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分析
2017-06-15代英
代英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01
临床上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困扰。研究与实践证实,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为多因素造成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是女性生殖道内微生物过度生长引起的,也与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外伤、性交、抵抗力低下、手术以及其他因素有关[1]。在基层医院,因诊疗条件较差,消毒措施不理想,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均会增加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2]。本次研究中,以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目的,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间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98例,年龄在21-56岁之间,平均(26.2±11.3)岁。98例患者中,妇科感染性疾病者68例,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30例,接受药物治疗者32例,接受手术治疗者66例。患者病情符合诊断标准[3],且自愿接受治疗并参与研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相关规定的要求。
1.2 方法
诊断:对患者局部或者是全身性发热情况进行监测,若是患者呈现出局部性感染,则应该通过仔细的观察,对局部是否有红肿热痛等病理学变化现象产生进行判断,如果为全身性感染,则大部分患者会有全身发热等一场症状出现,此时患者的体温水平会呈现持续性异常升高状态,造成腹痛症状的出现,经血常规检查可以对感染病变发生的具体原因、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治疗:首先应该科学的方式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找到感染源,确定感染病灶的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在进行充分的视诊和触诊之后,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X线、CT扫描、B超、心电图等相关辅助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对所发现的感染源进行严格的控制,针对发生脓肿性感染和局灶性感染的患者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实施引流治疗,对于一些由于感染所导致发生坏死的组织,应该及时进行清除,可疑感染的植入物也应该及时进行清除,微生物污染源同样应该进行严格、系统的控制,从而充分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远离感染源。对患者在感染发生的早期阶段适当应用抗生素,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针对感染程度严重,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可增加机体抗过敏内毒素,抑制过敏反应、抑制炎症反应,抗休克作用,对脑水肿状态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纠正,对感染性休克、高鈉血症、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等相关并发症还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
2.结果
完全治愈41例,好转26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
3.讨论
对于目前我国的一些基层医院而言,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有可能是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有可能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工。具体分析可知,基层医院布局不合理等情况显著,包括产前区、病理区、产后区等划分不是十分明确,从而造成三个区域集中处在一个通道内,产妇、妇科患者会出现交叉感染情况[4]。又因患者的陪护相对较多,探视人员也较多,室内空气不够清洁,从而导致病房空气污浊不堪。环境以及卫生状况不佳的病房,对于患者床单终末消毒呈现被忽视,增加了交叉感染发生率。针对多次重复应用的医疗器械,缺乏集中统一消毒灭菌的情况,无菌操作理念也相对缺乏。并且,医护工作者对无菌观念意识淡薄,在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中,未对患者实施彻底清洁、消毒,术前未做好沐浴更衣、皮肤清洁、外阴清洁等工作边进入到产房接受手术之力啊,增加了产妇潜在病菌感染的风险[5]。
本次研究中,以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目的,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本组98例患者中,完全治愈41例,好转26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6]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在基层医院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对医务工作者无菌意识进行强化,有效降低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体会到,基层医院应健全以下措施,以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①完善医院感染管理方案,实施必要的消毒隔离制度、医护工作者职业暴露防护制度、预防感染应急预案等制度;②明确划分相对独立区,对无菌区、污染区以及清洁区应做好划分工作,并做好标记;③做好消毒隔离管理,所有医护工作者均应完成洗手、更衣、带帽、戴口罩等环节后,才可以进入到手术室。针对无菌操作更应严格遵守。总而言之,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应采取院内预防感染手段,依据医院设备、环境等进行改造。针对前来就医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并且,若是有必要,可对患者展开足量敏感性抗生素注射,预防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晓华,陆燕红.基层医院剖宫产妇364例院内感染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8):833-834.
[2]于春玲.基层医院出生缺陷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33(7):412-414.
[3]黄雪刚.基层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中国卫生产业,2016,20:129-131.
[4]杨英.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治[J].中国保健营养,2013,6(03):113.
[5]徐灿,刘淼,韩晓云,韩道旭.妇产科患者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诊断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2:2822-2824.