];实用骨科杂志;2014年02期
[5].史沛;茹凤娟;郭春雨;胡宗杰;臧西超;;经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2年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