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益慈善组织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017-06-15章悦平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信息披露监管

章悦平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益慈善组织迅速成长,但其在发展中暴露出的信息披露不透明、腐败严重等问题使其慢慢丧失公众的信任。据此,分析了我国公益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现状,从制度、监管、组织结构等几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公益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监管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3.066

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美国家政府行政改革运动的兴起,公益慈善组织快速发展壮大,在社会福利和公共政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主要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公益慈善组织利用巨大的民间力量,调配巨额财富和人力资源,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一支强大而活跃的力量。公益慈善组织以慈善为宗旨,以公益服务事业为主业,以自愿参与为特征,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

1我国公益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情况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公益慈善组织迅速成长起来,并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公益慈善组织的快速成长,许多问题也都开始逐渐暴露出来。

1.1组织信息不透明,贪腐丑闻频出

2011年6月底,郭美美事件爆出,中国红十字会一时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后,虽然中国红十字会推出了捐赠信息综合查询平台,却又被指出所公布的数据并不翔实,公众对其公布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不认同。随之而来的“卢美美”事件、宋庆龄基金会违法放贷、嫣然基金会涉嫌贪污善款等一系列丑闻的爆出,更使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下跌至冰点。郭美美事件后,红十字会收到的捐款锐减,80%以上的网民表示不会再捐款给红十字会,主要原因是觉得其财务情况不透明,担心自己的捐款被滥用。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信息透明度,重拾其社会公信力,已成为其是否能良好的发展的关键所在。

1.2组织缺乏专业的会计人员以及内部监管制度,报告内容无法满足各层次信息使用者需求

2012年,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爆出“小数点疑案”,负责人解释称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在于出错的报表全由财务总监一人编制,难免疏忽,而除她之外的财务部其他成员竟然都非会计科班出身。这在专业财务人员听来简直荒唐,但在公益慈善组织内部却不在少数。有调查显示,近五成公益慈善组织没有或者只有一个兼职财务人员,专职的财务人员也多为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他们对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往往并不熟悉。连基本的会计核算质量都无法保证,更不用提内部控制以及内部审计了。

此外,在儿慈会的“洗钱风波”中,报表上网半年才被发现错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的信息披露许多都是流于形式。对于许多普通的信息需求者,财务知识的缺乏使他们在专业的报表前望而却步,真正有能力、有精力去细细查账的人寥寥无几,组织财务人员也便怀着侥幸心理应付差事。

1.3相关的制度及规范还有待完善

2016年9月1日起,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首部专门法律,《慈善法》正式施行,《慈善法》不仅对慈善活动作出了界定,而且对慈善组织的设立、运营、慈善财产的来源和使用、慈善服务等进行了规范,并且细化了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相关措施,从而确立了慈善领域的基本运行规则。但由于法律条文的表述具有高度概括性,且一部法律无法全面涵盖所有细节,因此还需后续配套制度对其进行完善。要使政策平稳落地,还有许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公益慈善组织的产权关系不明确。在营利组织中,股东出资是为了盈利,因此会通过对实际经营者的监督、绩效考评等方式来确保组织的高效、稳定运行。与之相比,公益慈善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助,捐赠者数量巨大,资金来源十分分散,由此导致对代理人的委托权也相当分散,且捐赠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谋求财富收益,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捐赠人都不直接对该组织负责,捐赠者后续也缺乏相关渠道去了解捐款具体去向。因此,由于财产的产权所有者缺位,捐款的实际控制权和使用权便由组织经营者所控制,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由于捐赠者和代理人追求的目标不一致,许多公益慈善组织内部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情况,也极易滋生腐败。由于缺乏产权激励,管理者往往会缺乏谋求组织利益最大化的动力,也很少会主动去向外界披露组织的相关信息。

(2)实际监管难度大。我国对于公益慈善组织虽已制定了一些法规条款,并且明确指出了注册登记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应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职责,以及组织中的财产去向需要接受审计单位的审计等规定,也建立了重大活动报告制度以及审批与年度检查制度等规范,但是这些看似完善的行政监管措施在实际操作上却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因为我国目前的公益慈善组织数量庞大,并且仍在逐年增加,而工作人員数量有限,无法对所有组织进行逐一详尽盘查。同时,许多小规模的公益慈善组织并没有充裕的资金来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在强制力不够,且违规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信息披露便往往成了一纸空话。

2对加强我国公益慈善组织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建议

对于如何加强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信息透明度,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1根据组织的不同规模制定完善的标准

我国目前已有千余家公益慈善组织,但这些组织间的规模相差却十分巨大。且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一,组织经营成本也各不相同。而目前针对公益慈善组织制定的法律法规却往往只是一刀切。如《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的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对于一些规模较大且发展较为成熟的慈善组织来说,这10%的管理费可能会绰绰有余,多余的费用则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而对于一些小规模的慈善组织,其本身筹款有限,且由于其影响力有限往往需要花费更大的成本去募捐,则这10%的管理费或许就捉襟见肘,从而制约其健康发展。为了维持组织的运行,这些组织或许就会通过挪用善款来弥补资金漏洞。有利可图,有漏洞可钻,组织就会逃避对其内部信息的公开披露。因此,可对慈善组织发展情况评估后分级,根据不同规模的组织情况制定合适的标准,减少人为可操作性。同时,将相关法律法规不断细化,从而清除制度死角,使慈善组织不惧将相关信息披露出来。

2.2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政府部门需要完善立法,并提高监管能力。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成立专门的慈善委员会来处理公益慈善组织相关事宜。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有限,需要发动社会力量以进行更好地监管,因此,建立统一的捐款信息查询平台十分重要。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见识到了网友这一群体强大的信息挖掘能力,许多内幕也正是通过网络曝光,由此可见,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十分有效。同时,可以聘请组织外部人员对组织进行监督,可以是志愿者或是某些慈善名人。此外,还可以通过各地会计师事务所对公益慈善组织进行审计监督,其费用可由财政经费适当补贴。若发现组织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或滥用善款等情况,则可对其处以高额罚款,并取消其募款资格。

2.3建立一套完善的公益慈善组织绩效评价体系、财务报告准则及相应的激励机制

公益慈善组织众多而社会资源有限,有了统一的评价体系后,捐赠者在选择捐赠单位时就有了衡量标准,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信誉良好的组织自然会得到更多的捐款,于是便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公益慈善组织会更倾向于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自身体制,从而塑造更好的组织形象以吸引捐赠者,而那些信息披露情况混乱的组织则会被自然淘汰。

2.4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应的信息

由于公益慈善组织提供的报告不仅面向政府及审计单位,更重要的是面向众多的捐助者。然而捐助者文化水平不一,也未必有时间仔细研读会计报表,因此,公益慈善组织所披露的信息需要根据这部分群体做出相应改进,除了基本的会计报表,还可增加如专门的捐款收支明细表、期初的经费预算以及期末的绩效考核、社会责任报告等,附表中还可用图表、照片结合文字的方式说明组织当年所开展的项目、活动进展情况,力求做到生动明了,通俗易懂。

3结论

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前主席卢塞尔曾经说过: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公益慈善组织的运作必须足够透明,使公众能够随时查看组织的财物流向,以确保物尽其用,爱心和善意流动不息,如此才能提高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也能保证组织更持续稳定地发展。

实践证明,仅仅通过政府来开展公益事业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发展现实要求公益慈善组织的力量不断壮大,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从而实现从“政府主导”公益事业向“社会主导”公益事业转变。提高我国公益慈善組织信息披露透明度,促进其健康发展,以充分发挥其资源调配作用,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何玲.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例[J].财会通讯,2014,(09):68.

[2]易金翠.实现公益慈善组织信息有效披露的路径探析[J].商业会计,2012,(04):7880.

[3]易金翠.公益慈善组织有效信息披露机制的思考——基于信息需求者视角[J].会计之友,2012,(04):103105.

[4] 廖鸿.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创新与启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信息披露监管
对强化简易升降机监管的若干思考
我国环境税的会计核算与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